非凡说 | 管理思维5分钟

经营目标不等于管理手段,管理者如何做到以身作则不瞎忙?


Listen Later

为什么那些经验丰富的管理者,也会在目标设定的时候迷失方向呢?

这主要原因,往往是因为大家把经营目标与管理手段搞混淆了。很多管理者,在压力下,很容易错误地把管理手段当成了经营目标。举个例子来说,比如,“增加市场份额”和“提升品牌忠诚度”,这两者,谁是管理手段,谁是经营目标呢?其实分析一下,就容易发现“增加市场份额”是通过市场营销、产品创新、定价策略等具体管理活动来达成的,可以被视为一种管理手段。而“提升品牌忠诚度”呢,它关乎公司品牌价值的长期建设和与用户之间的关系的深化,那么就更接近于一个经营目标。

经营目标的管理,是需要先明确大方向的,再引领团队去正确设定与整体战略相契合目标。这就要求,不仅要着眼于当下的需求,而且还要看见未来的变化。这样才能去更合理配置资源,规划好短期、中期、长期目标。做为短期目标,那必须能够迅速响应市场变化;做为中期目标,需稳健发展,巩固市场优势;而长期目标,就要渗透进用户的心智,与用户有情感纽带的品牌,引领行业方向。

有人会说,这些都是大领导们去考虑的问题,这与我们有什么关系?其实,做为一名带团队的管理者,往往有一个环节最容易被忽视,那就是与团队的沟通问题。就是说,当目标制定了,并不是目标的工作就结束了,反而是工作的刚开始,如果与团队没有有效的沟通,去拆解目标、分解任务、找到成功路径,那么这个目标就很难执行到位。从这个角度来说,执行力是很重要的,管理者把目标明确地传递团队的心里,不是说形式上的讲过了,提过要求了,关键是能带着团队去践行对目标的承诺,确保每个成员都能“看见”目标,看见目标完成的路径,看见目标完成后的样子,激发大家内心的动力。决不能搞成了管理者自己在唱“独角戏”,管理者必须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行动和态度,用坚定的信心,来影响团队,如果你只是准备做做样子,喊喊口号,表现的有信心,团队是很容易识别出来的,所以以身作则很重要。

只要管理者能带好头,给团队适当的时间,鼓励大家去做事,不要设太多的条条框框,让年轻人去大胆想“如何做才能更好”,要把他们从担心“做错了会被怎么处理”的这种顾虑中,解放出来。这对管理者是个大考验呀!但是没有这种文化、没有这种氛围,那完成目标的执行力一定会被打折。

老子在《道德经》中提到:“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也”,“无为”并非无所作为,而是强调顺应自然规律,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在管理中,“有所为”是什么,就是明确目标、合理配置资源、与团队充分沟通达成一致;“有所不为”是什么?就是要避免过度干预,不要强行的发力、瞎折腾团队。而是要能给予团队适应的时间和给他们自主的做事的空间。 



...more
View all episodesView all episodes
Download on the App Store

非凡说 | 管理思维5分钟By 吴凡_非凡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