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阁图人
0N地任戴高乐他被称为20世纪的见证人。
加缪:《局外人》(L'Etranger,1942)
本书是加缪(1913-1960)的成名作。他生于阿尔及利亚的一个贫穷家庭。阿尔及利亚的灼热风土造成了加缪的重要文学特色。因为最早极好地描写了20世纪的感觉,他一跃为文坛宠儿。
在一个炎热的夏天,默尔索因母亲去世而到养老院去埋葬母亲,但却在太平间里呼吸着花香,心安理得地睡了一整夜,沉醉在明媚的阳光照射下的浓郁的青草气息里。翌日,他去往海边,遇见了过去的恋人玛丽,一同游泳,在公共住宅他满足了自己的欲望。公共住宅里有个叫雷蒙的人,打了他自己的阿拉伯情妇,和情妇弟弟的关系处于极为紧张危险的状态。在阿尔及尔海滨,雷蒙和默尔索、和情妇的弟弟们争斗起来。在炽热的阳光下,默尔索汗流满面,天旋地转,在恍惚中开了枪,他对气候、风土过于敏感。色、香,声音......这是对僵化了的价值观念以及人们习以为常的虚伪处世方法的现存社会的反命题。
默尔索被逮捕,他的杀人动机,亦即支撑他的伦理观念遭到谴责。
指责他缺对母亲的爱,不敬畏上帝的心使人生惧。为什么把母亲送到养老院呢?奔丧到了养老院以后,为什么不打开棺材,看看母亲的容颜,一滴眼泪也没有呢?这些都是最好的例证。在太平间吸烟,饮牛奶、咖啡,安然入睡。而且翌日又同女人去做海水浴。这种桀骛不驯的心,正是冷血杀人的心。法庭精心指出那些为社会所不容的部分,判默尔索死刑,极力证明默尔索是对社会的危险存在。检察官、律师、法官、旁听者,除对默尔索持有好意的人以外,整个社会都是他的敌人。如果容放默尔索,那就意味着破坏自己社会的伦理和法则。默尔索对他们来说,就是锐利的刃锋本身;存在本身就是不愉快的,令人愤慨的。在临刑前,神甫强迫他仟悔,接受上帝的恩慈。他严峻地加以拒绝。默尔索满足于他所选择的人生道路,感到世界正向自己打开,是向更充实的存在走去。
加缪在这部作品里提示了人的存在价值,指出了在不合理的混乱前存在着什么。与萨特的《恶心》同为代表20世纪的存在主义文学。这部作品全部体现了加缪创作主旋律的起点--自杀、反抗、死刑、人的关系,等等。他曾获1960年的诺贝尔奖金。46岁时因汽车车祸而死亡。其他作品有《鼠疫》(19451)、《堕落》(1956)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