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的現代人,無論男女老少有很多人都喜歡來到咖啡館內,把咖啡館當做第二個家,甚至把這兒當作是辦公室的延伸地。在這裡的人們交流思想,討論生活,甚至是搬弄是非,這一切的一切,讓咖啡,這一杯小小的黑色飲料,在文化與經濟並行發展的社會裡,扮演了相當程度的角色,也發揮了無盡的文化魅力與生活影響。我接觸咖啡二十幾年,對於咖啡帶來生活的美好,有很深刻的體會。因此,我深切的希望將這二十年來,咖啡帶給我的濃郁幸福傳遞出去。也鼓勵所有的朋友,平時除了努力工作之餘,可以透過一杯咖啡,把眼光放遠到未來無垠的空間,發現生活中更多美好的事物。這幾年,我總覺得要讓平凡的生活產生快樂,好奇心是重要的元素;而培養一些嗜好,則可以讓自己的心靈發出亮光;再則抱持某種的心態“過生活”,會決定,要是自己想要讓自己過得快樂些,我鼓勵大家多去閱讀,多多去探訪不同的茶館咖啡館,多去看看不同人的不同生活方式。我,在接下來的節目時間,就和大家來介紹咖啡的相關常識與知識,讓大家了解不同文化下的咖啡樣貌。咖啡經歷了百年的發展,從早年二次大戰之後的即溶咖啡浪潮,以雀巢,麥斯威爾為代表;來到2000年義式咖啡的興起,隨後星巴克等連鎖咖啡崛起,引領了料理咖啡的風行;發展到今天出現一波精品咖啡浪潮。特色咖啡的產區以及是不是莊園種植,在咖啡豆的烘焙方面,提倡淺烘焙,突顯咖啡本身的各種風味。手衝精品時代的來臨,每一個階段都代表著一個時代的咖啡標誌,有其深遠的歷史價值與意義。這幾年喝咖啡的方式也有重大的改變,人們只是坐在咖啡館的舒適座位上,等待服務生端來一杯Latte。人們開始喜歡“手做的咖啡”,只是是“手衝”, “虹吸”或“愛樂壓”。衝煮的過程中,每杯咖啡都記錄著衝煮者當下的心境,在這樣的咖啡演變中,人們除了咖啡豆的不同特色風味,水洗或日曬,烘焙深淺……等重點外,更希望看到以“人力”操作最多的衝煮方式,煮出一杯對味的咖啡。這些過程,正傳遞著一個很重要的咖啡文化演變,這個演變就是從過去單純證明「咖啡」的品味,到現在還要補充「人」的感受。這是一個屬於「人」+「溫度」的咖啡時代。我接觸咖啡今年邁入第28年,我常告訴朋友,直到目前為止,我每次沖煮咖啡或是來到咖啡館時,都把自己當作是“咖啡素人”。在“家裡”煮咖啡時,不論是時間,水溫,粉水比例,我也喜歡用「感覺」來量測,捨棄用磅秤,溫度計等專業工具,這種感覺就像是每天走在同一條上班的路上,縱使路徑一樣,但是心境不同,加上四季的變化,每天都能看到不同的風景樣貌。現在,咖啡之於我,就是生活習慣。我們總是試圖在紛紛擾擾的生活裡,發現一絲讓自己清醒或是平和的線索。咖啡就是我生活中的這一把鑰匙,我也從一杯咖啡裡,找到對生命最恭敬的回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