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Email addressPasswordRegisterOrContinue with GoogleAlready have an account? Log in here.
《開心一點》 音檔來源:Needs Radio 全球華語廣播網 在人生的風雨中,總有一些聲音,能夠讓你會心一笑。《開心一點》是一個分享真實故事、溫暖人心的節目,由謝瑞蘭主持,邀請各界來賓,談生命的困頓與突破、愛與療癒、陪伴與盼望。每一集都是一次心靈的交流,從山林育幼院的故事,到面對病痛與重生的經歷,再到創作者的心路歷程,讓我們一起,在故事中尋找活得開心一點... more
August 03, 2025六龜山中傳奇之楊恩典篇:那雙看不見的手(5)楊恩典女士,自幼失去雙手,卻以雙腳活出精彩人生。成長於六龜育幼院,她在滿溢的關愛中立下志願——成為藝術家。在父母鼓勵下,她赴台北習畫,面對不便與痛苦,仍不放棄。她的啟蒙老師楊鄂西教授常親自握著她的腳指,教她控制筆觸、注入情感,並提醒:「繪畫不只是技法,更是靈魂的呈現。」 某次畫展中,她的作品與名家同台拍賣,一幅畫竟以高價拍出。直到活動結束,她才得知買主竟是養父楊牧師——他默默用行動給予肯定。這份父愛成了她創作的深層力量。 在育幼院公開作畫時,有遊客提出要她畫一幅結合觀世音、關公、美少女戰士與無敵鐵金剛的作品。她微笑回應:「畫面會太熱鬧,不如我畫棵大樹,讓他們都來乘涼。」一句話機智化解,展現她的幽默與智慧。 感情路上,她也曾懷疑自己是否值得被愛,甚至一度把婚姻夢交託給神。直到某天,一通電話讓她遇見了命定的伴侶——陳信義。從通信、通話到真誠相處,他看見的不只是她的身體,而是她的心靈與生命光彩。他全然接納,無條件支持,被恩典稱為「宇宙無敵超級好老公」。 婚後,楊恩典持續創作、演講、投身公益,並育有一雙兒女。她用雙腳畫出的,不只是畫,更是愛、勇氣與恩典的證明。她的生命見證了:即使命運缺口再深,只要有信仰與愛,就能開出最堅韌的花。 節目製作時間:2024年 取用歌曲:是愛 - 天韻合唱團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more30minPlay
August 03, 2025六龜山中傳奇之楊恩典篇:那雙看不見的手(4)楊恩典女士,自幼失去雙手,卻以雙腳活出精彩人生。成長於六龜育幼院,她在滿溢的關愛中立下志願——成為藝術家。在父母鼓勵下,她赴台北習畫,面對不便與痛苦,仍不放棄。她的啟蒙老師楊鄂西教授常親自握著她的腳指,教她控制筆觸、注入情感,並提醒:「繪畫不只是技法,更是靈魂的呈現。」 某次畫展中,她的作品與名家同台拍賣,一幅畫竟以高價拍出。直到活動結束,她才得知買主竟是養父楊牧師——他默默用行動給予肯定。這份父愛成了她創作的深層力量。 在育幼院公開作畫時,有遊客提出要她畫一幅結合觀世音、關公、美少女戰士與無敵鐵金剛的作品。她微笑回應:「畫面會太熱鬧,不如我畫棵大樹,讓他們都來乘涼。」一句話機智化解,展現她的幽默與智慧。 感情路上,她也曾懷疑自己是否值得被愛,甚至一度把婚姻夢交託給神。直到某天,一通電話讓她遇見了命定的伴侶——陳信義。從通信、通話到真誠相處,他看見的不只是她的身體,而是她的心靈與生命光彩。他全然接納,無條件支持,被恩典稱為「宇宙無敵超級好老公」。 婚後,楊恩典持續創作、演講、投身公益,並育有一雙兒女。她用雙腳畫出的,不只是畫,更是愛、勇氣與恩典的證明。她的生命見證了:即使命運缺口再深,只要有信仰與愛,就能開出最堅韌的花。 節目製作時間:2024年 取用歌曲:讚美之泉 - 讚美之泉 Stream of Praise Music Ministrie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more25minPlay
August 03, 2025六龜山中傳奇之楊恩典篇:那雙看不見的手(3)楊恩典女士,自出生便無雙手、雙腿畸形,被遺棄於市場豬肉攤。幸而被六龜育幼院的楊牧師夫婦接納,取名「恩典」,象徵她是上帝所賜的禮物。在這座位於山區的育幼院裡,她在百位兄弟姊妹的關愛中成長。儘管身體與他人不同,恩典憑著堅強意志,在母親的陪伴下努力學習走路、爬樹、摘芒果,從不輕言放棄。有一次,她在參觀活動中因身體異於常人而被陌生人觸碰,哥哥姐姐們立即圍成「人牆」保護她,讓她感受到深深的安全與歸屬。 她的成長中,有一位重要的推手——志工「謝姐姐」。謝姐姐從恩典幼年時便與她同住,教導她自理生活,並啟發她對繪畫的熱愛。即使後來離開育幼院,謝姐姐仍在恩典北上求學時再次接納她,在生活中親手為她設計輔具,協助她克服生活難關。 中學畢業後,楊恩典立志成為藝術家。在臺北學畫時,她靠著腳握筆,在師長的指導與鼓勵下,一筆一劃地學習,並將情感融入畫作。啟蒙老師楊鄂西教授提醒她:「繪畫不只是技巧,更需要靈魂。」一次畫展中,她的畫作與名家同場拍賣,最終竟由父親匿名高價拍下,這份深沉的父愛,成為她一生的動力。 如今的楊恩典,是知名的口足畫家、演講者與慈善推動者。她不僅用畫筆描繪生命的光彩,更用行動回饋社會。她的故事證明,身體的限制無法框住靈魂的自由;在愛與信仰的滋養下,苦難能轉化為希望,畫出人生最動人的風景。 節目製作時間:2024年 取用歌曲:Seek Ye First - Maranatha! Praise Band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more30minPlay
August 03, 2025六龜山中傳奇之楊恩典篇:那雙看不見的手(2)楊恩典女士,自出生便無雙手、雙腿畸形,被遺棄於市場豬肉攤。幸而被六龜育幼院的楊牧師夫婦接納,取名「恩典」,象徵她是上帝所賜的禮物。在這座位於山區的育幼院裡,她在百位兄弟姊妹的關愛中成長。儘管身體與他人不同,恩典憑著堅強意志,在母親的陪伴下努力學習走路、爬樹、摘芒果,從不輕言放棄。有一次,她在參觀活動中因身體異於常人而被陌生人觸碰,哥哥姐姐們立即圍成「人牆」保護她,讓她感受到深深的安全與歸屬。 她的成長中,有一位重要的推手——志工「謝姐姐」。謝姐姐從恩典幼年時便與她同住,教導她自理生活,並啟發她對繪畫的熱愛。即使後來離開育幼院,謝姐姐仍在恩典北上求學時再次接納她,在生活中親手為她設計輔具,協助她克服生活難關。 中學畢業後,楊恩典立志成為藝術家。在臺北學畫時,她靠著腳握筆,在師長的指導與鼓勵下,一筆一劃地學習,並將情感融入畫作。啟蒙老師楊鄂西教授提醒她:「繪畫不只是技巧,更需要靈魂。」一次畫展中,她的畫作與名家同場拍賣,最終竟由父親匿名高價拍下,這份深沉的父愛,成為她一生的動力。 如今的楊恩典,是知名的口足畫家、演講者與慈善推動者。她不僅用畫筆描繪生命的光彩,更用行動回饋社會。她的故事證明,身體的限制無法框住靈魂的自由;在愛與信仰的滋養下,苦難能轉化為希望,畫出人生最動人的風景。 節目製作時間:2024年 取用歌曲:那雙看不見的雙手 - 梁文音演唱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more18minPlay
August 03, 2025六龜山中傳奇之楊恩典篇:那雙看不見的手(1)楊恩典,民國63年出生時因天生無雙臂、腿部畸形,被遺棄在市場豬肉攤上。雖然被警察送往醫院,卻因外貌奇特無人願收養,甚至一度被當作醫學研究對象。此時,六龜育幼院的楊煦院長夫婦毫不猶豫地將她接回家,取名「恩典」,象徵她是上帝所賜的禮物。 在育幼院偏僻的山區中,恩典靠著堅強的意志學會用腳完成生活大小事,從洗臉、刷牙到寫字、畫畫,全靠努力練習。母親楊媽媽堅持讓她自立,並溫柔告訴她:「上帝創造每個人都獨一無二,妳是特別的存在。」這份信仰與愛成為恩典成長的重要力量。 三歲時,恩典受到蔣經國先生親切接見,蔣先生鼓勵她:「妳有腳,可以做很多事。」這句話深深烙印在她心中,成為日後面對困難的重要信念。育幼院裡的謝姐姐更是她生命中的恩人,不僅啟發她對繪畫的熱愛,還協助設計輔具,幫助她建立自理能力。 如今,楊恩典已成為知名的口足畫家、勵志演講者與公益推廣者,並育有一對兒女。她經歷過多次手術與挑戰,卻選擇用感恩回應生命,活出充滿愛與尊嚴的人生。她相信,一雙看不見的手一路引領她走過痛苦,也帶領她走向希望與奇蹟。 節目製作時間:2024年 取用歌曲:到神的祭壇 - 我心旋律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more30minPlay
August 03, 2025六龜山地育幼院之楊恩惠篇:母親那雙殷勤的雙手六龜山中傳奇之楊恩惠口中的母親 - 以愛築家的見證 初衷與起點 父母在神學院讀書時,母親看見蔣夫人創辦、收容烈士遺孤的華興育幼院,想起自己泰雅族山區童年所見的孤苦孩子,立下「將來要幫助他們」的心願。 初次收養 婚後已有一個孩子時,父母收養了第一位聾啞女嬰。當宣教士陪同帶孩子去台北聾啞學校檢查時,醫師也勸宣教士順便檢查,竟意外發現罹病,及時接受治療得以痊癒。因著幫助孩子,反而帶來祝福,這經歷讓父母更篤信「凡事都有神美意」。 樂觀的母親 楊師母天性樂觀,愛吹口哨、愛唱歌。生活再困苦,她依然一邊種菜養豬、一邊照顧眾多孩子,把育幼院經營得像個溫暖的家。 禱告與見證 她親手抱起過三十六名棄嬰,第一件事就是為孩子禱告,求神賜下健康與未來。夜裡,她常登樓為眾兒女祈求。這份信心與愛心,成為無數生命的祝福與後代子女的榜樣。 節目製作時間:2024年 取用歌曲:惟有主支持我 (國語版) HKACM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more24minPlay
July 24, 2025六龜山中傳奇之四:天降神兵(2)民國98年,莫拉克颱風重創六龜山地育幼院,志工們展開歷時十年的重建工程,實現創辦人楊煦牧師104歲生前的心願:「孩子有個安穩的家,我就放心了!」多年來,神差派「天降神兵」:蔣經國先生因一面國旗徒步前來;莫拉克風災後,李濤與台灣關懷基金會伸出援手;建築師吳茲庚因異夢走進院中,免費建造禮拜堂;陸戰隊八軍團因行軍經過,主動協助重建火災後的主恩堂,並長年提供義診與設施維護。禮拜堂的建立更是多年禱告的結晶,見證神的信實與帶領。如今,朱世珍師母推動「煦英基金會」,持續關懷偏鄉弱勢家庭,導入心理輔導與專業照護,延續這座山中之家的愛與盼望。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more28minPlay
July 24, 2025六龜山中傳奇之四:天降神兵(1)民國98年,莫拉克颱風重創六龜山地育幼院,志工們展開歷時十年的重建工程,實現創辦人楊煦牧師104歲生前的心願:「孩子有個安穩的家,我就放心了!」多年來,神差派「天降神兵」:蔣經國先生因一面國旗徒步前來;莫拉克風災後,李濤與台灣關懷基金會伸出援手;建築師吳茲庚因異夢走進院中,免費建造禮拜堂;陸戰隊八軍團因行軍經過,主動協助重建火災後的主恩堂,並長年提供義診與設施維護。禮拜堂的建立更是多年禱告的結晶,見證神的信實與帶領。如今,朱世珍師母推動「煦英基金會」,持續關懷偏鄉弱勢家庭,導入心理輔導與專業照護,延續這座山中之家的愛與盼望。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more30minPlay
July 24, 2025六龜山中傳奇之三:山中建一個家(2)瑞蘭親訪六龜山地育幼院,專訪現任院長楊子江,聽他述說創院歷程。1964年,因六龜教會無法容納眾多孩子,老院長楊煦夫婦帶著孩子們遷至荖濃溪對岸荒地,借三頂帳篷為起點,親手清理石頭、搭建家園。在蛇群出沒的深山中,數十年來上千名孩子無人被咬;禱告謝飯後,就有人送米,處處見證神的恩典與供應。1973年,行政院長蔣經國因看見一面國旗,越過吊橋造訪育幼院,感動不已。這份堅持與信心,如同電影《真善美》主題曲《白梅花》中象徵堅韌生命力的雪絨花,在冰冷峻峭的山岩中仍努力綻放,象徵這群孩子在困境中成長、發光。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more32minPlay
July 24, 2025六龜山中傳奇之三:山中建一個家(1)瑞蘭親訪六龜山地育幼院,專訪現任院長楊子江,聽他述說創院歷程。1964年,因六龜教會無法容納眾多孩子,老院長楊煦夫婦帶著孩子們遷至荖濃溪對岸荒地,借三頂帳篷為起點,親手清理石頭、搭建家園。在蛇群出沒的深山中,數十年來上千名孩子無人被咬;禱告謝飯後,就有人送米,處處見證神的恩典與供應。1973年,行政院長蔣經國因看見一面國旗,越過吊橋造訪育幼院,感動不已。這份堅持與信心,如同電影《真善美》主題曲《白梅花》中象徵堅韌生命力的雪絨花,在冰冷峻峭的山岩中仍努力綻放,象徵這群孩子在困境中成長、發光。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more22minPl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