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浩瀚宇宙中,一艘庞大的飞船载着冷藏的殖民者悄然前行。飞船上唯一的船员丹迪士孤独地维持着系统运行,直到一天,一个美丽的女孩谢薇娅被唤醒。面对女孩的质问,丹迪士的内心感受及飞船上的神秘事件逐渐揭开,孤独延伸出复杂的情感与未知的命运。女孩和船员之间到底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
作者简介:
【美】费雷德里克.波尔著 王东福译
弗雷德里克·波尔(1919-2013),出生于美国纽约市一个推销员家庭,高中毕业后因家贫辍学,主要靠自学成名。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在空军服役,到过意大利。
他是美国著名科幻作家、编辑。作为科幻使者,弗雷德里克·波尔出访过许多国家(包括中国),享有崇高的国际声誉,甚至还参与《大英百科全书》条目编写。
在奥布赖恩的《科幻小说史》中,弗雷德里克·波尔被列为“科幻作品有史以来七大巨擘之一”。
因编辑工作上的优异成绩在1966至1968连续三年获“国际科幻成就奖”,从1974年起担任美国科幻作家协会主席。
1976年,他的《超标准人》赢得雨果奖;1977年、1978年,他的《门口》分别夺得坎贝尔奖、雨果奖和星云奖。这些成就,使他跻身著名科幻作家的前列。
重要作品还有《在蓝色事件的地平线外》(1980年)、《希奇编年史》(1987年)和《太空站之行》(1990年,短篇集)等等。
弗莱德里克·波尔把他自己的科幻小说称作“警告文学”,说提醒人们注意科技发展对人类社会产生的长远后果虽然已成为老生常谈,但他仍要敲响警钟。他还说,他一直对探索人类可能有的各种各样前途感到兴趣,因此他所写小说的主题不赶时髦,但往往带有一定的预见性。
美国文艺评论家弗莱德里克·鲍厄斯说:“在波尔手中,科幻小说是用来保卫人类和人性的武器。作为社会批评家,他应该享有崇高的地位。而他的故事也写得引人入胜,是第一流小说家。”
—百度百科节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