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
Or
視覺與嗅覺,是認識世界的先行,視覺判斷環境、提供資訊;嗅覺構成行動的關鍵,就像「嗅到一股危險的氣味」、「聞香而來」…等等,都是由嗅覺帶動身體和心理的反應;但氣味有可能成為某個地方或區域的代名詞嘛?隨風飄散的流體,又如何停滯下來成為永恆的紀念?
東海大學 Tunghai University 「#台灣氣味旅行」獲紅點品牌與傳達設計獎最佳設計獎,同時獲得義大利A’ Design Award包裝設計類銀獎。節目中,邀請工設系呂佳珍主任,設計者蔡舒姍、張家蓉同學共同分享。
我們會聊聊~~
同樣是設計,相對於視覺設計、多媒體設計等,工業設計聽來就很理工,工設系它的特色,和其他設計系的異同?
「台灣氣味旅行」計劃,源自於畢業企劃,當初發想雛形從何而來?從企畫到落實歷經哪些過程?
2006年的電影「#香水」,從各種氣味裡賦予人或物品價值與意義;但在「台灣氣味旅行」是要用"嗅覺"去認識台灣特色,只是這些台灣特色可能早已有既定印象甚至無可取代,如何將妳們的作品和各地風情產生關係?
這樣的計劃,除了成為一個作品(或伴手禮),還能賦予它什麼意義?讓它不因時間或消費者喜好而消失?
視覺與嗅覺,是認識世界的先行,視覺判斷環境、提供資訊;嗅覺構成行動的關鍵,就像「嗅到一股危險的氣味」、「聞香而來」…等等,都是由嗅覺帶動身體和心理的反應;但氣味有可能成為某個地方或區域的代名詞嘛?隨風飄散的流體,又如何停滯下來成為永恆的紀念?
東海大學 Tunghai University 「#台灣氣味旅行」獲紅點品牌與傳達設計獎最佳設計獎,同時獲得義大利A’ Design Award包裝設計類銀獎。節目中,邀請工設系呂佳珍主任,設計者蔡舒姍、張家蓉同學共同分享。
我們會聊聊~~
同樣是設計,相對於視覺設計、多媒體設計等,工業設計聽來就很理工,工設系它的特色,和其他設計系的異同?
「台灣氣味旅行」計劃,源自於畢業企劃,當初發想雛形從何而來?從企畫到落實歷經哪些過程?
2006年的電影「#香水」,從各種氣味裡賦予人或物品價值與意義;但在「台灣氣味旅行」是要用"嗅覺"去認識台灣特色,只是這些台灣特色可能早已有既定印象甚至無可取代,如何將妳們的作品和各地風情產生關係?
這樣的計劃,除了成為一個作品(或伴手禮),還能賦予它什麼意義?讓它不因時間或消費者喜好而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