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治時期大正六年(1917)建立的台中火車站,無疑是當時相當具代表性模仿文藝復興風格的建築,雖然驚豔於它的細部設計及美感呈現,但實際上應該說是大膽實驗成功!
台中火車站,算是日本政府明治維新下的產物之一,在當時雖然已經有許多日本人前往西方歐洲國家學習建築、美學、設計等,但在當時民風仍屬保守的日本,還是無法將這些新潮的玩意直接帶入國內,但如何證明西方文化有直得學習模仿之處?臺灣就是個好選擇,當時的台灣就像是日本外掛的實驗室,實驗成功就地展示成果,實驗不成反正也不會礙眼到自己國家,於是乎就有如此多變風格的建築設計出現在台灣,而台中火車站就是其一!
台中火車站的建立是一個時代的象徵、一個城市的標的、代表了市鎮發展、臺灣鐵路史的演進。此外,車站的建立也掌握南北、山海線經濟隘,串連中部地區多方發展。
節目中,特別邀請文史工作者也是資深鐵道迷的 1000次(林衍光),特別來分享
●為了慶祝台中火車站正式通車、貫通南北,當時臺灣總督府籌辦「台中火車站全通式典禮」,還邀請載仁親王跨海共襄盛舉,更有日本國內外的政商名流一起觀禮,托車站的福藉機把臺中公園重新整建,有哪些眉角和巧思?
●你能想像在車站裡面如果沒有廁所,還必須走一段路才能應急,客訴電話應該會燒掉的現代社會,過去的車站還真的沒有廁所,哪來的勇氣?
●為了慶祝台中車站通車,當年特別開放「話務室」讓大家可以排隊打電話昭告親朋好友同慶,這個話務室,其實還找得到?
●台中公園的湖心亭,現在是鴿子最愛的好地方,但過去是特別蓋來給載仁親王休息、賞景用的,但還是一樣沒有廁所唷!難不城是要親王回饋大自然嘛?(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