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Email addressPasswordRegisterOrContinue with GoogleAlready have an account? Log in here.
April 05, 2024【鐵道故事館】 EP35:縱貫線南段《南靖-新營》這集節目中,我們來聊聊~~●什麼是郵輪式列車?和船運有關嗎?●在車站附近出現的「號誌樓」,功能是什麼?現在還繼續運作嘛?●現在很多火車站,都會提供戳章,讓遊客蓋印紀念,這種戳章的概念,從甚麼後開始?戳章的設計是像現在比較偏於觀光用途,還是有其他識別的意義?●南靖車站,嘉義境內最南端的車站,在往南走就會進入到嘉南平原另一個米倉-臺南,其中「後壁」站,也是電影「無米樂」的拍攝地-菁寮所在,這裡是否也發展出產業支線?●後壁站是木造建築,也是日治時期所建嘛?又有甚麼特色?...more41minPlay
March 29, 2024【鐵道故事館】 EP34:縱貫線南段《嘉義-南靖》這集節目中,我們來聊聊~~●先前在談縱貫線北段的時候,考量需求和地形,有了「海線」的出現,南段為何沒有?●雖然南段地勢比較平緩,但因為也需要經過寬大、湍急的河川,如果在接近出海口的靠海沿線設立軌道,是不是可以降低工程難度?●說到嘉義,就會直接聯想到阿里山,過去也是重要的林業區,是不是也曾有林鐵支線的出現?●除了林業,嘉義也有重要的「蒜頭糖廠」,周圍的軌道規劃如何?●在嘉義,有一條「中油溶劑廠線」,看起來就是為中油而生,但跟過去我們比較常談的煤、水泥、鹽等很不一樣,這條產業線特色和重要性?●嘉義往南走,會來到水上鄉,水上鄉其實範圍很小,又是農業鄉鎮,但卻曾同時有三個車站:水上、北迴、南靖,為什麼這麼密集?...more46minPlay
March 23, 2024【鐵道故事館】 EP33:縱貫線南段《石龜-嘉義》這集節目中,我們來聊聊~~●鐵路「#道工」、「#道班」,這是怎樣的職位,工作內容是什麼?●縱貫線南段,經過臺灣重要糖業的產區,有哪些車站曾經可以轉成糖鐵路線呢?●從石龜往南走,將正式進入嘉義的第一站:大林,這邊也有「大林自行車道」這也是類似過去介紹的台中后豐、潭雅神自行車道一樣的演進過程嘛?他的背景是什麼?●大林,是嘉義重要糖業據點,這裡是否也曾發展臺鐵支線?而現在的大林車站,又為何會成為臺鐵第一座「綠建築」車站?●經過大林往南走,會來到民雄,除了滿滿的鵝肉店,還有哪些可看的景點?●臺灣第一座 #三鐵共站 的車站在嘉義,為什麼是在這裡?有什麼意義或特殊性?...more44minPlay
March 23, 2024【鐵道故事館】 EP31:縱貫線南段《二水-石榴》這集節目中,我們來聊聊~~●火車有「絕對路權」,但路權不管火車開到哪,路權都一樣嘛?還是會依照經過路段區有等級區分?●縱貫線南段和北段很大的不同,山勢少,但需要跨越大水、河道的機會多,其中濁水溪,就是相對險峻的河道,從員林開始,就必須橫切濁水溪,是否影響軌道鋪設?●二水的命名,是代表兩條水線交會嘛?此外,二水也是南投集集線的端點,為何以此為起點?●離開二水,會來到雲林縣境內的第一站「林內」,這裡是不是也有一條產業之線?背景是什麼?●日治時期所留在台灣的神社相關遺跡不多,就算有也都是零星存在,但林內似乎有保存相對完整的,有哪些可看之處?●林內另一個著名的景觀就是「國道讓蝶道」,有什麼特殊之處?...more42minPlay
March 16, 2024【鐵道故事館】 EP32:縱貫線南段《石榴-石龜》這集節目中,我們來聊聊~~●節目中的兩個端點,石榴和石龜都有「石」,這樣的地名很有趣,跟當地的歷史或產業活動有關係嘛?●石榴往下走,來到了斗六,這裡有工業區,有沒有因此發展出產業支線?另外,斗六其實是雲林縣政府所在地,通常應該會依縣市名為火車站名,雲林卻沒有,有沒有甚麼特別意義?此外,斗六車站繽紛的水果設計,是希望凸顯當地的甚麼特色?●來到了斗南,在月臺上有砲彈造型的車站鐘,歷史背景是什麼?●逐漸進入嘉南平原,這段路線上,是否也有出現像員林段的米倉或糖鐵?這附近的經濟活動是?●早期有句俗語:【會過西螺溪,未過虎尾溪】可見環境險峻。但虎尾糖廠又在虎尾溪畔,要到斗南非得過溪。這裡還有一條舊稱「他里霧線」的鐵道路線,位置在哪?●在雲林境內,西螺大橋和虎尾溪橋,這兩座橋是否曾經為鐵道路線?又各自有什麼特色?...more46minPlay
March 02, 2024【鐵道故事館】 EP30:縱貫線南段《員林-二水》這集節目中,我們來聊聊~~●彰化屬於農業大縣,包含糖、米、水果、豬肉等全台佔比都很高,是否因此有更密集的產業用支線出現?●為了因應戰時需要,曾經就糖鐵路線規劃「南北平行預備線」,其中,員林是預備線的起點,理由是?●在員林車站附近有一排造型像煙囪的「穀倉」,這個建築物被保留至今,它的時代意義是什麼?●離開員林、經過永靖,會來到襪子的故鄉~社頭,社頭的織襪產品盛極一時,是否因此出現產業支線?現在還看得到車站遺跡?或另做其他運用?●來到田中,有一片建築群「原臺中州農會田中倉庫」,雖然現在廢棄,但還看得出大概的樣貌,也是日治時期的「田中肥料配合廠」。但為何不是米倉或糖倉,而是肥料廠,有怎樣的歷史背景嗎?●二水,雖然是鄉間小鎮,但同時有「三鐵」交會,從日治時期就有「縱貫鐵路、集集線鐵路、台糖鐵路」等三種鐵路集於二水鄉境內,田中的地理位置有何特殊性?...more41minPlay
February 24, 2024【鐵道故事館】 EP29:縱貫線南段《彰化-員林》這集節目中,我們來聊聊~~●日本政府來到台灣後,針對軌道運輸有系列大動作改革,縱貫線南北段雙頭並進,在南段的部分是從彰化往南走,還是從高雄往北興建?●縱貫線南段,和北段路線有很大不同:山勢比較少,坡度平緩,所以可以想見需要穿山、搭橋的機會也少,過程中是不是難度相對低?有遭遇其他挑戰嗎?●彰化,是山線海線南段的會合點,地理位置也居中,包含車輛、司機員調度等的重要節點,是否因此成為當初建立扇型車庫的原因?●離開彰化往南走,來到花壇。過去節目中曾提過許多車站站名保留日本語的色彩,花壇也是其一嗎?還是顧名思義,花壇是因為周圍環境有花卉產業而命名?●大村站,是彰化的第一個捷運化車站,當時的背景是什麼?這個充滿農村風情的車站,又有什麼特色?●花壇和大村之間,有一個「淑女祠」,為何有這樣的紀念碑出現,當時的事件背景是什麼?...more42minPlay
February 17, 2024【鐵道故事館】 EP28:主題故事《消失的鐵道-東勢支線》這集節目中,我們來聊聊~●台灣 #林業的發展 ,是日治時期才開始又或是更早?●東勢地區在臺灣林業發展中的地位?●日本統治下的林業政策與措施是什麼?東勢地區又如何成為木材供應的重要地區?●東勢線經過哪幾站?目前還看得到遺跡、站體…等相關設施嘛?●東勢線中的 #石岡 站,出現長得很像「啞鈴」形狀的枕木,用途是什麼?●現在已經成為自行車道的東勢線,在騎乘腳踏車時,會有不同高低起伏的地形,但過去是鐵道,為什麼會有這樣不平整的路況?...more44minPlay
February 03, 2024【鐵道故事館】 EP27:主題故事《消失的鐵道-神岡支線》這集節目中,我們來聊聊~~●神岡線鐵路歷史的重要性與獨特性,開通的背景與目的●臺灣其他各地的支線,還有沒有和神岡線類似的軍用路線?●神岡線經過哪幾站?目前還看得到遺跡、站體…等相關設施嘛?●神岡線,也是現在的「潭雅神自行車道」,四周都還是相當優閒的農田景觀,但如果當初是為軍事運補而設,路線規劃會不會太不隱蔽?●神岡線雖然停用,卻也成功轉型,目前在自行車道沿路,還可以看到哪些舊支線的遺跡?站房、月臺都還在嘛?...more43minPlay
January 27, 2024【鐵道故事館】 EP26:主題故事《臺中車站 》這集節目中,我們來聊聊~~ ●#臺灣軌道的發展,有幾個重要的歷史段落:清代劉銘傳初步規劃、日治時期重塑,二次大戰後的重建與現代化發展,這幾個段落各自有什麼影響?● #長谷川景介,為何被稱為「#臺灣鐵道之父」?● 臺中車站在台灣軌道發展中的地位或重要性? 臺中火車站的建立背景與動機,以及初建時的規模和定位?● 日治時期曾經對許多城市作「#市區改正」規劃,其實就是都市規劃,當時台中火車站在都市規劃中的角色?而且以台中舊城區、大約是現在的中區看來,道路規劃並沒有採用跟車站平行或垂直的設計,反而有很多邊邊角角的畸零地,為什麼?● 臺中火車站建築的特色?車站設計上有許多的巧思,如車站站體浮雕,以水果作為基底圖案,為什麼? ●車站附近的綠、柳川,過去曾經有不少「#吊腳樓」,其實舊是很多的「違章建築」,車站附近為何會出現這樣的建築?● 先前節目中曾提的新竹-臺中大地震, 是否也對台中火車站造成損傷?...more44minPl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