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9日起,世界卫生组织(WHO)将通知世界各国政府,正式将游戏成瘾纳入精神卫生医疗体系。
今年初世卫组织宣布,该组织将在今年发布的第11版《国际疾病分类》(ICD-11)中加入“游戏成瘾”(gaming disorder),并将其列为精神疾病。该文件草案将“游戏成瘾”描述为一种持续或反复的游戏行为,称之为一种严重到“优先于其他人生利益”的模式。
主要症状包括:无法控制地打电玩(频率、强度、打电玩的长度都要纳入考量)、越来越经常将电玩置于其他生活兴趣之前,即使有负面后果也持续或增加打电玩的时间。
不过世卫组织对诊断“游戏成瘾”的条件也非常严格,当事人的相关行为必须足够严重,而且已经造成个人、家庭、社会、教育、工作或其他重要方面的重大损害,至少需要12个月才能确诊。
报道称,部分国家此前已承认游戏成瘾是重大的公共卫生议题,许多国家都有治疗游戏成瘾的戒瘾机构。
早在2007年,智能手机游戏尚未普及时,医学界已经有人主张将视频游戏列为和酒精上瘾一样的精神障碍了。但是当时,这一主张遭到了很多专家的反对。
如今,智能手机已经成了人体的一个器官,除了工作、社交、阅读、视频之外,玩游戏是很多人使用手机时间最长的功能。
根据市场研究公司Newzoo最新发布的《2018全球游戏市场报告》,2018年全球的23亿玩家将在游戏上花费1379亿美元。其中的703亿美元来自移动平台,占比超过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