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Email addressPasswordRegisterOrContinue with GoogleAlready have an account? Log in here.
October 18, 2015李想之《Q大道》-20151017-挂在嘴边的人生目标欢迎来李想主义,我是四眼李想,李是木子李。我们继续来《Q“大道”》,上一次聊同性恋和隐私的问题时,比较严肃,没办法,上次的话题,怎么都不能让人轻松起来。无论是同性恋问题本身,还是美国这次的同性恋婚姻法的推行,以及谈及个人隐私话题,更何况这两者还是结合着说的。那么今天就可以轻松些,咱们来聊目标,人生目标。人生目标,听着很高大上吧?老实说,咱们普通人,有几个想过人生目标?哦,话不是这么说啊,不是没想过人生目标,是真正地想过人生目标,因为很多情况下,我们想的目标都是阶段性的目标,而不是贯彻一生那种目标。你比如我四眼李想,现在,就像把这期节目做好,这就是这个阶段的目标。那很多人就会有类似的考虑,比如到了哪个年龄阶段,职业上发展到什么级别。开个公司,什么时候,营业额到多少,盈利多少。什么时候结婚,生孩子。诶,你还别说,这结婚生孩子,还算是个伟大的阶段性目标,这说是个人的问题,但是也是为人类的传承,或者我们换个角度,保留基因做出贡献。那么真正的人生目标,我们是在想,但是,很多时候,就是想不到。《Q大道》里,就是这么个情况,那位悲催的还没报到,就下岗的家伙,就一直在想目标,目标,目标……,结果,遇上大事儿,就把这想要设什么目标的事儿给搁置了。这也是经常发生在我们身上的情况,正想着那个伟大的人生目标,诶结果,看到美女帅哥,眼睛一直,好,把设目标就给忘了。你可别小看追求异性这这事儿,我刚刚把他说成是大事,一点都不夸张,第一,是追求异性,可你让你全身心的感到快感,这不夸张吧,第二,是我们本能地会去追求,是因为我们本能的赋予繁殖的天性,当然,现在追求不一定就繁殖,但是这是生物长期进化过程中绑定的过程,只不过现在来说,我们叫只看过程,不看结果。所以,追求异性的本能,很自然的,就会把虚无缥缈的,那怕是伟大的人生目标给比下去了,特别是当异性已经是明确存在的时候。所以这个时候,要说有目标,那这个目标,也只是挂在嘴边,随时准备用来搪塞的借口罢了。那么什么时候来搪塞呢?嘿,等多巴胺减少到一定量的时候。这个多巴胺啊,是一种脑部分泌的化学物质,它是让人感到快乐的物质,或者说是让人感到快感的物质。他的分泌和外界的刺激有关,而我们现在聊的,就是异性的吸引,也只一种刺激。那么这种刺激,通常来说,可以让大脑有18个月的兴奋起,一年半,那么以后,身体里多巴胺的分泌水平就会恢复正常。这时,理智就回来了,也就是说在这之前的18个月里,很多行为,都是非理智的,但就会激发潜能,比如说画个画呀,写个诗雅,作歌曲呀啥的,甚至写小说,不过,得是短篇的才行,这要是长篇的,万一过了你年半,等多巴胺回到正常水品,不就写不下去了吗?对了顺便插一句啊,这里的18个月,是大量的统计数据后得出的一个概率分布集中的时间段。不是全都涵盖到的。比如很多射手座的人,他们的感情生活就比较丰富,大多数射手座的人是恋爱的时间比较短,但绝不是不专一。所以像射手这样的人群,他们肯定不是有18个月的多巴胺分泌高峰期,或者这样说,他们的刺激点维持时间比较多,说不定,人家一次刺激,保持18个月,而射手,可能只有6个月。不管怎么样,当多巴胺恢复正常之后,很多问题会变得是问题了,之前的那段时间,就不算是问题,这种问题就五花八门,啥都有。房子的问题、孩子的问题,经济的问题,家庭背景的问题,各种各样,很难列全,而且往往还你中有我,我中有提,那些问题叠加在一起,分也分不清,就会觉得烦,想要降温、冷静、甚至是分手,那么,这个时候“目标”,这个借口就被提出来了,什么“人生还没有方向”,或者“人生目标还没有实现”等等之类的,就可以让自己从双方的关系中解脱出来。这《Q大道》里,就有这样的桥段,而且当事人自己都觉得特别真。那么话说回来了,人生真正的目标究竟是什么?可能《Q大道》给出了一个貌似合理的方案,比如,帮助别人。听起来很伟大,很高尚。但是我认为《Q大道》里也侧面告诉你,这有点扯,究竟是怎么扯呢?每个人的感受不太一样,我也不多说,大家进剧院去看,就会有自己的答案。我呢,是想说,其实普通人的人生目标,就很简单——活着,就是前面说道的,活着,而且,都不会去想什么传承之类的,毕竟,能活下来,也是一件很不简单的事。活着,普通人的人生目标,我们不管是不是经常把他挂在嘴边,他就是我们的目标,活长久一些、质量好一些。反倒是那些时刻准备好牺牲自己的生命的人,他们的人生目标会很远大。但是,我想说,我们大多都只是普通人。好了,今天的《Q大道》就到这里,我是四眼李想,木子李啊,在李想主义期待你的再次收听。...more6minPlay
October 09, 2015李想之《Q大道》-20151009-同性恋和隐私欢迎来李想主义,我是四眼李想,李是木子李。今天我们继续来《Q“大道”》,上次我们“大道”了第一个点,毕业后留在大城市和租房,那么接下来一个点,是同性恋和隐私。整个《Q大道》音乐剧情中,有穿插了同性恋的话题,注意,是话题,不是同性恋的内容,这点我觉得剧本创作者Jeff Whitty是非常巧妙的。要知道即便在美国,虽然现在通过了同性恋婚姻法,但是仍然有很多人对于同性恋报以不认同的态度。要知道,这次民主党能够通过同性恋婚姻法,是靠的联邦法院的判例来强制推行到全美的,可见阻力还是很大的,更何况,这部《Q大道》音乐剧在百老汇上演的时间是2003年,我查了下,那时,在美国,通过同性恋婚姻法的州只有6个州。其实,直到今年美国联邦法院判列之前,美国也只有不到20个州将同性婚姻民事合法化,要知道,美国可是有50个州,这20个州,这个数字连半数都没过。可见这个话题还是处在风口浪尖。这样具有挑战性的话题,在Jeff Whitty的处理下,即不左也不右,刚刚好,即点到了问题,有没有太深入的阐述个人观点,而是从同性恋另外一个角度来描述现象,那就是从同性恋者,或者说潜在同性恋者的心理角度。谢天谢地,Jeff Whitty没有深入这个话题,要不然,我今天做这档节目真不知道该如何切入。 我本来就不擅长探讨这类社会性的问题。Jeff把同性恋和隐私问题结合在一起,他的这种处理,也让我今天觉得,我还是能稍微聊聊这个话题的。隐私这个问题在当今,几乎成为街头巷尾都在谈论的话题,这道不是说,今天的人才开始注意到隐私,或者到今天现在发展到多么文明的程度,而是,今天我们处于一个时代更迭的时期,信息的获得,变得如此简单,在前些年,我们要获得某个人的信息,还要谈及一个词,叫做人肉搜索,陈凯歌导演不就有部电影叫做《搜索》嘛?这部电音在当时,算是一个热点了,但是和今天的情况看来,简直是小巫见大巫了。我们的很多行为,都可以判断一个人的性格、喜好,而这种性格、喜好,再结合性别、年龄、受教育背景等因素,是可以有非常丰富的商业价值的,而这种都已经被商业价值了的个人行为信息算不算隐私?当然算。好,如果按照这种说法,那我告诉你,我们现在有很多隐私在不经意间,就会提供给了商家。我曾经和一个知名的新型小额融资公司的创始人兼CEO聊过一个事,他们在审核借贷申请人时,就是通过行为分析来做一部分的信用评价,而且权重还非常大。你比如说他们的在线申请单上会有类似的提问:最近一次大宗消费在哪里?消费金额多少?然后在这个问题旁边有一个括弧,括弧里会有类似消费金额越大,越容易审核通过的暗示,当然不能这样明着来,他们的用词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不过出于某种原因我不能透露给你这句原话。然而我想告诉你的是,当你把鼠标移动到这个问题附近开始,网页的后台就会启动一个计时器,来统计你隔多久开始填写这个问题,并且还会统计从开始填写,到填写完毕,花去多少时间。这些时间就会变成很重要的参数,导入到后台的模型中,来评估你的诚信指数。这个就叫做行为分析。当然,在这个例子里,你的行为仅对你自己的借贷结果起作用,但是有没有想过,这样一个问题,这样的分析,就可以不用去人肉你是一个怎样的人;平时爱不爱说谎;这笔钱对你的需求迫切度是多少,等等,而且更为精准。这就获得了你的隐私。我不知道大家听到现在是否觉得他是大数据的一种?如果你认为是,那么就错了。大数据是不针对个人的,而是同类型的数据,大规模收集,通过统计,获得一个大概率的分布比例。哎,我这一说到隐私,就说了一大堆,其实我说这一大堆,就是为了说明,为什么今天的隐私这么被人看重,成为当今社会的主要话题。那么说回Whitty对于这部《Q大道》方向的把控,他在《Q大道》里,安排了这样的一个段落,表面上是一个哥们儿相对他的铁哥们儿表达,即便你是同性恋,也不会影响我们间的感情,但细心体味,就会发现,那个哥们儿是有潜在的同性恋趋向,但是自己内心又非常不愿意面对这个问题,所以当他的好友和他反复说起:“即便你是同性恋,我们还是好哥们儿”时,心理反应是非常强烈的。这就是Whitty很自然地让观众去体会同性恋者的心理,特别是这个社会还不是光明正大地接受同性恋者时。但话说回来,即便这个社会能够接受同性恋,但是如果同性恋者自身不愿意表达,就不要将其公之于众。同样这点,Whitty也在《Q大道》的情节推进中穿插到了,并且也给出了一种可能性,就是同性恋者本身不愿意告诉身边的朋友,即便这些朋友是完全能够接受和理解同性恋的情况下,也不要当他们的面提及,这会让不愿意透露的同性恋者陷入孤立的自我心态中。这让我想起一个有趣的事,还是在美国,对于同性恋的话题还非常有争议的时候,美国军方在1993年12月开始采取一种叫“不要问,不要说”的方式允许同性恋者隐瞒他们的性取向来军队服役。这在我看来,是一件至少是向着好的方向发展的事件,但是这事在执行了18个年头后,在2011年9月被废止了,直接造成的后果就是有13000多人被开除了军籍。当然事物的发展总是有高有低,4年后,我开头讲到的,2015年,美国联邦法院通过判例,推动了全美的同性恋婚姻法。当然老实说,这件事并入那么让人愉快,因为是通过判例来强行向全美推行的。好了不说这沉重的话题,我们还是看回当今的中国社会,中国目前还没有专门为这种性取向立法,而且传统来说,社会对于同性恋的包容度还是相对低一些的,当然,我身边很多相对年轻一些的朋友中,对于同性恋都报以理解,和接受的态度,但是我希望,无论你是可接受者,还是属于尚未能接受的人群,“不要问,也不要说”,是我们至少对于人的隐私的基本尊重,也不去管对方是或否是同性恋,或者我们是否熟识的人。好了,今天的《Q大道》就聊这么多,这里是李想主义,我是四眼李想,木子李的李。...more7minPl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