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
Or


東海陸研中心洪浦釗副執行長接受主持人林子立訪問時表示,中國的統戰策略深受歷史經驗影響,強盛時傾向征伐,衰弱時則採取和親。對台策略則呈現胡蘿蔔與棒子並行的方式,一方面以經濟利益誘惑,另一方面則以武力威脅,但是,這種強硬的姿態觸發了北風效應,促使台灣人民更加團結對抗。
洪浦釗指出,中國的統戰在於滲透與分化。他們透過培養在地協力者、在地代理人,從少數群體開始滲透,逐步擴大影響力,目的是製造台灣內部的矛盾與分化。這種統戰方式還具有高度的客製化特性,其最終模式就是養、套、殺,先給好處,等到時機成熟便收割,最終達到控制的目的。
而經濟利益的誘惑是中國統戰的常用手段,例如曾利用農產品的販售拉攏台灣農民。但洪浦釗提醒,當政治氛圍轉變,這些經濟利益便可能成為中國施壓的工具。
面對中國的統戰壓力,洪浦釗強調我們應該更加了解中國統戰的手法和影響,強化台灣人民心防,提升社會韌性。同時,要抱持居安思危的態度,做好萬全準備,讓中國明白武力犯台絕非易事,唯有台灣自立自強,才能贏得國際社會的尊重跟保護自身的安全。
(請點選頁面上的三角形播放鍵圖案收聽,或透過Podcast平台搜尋「這樣看中國 林子立時間」收聽。)
【與節目互動】
PODCAST收聽:SOUND ON 、SPOTIFY 、Apple Podcasts
By 林子立, Rti東海陸研中心洪浦釗副執行長接受主持人林子立訪問時表示,中國的統戰策略深受歷史經驗影響,強盛時傾向征伐,衰弱時則採取和親。對台策略則呈現胡蘿蔔與棒子並行的方式,一方面以經濟利益誘惑,另一方面則以武力威脅,但是,這種強硬的姿態觸發了北風效應,促使台灣人民更加團結對抗。
洪浦釗指出,中國的統戰在於滲透與分化。他們透過培養在地協力者、在地代理人,從少數群體開始滲透,逐步擴大影響力,目的是製造台灣內部的矛盾與分化。這種統戰方式還具有高度的客製化特性,其最終模式就是養、套、殺,先給好處,等到時機成熟便收割,最終達到控制的目的。
而經濟利益的誘惑是中國統戰的常用手段,例如曾利用農產品的販售拉攏台灣農民。但洪浦釗提醒,當政治氛圍轉變,這些經濟利益便可能成為中國施壓的工具。
面對中國的統戰壓力,洪浦釗強調我們應該更加了解中國統戰的手法和影響,強化台灣人民心防,提升社會韌性。同時,要抱持居安思危的態度,做好萬全準備,讓中國明白武力犯台絕非易事,唯有台灣自立自強,才能贏得國際社會的尊重跟保護自身的安全。
(請點選頁面上的三角形播放鍵圖案收聽,或透過Podcast平台搜尋「這樣看中國 林子立時間」收聽。)
【與節目互動】
PODCAST收聽:SOUND ON 、SPOTIFY 、Apple Podca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