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
Or
7月15日,由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国家中医药博物馆、岭南中医药博物馆联袂主办的“岭南非遗,匠心守艺:岭南中医药文化传承周”在北京启幕。这场以非遗为纽带的文化盛典,将岭南大地孕育的中医药瑰宝推向国家级展示舞台。
活动上,多位专家就中医药文化传承与发展提出了建议。广州中医药大学副校长、广东省中医院院长张忠德教授深入剖析了名老中医学术思想传承对于提升临床水平、培养后继人才的重要性,为“传承”赋予鲜活的时代意义。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医药博物馆工作委员会副会长赵红宇分享了中医药在国际舞台上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描绘了中医药走向世界、贡献全球健康的宏伟蓝图与实施路径。
本次“岭南中医药文化传承周”特设6天非遗市集。来自广药集团的陈李济、王老吉、敬修堂等13家企业,把中国非遗馆变为非遗秀场,带来丰富的非遗技艺展示与特色产品体验。
广药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李小军表示,此次活动是集团积极响应国家文化发展战略的具体实践,推动中医药守正创新、大力推动老字号振兴的尝试,也是立足岭南、面向全国、放眼国际的重要文化传播节点。岭南中医药博物馆的建设是广药集团弘扬南药文化的重要抓手,未来将开展更多文化主题活动,传承传播中医药文化。
在这里,观众能看到陈李济百年陈皮养生茶道、中一安宫牛黄丸的蜡丸制作、采善堂万应茶制作等非遗技艺,还能品尝陈李济陈皮茶、潘高寿龟苓膏、王老吉荔小吉等广药特色产品,体验采芝林药材香囊制作。当千年药香萦绕京华,当古法技艺遇见现代观众,这场活动让非遗跳出博物馆的纸片记忆,成为“看得见、摸得着”的“活”文化,全方位呈现岭南中医药文化的独特魅力。
据介绍,始创于清嘉庆年间、传承200余年的中医药老字号福建采善堂并入广药集团后,首次与兄弟企业同台献技,意味着广药集团中医药老字号“12+1”矩阵新征程的开启。
文|记者 詹淑真
图|受访者提供
7月15日,由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国家中医药博物馆、岭南中医药博物馆联袂主办的“岭南非遗,匠心守艺:岭南中医药文化传承周”在北京启幕。这场以非遗为纽带的文化盛典,将岭南大地孕育的中医药瑰宝推向国家级展示舞台。
活动上,多位专家就中医药文化传承与发展提出了建议。广州中医药大学副校长、广东省中医院院长张忠德教授深入剖析了名老中医学术思想传承对于提升临床水平、培养后继人才的重要性,为“传承”赋予鲜活的时代意义。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医药博物馆工作委员会副会长赵红宇分享了中医药在国际舞台上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描绘了中医药走向世界、贡献全球健康的宏伟蓝图与实施路径。
本次“岭南中医药文化传承周”特设6天非遗市集。来自广药集团的陈李济、王老吉、敬修堂等13家企业,把中国非遗馆变为非遗秀场,带来丰富的非遗技艺展示与特色产品体验。
广药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李小军表示,此次活动是集团积极响应国家文化发展战略的具体实践,推动中医药守正创新、大力推动老字号振兴的尝试,也是立足岭南、面向全国、放眼国际的重要文化传播节点。岭南中医药博物馆的建设是广药集团弘扬南药文化的重要抓手,未来将开展更多文化主题活动,传承传播中医药文化。
在这里,观众能看到陈李济百年陈皮养生茶道、中一安宫牛黄丸的蜡丸制作、采善堂万应茶制作等非遗技艺,还能品尝陈李济陈皮茶、潘高寿龟苓膏、王老吉荔小吉等广药特色产品,体验采芝林药材香囊制作。当千年药香萦绕京华,当古法技艺遇见现代观众,这场活动让非遗跳出博物馆的纸片记忆,成为“看得见、摸得着”的“活”文化,全方位呈现岭南中医药文化的独特魅力。
据介绍,始创于清嘉庆年间、传承200余年的中医药老字号福建采善堂并入广药集团后,首次与兄弟企业同台献技,意味着广药集团中医药老字号“12+1”矩阵新征程的开启。
文|记者 詹淑真
图|受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