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續聽IC

【零碳未來】EP155:森林碳匯的可能與挑戰 ft. 台大森林環境暨資源學系副教授 邱祈榮


Listen Later

在全球積極推動淨零碳排的趨勢下,企業與政府紛紛投入植樹造林,試圖透過森林碳匯來抵換碳排。然而,種樹真的能有效減碳嗎?森林碳匯的作用是什麼?本集節目邀請國立臺灣大學森林環境暨資源學系的邱祈榮教授,為我們解析森林碳匯的概念、挑戰與未來發展。

植物透過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轉換為碳水化合物,儲存在植物體內,因此森林成為重要的碳儲存系統。然而,當森林被砍伐或焚燒時,這些碳又會回到大氣中,形成碳循環。因此,森林的固碳能力取決於生長狀況與管理方式,而非僅僅是「種樹」這麼簡單。許多企業透過購買碳權來抵消碳排放,而森林碳匯也是其中一種負碳技術。但邱教授強調,碳權市場中,有些屬於減少碳排(如更換低碳設備),而有些則是碳隔離(如森林碳匯、碳捕捉技術)。真正達成淨零的關鍵,在於企業應先進行碳盤查,減少自身排放,再透過碳權來補足無法削減的部分,而非單純靠購買碳權來「彌補」碳排。

雖然植樹能提供碳匯功能,但實際執行上仍有許多挑戰。首先,樹木生長緩慢,真正發揮固碳功能可能需要十年以上。其次,造林需要長期管理,否則幼苗死亡率高,反而難以達到減碳效果。此外,樹種選擇、土壤條件與生態平衡等因素,都是影響森林碳匯效果的重要關鍵。邱教授提醒,企業若真的希望透過造林減碳,應該承諾長期管理,而非僅停留在短期ESG報告上的「形象工程」。更重要的是,政府與企業需要建立透明的監測機制,確保森林碳匯的效益真實有效。

 


╭☆╭★╭♬ ╭☆╭★╭♬ ╭☆╭★╭♬ ╭☆╭★╭♬ ╭☆╭★╭♬ ╭☆╭☆╭★╭♬ ╭☆╭★╭★╭♬
☆╭歡迎點此寫電子小紙條給主持人,分享您對節目的感想。
╭☆╭★╭♬ ╭☆╭★╭♬ ╭☆╭★╭♬ ╭☆╭★╭♬ ╭☆╭★╭♬ ╭☆╭☆╭★╭♬ ╭☆╭★╭☆╭♬

更多科技趨勢▶https://pse.is/4drbp9

留言心得回饋▶ https://pse.is/4ee2ft

異業合作洽詢▶ [email protected]

...more
View all episodesView all episodes
Download on the App Store

永續聽ICBy IC之音竹科廣播|IC之音節目團隊主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