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刘鹤出席达沃斯论坛,并发表了明星般的特別演讲。刘鹤与习近平的亲密关系坊间皆知,但是在此次演讲中,刘却提到了包括“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在内的一些与中国目前经济政策有所出入的说法。今天的《明镜书刊》节目,我们请来明镜电视编辑贺兰若女士,给大家详细介绍明镜火拍《明镜编辑部》第205期节目:刘鹤在达沃斯是习近平代言人,还是发出与习近平不同的声音?此期节目的完整文字整理稿收录在最新74期《内幕》杂志中。
法广:刘鹤在此次达沃斯论坛的特別演讲中,提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但是中国的实际是,自习近平上台后,政府不断收紧对于经济的管控;那么刘鹤这么说,是习近平本人的意思呢?还是表达出与习近平不同的声音?
贺兰若:在第205期《明镜编辑部》节目中,经济学家张炜先生认为,刘鹤与习近平肯定是一路的,否则习近平也不会派他去达沃斯。“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这种说法其实并不算新鲜,早在五年前的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上就提出过,之所以会这样说,是因为中国共产党希望市场成为一种从属力量,来支持国家权力,使国家强大;但是一旦市场与他们的统治发生冲突时候,他们非常明确地知道什么是主要的,什么是次要的。
以国家对待私营企业家的态度为例,中国政府先宣传市场的重要性,给这些企业家吃定心丸,把他们养肥,然后再进行宰割。
张炜先生分析说,自邓小平之后,中共其实早就放弃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这一理念。习近平这么讲,刘鹤也是这么讲,都是为了要给世界吃一颗定心丸,他们要得到市场的好处,同时保留自己对市场的支配权。
仔细分析刘鹤的讲话,其实并没有什么实质内容,刘鹤与习近平的唯一不同可能是在表述方式上,刘是哈佛培养出来的,所以用的术语比较西化。
另外,张炜先生还认为,刘鹤此次去达沃斯,说了什么并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他去的这个行动;他成功引起了世界对他的关注,让大家认为他是中国新的经济沙皇。
法广:刘鹤代表习近平出席达沃斯,是不是坐实了他将出任主管中国经济的副总理这一传闻呢?或者说,即使他不出任副总理,也将成为中国经济改革顶层设计的灵魂人物?
贺兰若:张炜先生在接受采访中认为,刘鹤进入政治局,出任主管经济的副总理,几乎没有悬念;但是说他成为中国经济改革顶层设计的灵魂人物,则有些言过其实。在中国这样的体制里,灵魂人物只有一个人,那就是习近平;因此,刘鹤不会表达和习近平不同的声音。
法广:刘鹤在达沃斯的演讲中还提到,中国下一步将有超出国际社会预期的改革举措;请问他说这话的意思是什么呢?
贺兰若:张炜先生认为,中国的政治体制决定了党管经济的必然性和不可更改性,所以刘鹤这样说,更多的只是文字游戏。但是这并不排除中国政府在诸如外汇管理和稅收方面做一些小幅度地调整,但是关于让市场发挥决定作用的这方面的改革,张炜先生认为不会有惊人之举。
法广:刘鹤在这次达沃斯论坛上还提到,就是中国经济将由“高速增长的阶段转向高品质发展的阶段”,我们是否可以预期在所谓的“高品质发展阶段”会涉及到资源配置和分配公平等方面的改革?
贺兰若:张炜先生在接受《明镜编辑部》采访时认为,“高品质发展”的说法,其实说了等于没说;这就和胡锦涛时代的“科学发展观”一样,任何时候说都是对的。
法广:综上所述,虽然刘鹤在达沃斯上说了一些引人注意的话,但是他并没有谈及比较严重本质的中国经济问题,这是因为他不敢说?还是没有意识到?
贺兰若:以刘鹤的智商,他不可能没有意识到中国的经济问题;但是他清楚,解决这些问题是要与中国的政治体制发生冲突的,所以他不会说。
刘鹤此次在达沃斯,只是使用了一些西方的术语来掩盖中国经济的倒退以及党管的事情,并未发出什么与习近平不同的声音;他之所以这样做,很有可能是迫於美国、欧盟和日本等的压力,因此要表现出一种灵活的姿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