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
Or
善根福德深厚的人,會死心塌地學這個法門 !
〖住奇特法〗
今天釋迦牟尼佛住在一個特別的法門,將要宣說讓眾生一生平等成佛的經典,就是《無量壽經》,經題上講「清淨、平等、覺」,這是奇特法。為什麼?因為四十九年所講一切法,沒有講過平等成佛法,所以這個法門很難信。
等覺菩薩、緣覺、聲聞、地獄眾生,他們根性差別太大,怎麼能平等成佛?可是佛有一個極妙的法門,可以幫助眾生平等成佛。這個法門是佛從來沒有說過的,今天要為大眾宣講,所以世尊要住在奇特之法。
奇特在什麼地方呢?
(一)是平等成佛。
(二)是釋迦牟尼佛從來沒說過。
(三)是大眾從來沒有聽說過。
(四)是奇特在不需要斷煩惱,只要伏住煩惱就行,可以帶業往生。這是獨一無二的法門。
《淨影疏》曰:「佛所得法。超出餘人。在世所無。故云奇特。」
這就是說佛所得法,不是菩薩等人所能得到的,是世間所無,所以叫做奇特。
「奇」是稀奇,很少有;「特」是特別,特殊。佛所證得的超出餘人,超出阿羅漢,阿羅漢證小乘的般涅槃;菩薩有證,從初信位到等覺共五十一個位次,佛比這個高,佛是第五十二個,最高的,上面沒有了,所以超出餘人。
大乘教裡五十一個位次;小乘教裡面聲聞,四果四向八個位次;還有辟支佛,比阿羅漢高,比菩薩低。這些,佛全部超出,他所得到的是究竟圓滿的大法。
在世所無,這個「世」指六道、十法界。佛所證得的,六道十法界裡沒有。這個就稀奇,這個就特殊,故稱之為奇特。
《甄解》對「奇特法」有精彩的議論,取最精妙的一段供養大家。
他說極樂世界的依正主伴,一切一切都是阿彌陀佛如來自心所現。若說是一法,可是極樂七寶池中,一花裡有無量光,無量的光一一出無量的佛,無量佛給十方眾生演說無量妙法,可見從一裡頭生出無量。
若說是無量,但只是一句名號。
《往生論註》說:西方極樂世界三種莊嚴:佛莊嚴、菩薩莊嚴、國土莊嚴,都入一法句。
一法句就是清淨句,清淨句就是真實智慧,無為法身,也就是這一句名號。
由上可見,若說是一,可是一裡頭有無上妙法;若說是多,無量莊嚴只是一心所現。所以這就是奇中之奇,特中之特,不可稱、不可說、不可思議之法,也不可以安名,勉強稱之為奇特。
這一段太精彩了,不知道大家聽出點精彩的味道沒有?真是妙啊,妙極了!
蕅益大師說:往生極樂世界同居土的人,雖仍是凡夫,可是已經不退轉;若說他已證不退轉,可他仍是凡夫,這是十方之所無,所以這是「奇特」。
有古德說這個「奇特法」是「濟凡秘術」,凡是六道凡夫,六道稱內凡,四聖稱外凡。外凡有聲聞、有緣覺、有菩薩,這些菩薩沒有明心見性。在大乘教裡還是屬於外凡的就是十信位,別教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都是凡。十地稱聖,登地就稱聖,超越十法界了。如果是華嚴圓教,初住就超越了,這個是兩宗判教不同。華嚴高,初住菩薩就明心見性,見性成佛,他是真佛,不是假佛。雖然成佛,還沒有證得究竟圓滿,所以叫分證即佛,這是天臺智者大師說的。
初住以上統統見性,別教要初地才見性。別教的初地等於圓教的初住,他們所證的是平等。諸佛如來應化在世間,幫助這些凡聖,沒有離開十法界的這些聖者,小乘的阿羅漢、辟支佛,大乘的三乘菩薩。這個三乘就是十住、十行、十迴向。幫助他們,有一個秘術,術是方法。什麼方法?脫離六道的方法,脫離十法界的方法。這個方法不在八萬四千法門裡面,不在無量法門裡面,所以就秘了。
這個秘是秘密,其實也不能說是秘密。可以用「深密」這兩個字來解釋。深密,十法界裡沒人知道;雖然知道,但他不信,等於不知道。真正見到這個法門,聽到這個法門,能相信,能不懷疑,對他也是深密,但他相信。
可是這個法門,絕大多數人不相信,不是釋迦牟尼佛一個人這麼說,十方諸佛如來都這麼說,都肯定這個法門是難信之法。所以修學這個法門,有人中途退心,改換法門,甚至謗淨土法門,這一點都不稀奇。不但不稀奇,而且是正常現象。什麼原因?他沒有那麼大的善根,沒那麼大的福報。
這個法門《彌陀經》上說得好,「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縱然我有因緣,有這個機會遇到,我們的善根福德不夠,所以看到別的法門會動心,不能夠堅持一直學下去。能夠不為外境所動,一直堅持學下去,八萬四千法門都動不了他,無量法門也動不了他。他不是不接觸,是接觸了如如不動,就像善財童子一樣。
《華嚴經》上善財童子五十三參,善財童子修什麼法門?信願持名,求生淨土。他在文殊會上大徹大悟,明心見性,這叫根本智。五十三參是成就他的後得智。後得智是無所不知,根本智是無知,般若無知,起作用的時候無所不知。所以得根本智之後,五十三參成就圓滿的智慧,這才能度眾生,這才是住奇特法。
佛要說這個奇特法門,當然先要住奇特的境界,奇特的境界是什麼?那就是:
〖住諸佛所住導師之行。最勝之道。〗
「諸佛所住」是彌陀淨土,「導師之行」是信願持名,這兩種都是「最勝之道」。誰知道?我們讀《無量壽經》這一段經文,很多人是一劃而過了,沒讀出味道來,不知道這幾句話把淨宗讚絕了。注意!讚絕了!一個善根福德深厚的人,讀了這段經文,從「世尊今日入大寂定」到「最勝之道」,就讀這幾句,他就會死心塌地的認真學習這個法門,不會再換題目再拐彎了。
〖諸佛所住〗
就是西方極樂世界依正莊嚴。
〖導師之行〗
就是引導一切眾生同成佛道。因為用平等法,度九法界眾生平等成佛,這才是大導師,不可思議的導師。
〖最勝之道〗
即是行彌陀之行,念彌陀之念。彌陀之念就是四十八願,願願都是平等普度一切眾生。這是第一殊勝之道,所以稱為「最勝之道」。
《淨影疏》曰:「諸佛所住」,就是涅槃的常樂我淨之果,是諸佛所同住的。佛佛道同,所以世尊也同住在所住的涅槃果覺,由大涅槃出生殊勝的教化妙用。所以佛今天住在導師之行,最勝之道。
《甄解》說,大寂定就是念佛三昧的異名,「三世諸佛皆住此念佛,故云佛所住」。
三世諸佛都在念佛三昧之中念佛,這是諸佛所住。
今天世尊也是住於諸佛所住的念佛三昧。
念佛三昧稱為寶王三昧,是三昧中之王,所以稱為寶王。從念佛三昧中可以流出一切三昧。
「大導師」就是「號導師者,令眾生類,示其正道故。」所謂導師,能給眾生指示正確的路叫做導師,能教人出生死的是導師。
《佛報恩經》曰,導以正路示涅槃徑,使得無為常得安樂叫做大導師。眾生的病根是有為,雖然學佛,但因執著的情見很深,把佛法也變成有為法。
《金剛經》曰:「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既是泡影,那就都虛妄了。所以做大導師的人,主要是引導信眾捨棄有為,了達無為,才能直趨涅槃,證得常樂我淨。
下面給同修們說一說凡夫的四個顛倒:
第一顛倒:以無我為有我,以無常為常,以垢為淨,以苦為樂。《金剛經》講無我,可是眾生處處執著我,一生之中沒有一念不是為了這個妄我。
第二顛倒:人生無常,只是肥皂泡,可是眾生只看見肥皂泡的五顏六色,而忽略了它馬上就要破滅。
第三顛倒:世間任何容色美好的男女,尤其是在情人眼中,那是天使,是仙花,甚至是神聖,可實際上只是一個會走路的廁所。
第四顛倒:世間是八苦交煎,但眾生樂此不疲。
世人吸毒酗酒,好賭荒淫,正在興高采烈,誰知深陷苦海。世人所求的實在是苦事,自己不知,反覺很樂,實際都是苦,沒有樂。眼前的享樂是壞苦,樂境破壞了自己很苦。
證了阿羅漢就解決了這四倒,但他又有阿羅漢的四倒。菩薩的常樂我淨,阿羅漢不知道,菩薩是真常、法樂、真我、本淨。
《甄解》曰:「導師之行,即是彌陀世尊平等引接,無所遺故。」
彌陀世尊是平等普度,沒有分別。
不論聰明人、愚蠢人,好人、壞人,有冤的人、有親的人,都一律是平等大悲普度,不捨一個眾生。
我們學佛這麼多年,出一個考題考考你,念佛人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就成佛,成什麼佛?你是哪一尊佛?告訴你,阿彌陀佛。阿彌陀佛是正覺果海裡的第一佛,是根本佛,是自性佛,一切眾生都有,只是迷而不覺。
今天世尊要為我們宣說這個殊勝無比的、讓眾生一生平等成佛的法門,讓我們統統覺悟過來,認識我們自己真心裡面有寶,不要向外希求。外面沒有,外面是幻相,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一句阿彌陀佛佛號,戒定慧都在其中,妙不可言,奇特到極處。
你能入這個境界,你才嘗到淨土的法味,極樂世界的法味,歡喜心自然而然就生起來了。
大教緣起真殊勝 阿難請法功德大
世尊宣講奇特法 法界眾生普度啦
有緣遇到奇特法 你可千萬珍惜呀
如若有眼不識珠 後悔可就太晚了
今天這節課就交流到這裡。感恩大家!阿彌陀佛!
恭選自劉素雲老師『無量壽經』複講(第二回) 第二十集
善根福德深厚的人,會死心塌地學這個法門 !
〖住奇特法〗
今天釋迦牟尼佛住在一個特別的法門,將要宣說讓眾生一生平等成佛的經典,就是《無量壽經》,經題上講「清淨、平等、覺」,這是奇特法。為什麼?因為四十九年所講一切法,沒有講過平等成佛法,所以這個法門很難信。
等覺菩薩、緣覺、聲聞、地獄眾生,他們根性差別太大,怎麼能平等成佛?可是佛有一個極妙的法門,可以幫助眾生平等成佛。這個法門是佛從來沒有說過的,今天要為大眾宣講,所以世尊要住在奇特之法。
奇特在什麼地方呢?
(一)是平等成佛。
(二)是釋迦牟尼佛從來沒說過。
(三)是大眾從來沒有聽說過。
(四)是奇特在不需要斷煩惱,只要伏住煩惱就行,可以帶業往生。這是獨一無二的法門。
《淨影疏》曰:「佛所得法。超出餘人。在世所無。故云奇特。」
這就是說佛所得法,不是菩薩等人所能得到的,是世間所無,所以叫做奇特。
「奇」是稀奇,很少有;「特」是特別,特殊。佛所證得的超出餘人,超出阿羅漢,阿羅漢證小乘的般涅槃;菩薩有證,從初信位到等覺共五十一個位次,佛比這個高,佛是第五十二個,最高的,上面沒有了,所以超出餘人。
大乘教裡五十一個位次;小乘教裡面聲聞,四果四向八個位次;還有辟支佛,比阿羅漢高,比菩薩低。這些,佛全部超出,他所得到的是究竟圓滿的大法。
在世所無,這個「世」指六道、十法界。佛所證得的,六道十法界裡沒有。這個就稀奇,這個就特殊,故稱之為奇特。
《甄解》對「奇特法」有精彩的議論,取最精妙的一段供養大家。
他說極樂世界的依正主伴,一切一切都是阿彌陀佛如來自心所現。若說是一法,可是極樂七寶池中,一花裡有無量光,無量的光一一出無量的佛,無量佛給十方眾生演說無量妙法,可見從一裡頭生出無量。
若說是無量,但只是一句名號。
《往生論註》說:西方極樂世界三種莊嚴:佛莊嚴、菩薩莊嚴、國土莊嚴,都入一法句。
一法句就是清淨句,清淨句就是真實智慧,無為法身,也就是這一句名號。
由上可見,若說是一,可是一裡頭有無上妙法;若說是多,無量莊嚴只是一心所現。所以這就是奇中之奇,特中之特,不可稱、不可說、不可思議之法,也不可以安名,勉強稱之為奇特。
這一段太精彩了,不知道大家聽出點精彩的味道沒有?真是妙啊,妙極了!
蕅益大師說:往生極樂世界同居土的人,雖仍是凡夫,可是已經不退轉;若說他已證不退轉,可他仍是凡夫,這是十方之所無,所以這是「奇特」。
有古德說這個「奇特法」是「濟凡秘術」,凡是六道凡夫,六道稱內凡,四聖稱外凡。外凡有聲聞、有緣覺、有菩薩,這些菩薩沒有明心見性。在大乘教裡還是屬於外凡的就是十信位,別教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都是凡。十地稱聖,登地就稱聖,超越十法界了。如果是華嚴圓教,初住就超越了,這個是兩宗判教不同。華嚴高,初住菩薩就明心見性,見性成佛,他是真佛,不是假佛。雖然成佛,還沒有證得究竟圓滿,所以叫分證即佛,這是天臺智者大師說的。
初住以上統統見性,別教要初地才見性。別教的初地等於圓教的初住,他們所證的是平等。諸佛如來應化在世間,幫助這些凡聖,沒有離開十法界的這些聖者,小乘的阿羅漢、辟支佛,大乘的三乘菩薩。這個三乘就是十住、十行、十迴向。幫助他們,有一個秘術,術是方法。什麼方法?脫離六道的方法,脫離十法界的方法。這個方法不在八萬四千法門裡面,不在無量法門裡面,所以就秘了。
這個秘是秘密,其實也不能說是秘密。可以用「深密」這兩個字來解釋。深密,十法界裡沒人知道;雖然知道,但他不信,等於不知道。真正見到這個法門,聽到這個法門,能相信,能不懷疑,對他也是深密,但他相信。
可是這個法門,絕大多數人不相信,不是釋迦牟尼佛一個人這麼說,十方諸佛如來都這麼說,都肯定這個法門是難信之法。所以修學這個法門,有人中途退心,改換法門,甚至謗淨土法門,這一點都不稀奇。不但不稀奇,而且是正常現象。什麼原因?他沒有那麼大的善根,沒那麼大的福報。
這個法門《彌陀經》上說得好,「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縱然我有因緣,有這個機會遇到,我們的善根福德不夠,所以看到別的法門會動心,不能夠堅持一直學下去。能夠不為外境所動,一直堅持學下去,八萬四千法門都動不了他,無量法門也動不了他。他不是不接觸,是接觸了如如不動,就像善財童子一樣。
《華嚴經》上善財童子五十三參,善財童子修什麼法門?信願持名,求生淨土。他在文殊會上大徹大悟,明心見性,這叫根本智。五十三參是成就他的後得智。後得智是無所不知,根本智是無知,般若無知,起作用的時候無所不知。所以得根本智之後,五十三參成就圓滿的智慧,這才能度眾生,這才是住奇特法。
佛要說這個奇特法門,當然先要住奇特的境界,奇特的境界是什麼?那就是:
〖住諸佛所住導師之行。最勝之道。〗
「諸佛所住」是彌陀淨土,「導師之行」是信願持名,這兩種都是「最勝之道」。誰知道?我們讀《無量壽經》這一段經文,很多人是一劃而過了,沒讀出味道來,不知道這幾句話把淨宗讚絕了。注意!讚絕了!一個善根福德深厚的人,讀了這段經文,從「世尊今日入大寂定」到「最勝之道」,就讀這幾句,他就會死心塌地的認真學習這個法門,不會再換題目再拐彎了。
〖諸佛所住〗
就是西方極樂世界依正莊嚴。
〖導師之行〗
就是引導一切眾生同成佛道。因為用平等法,度九法界眾生平等成佛,這才是大導師,不可思議的導師。
〖最勝之道〗
即是行彌陀之行,念彌陀之念。彌陀之念就是四十八願,願願都是平等普度一切眾生。這是第一殊勝之道,所以稱為「最勝之道」。
《淨影疏》曰:「諸佛所住」,就是涅槃的常樂我淨之果,是諸佛所同住的。佛佛道同,所以世尊也同住在所住的涅槃果覺,由大涅槃出生殊勝的教化妙用。所以佛今天住在導師之行,最勝之道。
《甄解》說,大寂定就是念佛三昧的異名,「三世諸佛皆住此念佛,故云佛所住」。
三世諸佛都在念佛三昧之中念佛,這是諸佛所住。
今天世尊也是住於諸佛所住的念佛三昧。
念佛三昧稱為寶王三昧,是三昧中之王,所以稱為寶王。從念佛三昧中可以流出一切三昧。
「大導師」就是「號導師者,令眾生類,示其正道故。」所謂導師,能給眾生指示正確的路叫做導師,能教人出生死的是導師。
《佛報恩經》曰,導以正路示涅槃徑,使得無為常得安樂叫做大導師。眾生的病根是有為,雖然學佛,但因執著的情見很深,把佛法也變成有為法。
《金剛經》曰:「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既是泡影,那就都虛妄了。所以做大導師的人,主要是引導信眾捨棄有為,了達無為,才能直趨涅槃,證得常樂我淨。
下面給同修們說一說凡夫的四個顛倒:
第一顛倒:以無我為有我,以無常為常,以垢為淨,以苦為樂。《金剛經》講無我,可是眾生處處執著我,一生之中沒有一念不是為了這個妄我。
第二顛倒:人生無常,只是肥皂泡,可是眾生只看見肥皂泡的五顏六色,而忽略了它馬上就要破滅。
第三顛倒:世間任何容色美好的男女,尤其是在情人眼中,那是天使,是仙花,甚至是神聖,可實際上只是一個會走路的廁所。
第四顛倒:世間是八苦交煎,但眾生樂此不疲。
世人吸毒酗酒,好賭荒淫,正在興高采烈,誰知深陷苦海。世人所求的實在是苦事,自己不知,反覺很樂,實際都是苦,沒有樂。眼前的享樂是壞苦,樂境破壞了自己很苦。
證了阿羅漢就解決了這四倒,但他又有阿羅漢的四倒。菩薩的常樂我淨,阿羅漢不知道,菩薩是真常、法樂、真我、本淨。
《甄解》曰:「導師之行,即是彌陀世尊平等引接,無所遺故。」
彌陀世尊是平等普度,沒有分別。
不論聰明人、愚蠢人,好人、壞人,有冤的人、有親的人,都一律是平等大悲普度,不捨一個眾生。
我們學佛這麼多年,出一個考題考考你,念佛人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就成佛,成什麼佛?你是哪一尊佛?告訴你,阿彌陀佛。阿彌陀佛是正覺果海裡的第一佛,是根本佛,是自性佛,一切眾生都有,只是迷而不覺。
今天世尊要為我們宣說這個殊勝無比的、讓眾生一生平等成佛的法門,讓我們統統覺悟過來,認識我們自己真心裡面有寶,不要向外希求。外面沒有,外面是幻相,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一句阿彌陀佛佛號,戒定慧都在其中,妙不可言,奇特到極處。
你能入這個境界,你才嘗到淨土的法味,極樂世界的法味,歡喜心自然而然就生起來了。
大教緣起真殊勝 阿難請法功德大
世尊宣講奇特法 法界眾生普度啦
有緣遇到奇特法 你可千萬珍惜呀
如若有眼不識珠 後悔可就太晚了
今天這節課就交流到這裡。感恩大家!阿彌陀佛!
恭選自劉素雲老師『無量壽經』複講(第二回) 第二十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