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慧雙修

劉素雲老師:這些修行路上的大障礙, 要怎麼解決?


Listen Later

很多同修多年學佛,為什麼還是老樣子,不見什麼起色?

感悟一:讀書千遍,其義自見;讀經千遍、聽經千遍,其義亦自見。  
不要把這個「千遍」理解成一個具體數字。 如果你把它理解成一個具體數字,你學佛就進入了一個誤區,弄不好就會謗佛、謗法、謗僧,造下了罪業。 有人說:老法師告訴讀《無量壽經》三千遍,我讀了, 可沒啥動靜啊。不是說「讀書千遍,其義自見」嗎?我都讀了三千遍了,也沒其義自見呀。有人說得更直白一些:我都讀了三千 遍了,怎麼還沒開悟呢?這是什麼?這是懷疑老法師告訴我們的 
「讀書千遍,其義自見」是不是說錯了。這問題就嚴重了,為什麼?疑心起來了。要知道,「疑」是修行路上的一個大障啊!怎麼來解決這個疑呢?
我身邊學佛的人很多,「精進」修行的人也不少。在我剛接 觸《無量壽經》的時候,有人已經讀了幾千部、甚至上萬部《無 量壽經》了。後來,恰恰是讀了幾千部和讀了上萬部《無量壽經》 的人出了問題。讀了幾千部的那個人不知為什麼,他突然放棄了
《無量壽經》會集本。當他和我說這個事情時,我告訴他,你放棄可以,你有選擇的自由。但你不能誹謗會集本。他答應我了,不誹謗。可是他失信了,他給會集本挑出了一百多處「毛病」。 一年多以後,他走了,走得很慘。走前,地獄相現前,黑白無常 拿著鐵鏈站在他的腳下(這是他親口說出來的),他一臉驚恐, 瞪大雙眼看著我,我救不了他。他自己種下了惡因,就要自嘗惡果。第二個,讀了上萬部的那位,情況更糟,精神失常了,整天胡言亂語,造成了不良影響。為什麼會這樣?我的剖析是: 
一、妄念。突出表現就是「求」。求開悟、求得念佛三昧、 求得神通、求老法師印證等等。我說這些,絕不是空穴來風,說話是要有根據的。 
同修們,聽了我說的這些例子,你們可有一些感悟?我的親身經歷告訴我:開悟不是求來的,求開悟開不了悟;念佛三昧不是求來的,求念佛三昧得不了念佛三昧;神通不是求來的,神通是自性。求來的神通是假的,叫魔通。 
每個人都反思一下自己,這麼多年學佛,你都求了些什麼? 你求這個,求那個,哪一樣如你所願求來了?你自家的珍寶具足, 一樣不缺,可惜你不認識,還要苦苦的到外面去求,能求來嗎? 一樣都求不來。如果你一定要求,我勸你還是老實念佛、求生西方淨土吧。這個只要老實、聽話、真幹,是一定能求得到的。 
二、攀比。攀比就是比試比試。有的人學佛也要比試。
三、嫉妒。嫉妒是修行路上的大障礙,很多人都知道這個道理,很多人卻都在犯這個毛病。這種人典型的特點就是不知道隨喜功德。舉個例子說: 
有一天,我們三、四個人在一起聊天,聊有關我們道場的事情,我說了一句:「這段時間××進步很大(當時××不在場)。」 在場的一個人立刻接了一句:「我比她強。」在場的幾個人面面相覷,全都無語了。一個自認為誰都不如自己,嫉妒心這麼強的人,想今生成就,難不難?「今生成就」可不是靠喊幾個口號就成就的。
比如:因為工作需要,安排×××住進清淨居,照顧年紀大的老人。有人嫉妒心又起來了,她怎麼住進了清淨居?她有什麼資格住清淨居?在底下議論,就連被照顧的人也跟著瞎摻乎、瞎議論。別人不知道她怎麼住進清淨居的,難道你也不知道嗎?不是為了照顧你,才安排她住清淨居的嗎?你怎麼還裝糊塗,也跟著摻乎呢! 
還有,一位義工,由於特殊情況,由義工轉為員工了,有的人嫉妒心又上來了,又開始議論和研究,這名義工為什麼轉為員工了。做為一個修行人,心思不在修行上,整天琢磨本不該你操心的那些事,你的心能清淨嗎?心不清淨,何談修行?何談成就? 
一個嫉妒心當家做主的人,何談修行?何談成就? 還有人嫉妒菩提心,說什麼老師為什麼培養她不培養我?這是培養不培養的事兒嗎?要靠自己的發心哪。菩提心是自己發大心、發大願護持正法、護持六和小院的。她要是個阿斗,我也扶不起來她呀。你發心了嗎?你發的是什麼心? 
還有人心眼小到令人不可思議。比如說,因為我每天寫稿坐十個小時,菩提心為了讓我多活動一點兒,每天三餐後都要陪我
現在還有一種既「怪」又「不怪」的現象,一個男法師身邊往往圍著一大幫女居士——「護法」。我之所以說「怪」,是因為不應該是這樣兒,這不正常;我之所以說「不怪」,是因為現在都這樣兒,已成普遍現象,所以見怪不怪了。一個男法師,一 大幫女居士,真是一場熱熱鬧鬧的大戲啊!這場戲叫個啥名呢? 就叫「眾紅顏爭寵男法師」吧。這樣的法師如果不被居士度跑, 那簡直怪了去了。 
前段時間,有一位男法師率領幾位女居士來六和小院參學, 還帶著「前妻」。不知法師是四種出家裡的哪一種?他們在六和小院就上演了一場「爭寵鬧劇」。我們六和小院不興這個,七天參學時間未到,就提前把他們打發走了。 
唉,佛門也並非一方淨土,垢污也不淺啊!佛法為什麼衰微 到如此不堪的程度?四眾弟子沒有給大眾做出好樣子。這就叫「自家弟子拆自家廟」,「敗家子」太多了。我們愧對本師釋迦牟尼 佛。 
四、不會。很多同修這麼多年學佛,為什麼不見起色?「讀書千遍,其義自見」,為什麼有的讀了萬遍,其義還不自見?什
麼叫其義自見?其義自見就是自性現前。自性是清淨的,清淨的 自性一現前,你還有啥不知道的?你現在看到的世界是假的,可你把它當成真的了,以假當真了,自然就被八纏三縛了。因為你的自性沒有現前,你沒有看到真的是什麼樣子,所以你把假的當成真的,這是必然的。如果有一天,你「其義自見」了,你會恍然大悟的:哇!原來是這個樣子!恭喜你,你開悟了! 
我們的修行存在哪些問題?供大家參考, 不是條條框框,可取可捨。 
第一,學佛程式化。  
這是多年學佛的同修們已經養成了習慣。他們循規蹈矩,按部就班。比如,每天早晚課、聽經、念佛等。錯了嗎?沒錯。但有欠缺。欠缺在哪裡?沒用上,程式走了,一堂課不落,可實際效果呢?沒見到。 
程式化學佛,學佛了沒有?學了。學佛得有果呀,程式化學 佛的果是什麼呢?和佛結個緣。如果能夠學以致用,那這個果就 大了。 
第二,學佛盲目化。 
第三,學佛神祕化。  我在這裡鄭重的告訴大家:佛法沒有祕密,一切都是公開透明的。不是有那麼句話嗎,「好事不背人,背人無好事」。那些 把佛法搞得複雜化、神祕化的人是居心叵測的。他們的目的就是 把水攪渾,從中漁利。真正的佛法是大道至簡,越是大法越簡單, 
千萬不要上當受騙。有人在網上發一些玄之又玄的東西,把人弄得迷迷糊糊的,有人不辨是非,緊隨其後,學習、點讚,真是可 憐憫者!把握一個原則就不會出錯了,這個原則就是「依法不依 人」哪!不要看外包裝如何光鮮亮麗,要看內在實質!用你的一
雙慧眼去鑒別,是佛法、正法?還是魔法、邪法?十方諸佛如來 加持你,給你一雙斬妖除魔的慧眼,你幹嘛不用!? 印光祖師有這樣一段開示,與大家共同分享,請君仔細品味, 妙義無窮: 
「極深妙者,即極平常者。譬如一句佛號,本極平常。念至及極,則百千法門,無量妙義,均可悉得。又如樹木,本極平常。 而生根出芽,成幹成枝,出葉開華結果,實有不可思議之妙。故知看做平常者,方能實有諸己也。若唯知其深妙,則多分難以措之躬行,只成深妙之說語矣。」(文鈔三編卷四《復周群錚居士書》) 
第四,學佛僵死化。  佛法本來是活活潑潑的,學佛本來是歡喜快樂的。學佛路子走對了,你一定是「靈光獨耀,迥脫根塵」。
第五,學佛多樣化。  
多樣化,也是多變化,換句話說,就是見啥學啥,又哪樣都沒有學明白。典型的一瓶不滿,半瓶晃蕩。這樣的學佛人,比較 明顯的特點是好為人師。 為什麼會這樣?因為他不管別人說什麼,都能搭上茬。有人 說淨土,他說會念佛;有人說禪宗,他說懂禪機;有人說到密, 他會整出幾句咒語來。在外行人眼裡,這人知識淵博,多才多藝, 拜其為師。這正合其意。有的人見有機可乘,頭髮一剃,僧袍一 穿,開始招搖撞騙,願者上鉤,騙財騙色。可憐憫者,不識真假, 誤上賊船。這樣見啥學啥的人,何時自性能現前?
第一個感悟「讀書千遍,其義自見」,我為什麼說了這麼多? 因為「自見」太重要了。我親眼所見,多少修行多年的老菩薩們, 到最後關頭還是糊裡糊塗隨業流轉去了,大半輩子修行前功盡棄 了,讓人看著痛心啊!所以,這一次交流,我想盡我所能,把問 題剖析得更透徹一些,讓同修們對號入座,有個「抓手」。否則 空對空解決不了實際問題。 
修行人,人人都想「自見」,為什麼能夠「自見」的寥寥無幾?為什麼禪宗六祖惠能大師聽了《金剛經》的一句「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就頓悟了,而我們讀經幾萬部,卻連小悟都沒有?看看惠能大師是怎麼做的?至心一處。他至心在哪裡?他至心在舂米、劈柴。他在寺院裡住了八個月,除了幹活的柴房,他哪兒都沒去過。 
你們知道嗎?一個大字不識的粗人,因《金剛經》的一句話而頓悟了。何止是一句話通了,一部《金剛經》他全通了;何止是一部《金剛經》通了,他通達了所有的經。這就是老法師告訴我們的「一經通了經經通」的實證。可是有幾個人看懂了?
我勸你: 一部《無量壽經》、一句阿彌陀佛佛號,足夠你「自見」的了。 「自見」不就開悟了嗎? 

恭選自劉素雲老師『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  (第三回)複講第十六講

...more
View all episodesView all episodes
Download on the App Store

福慧雙修By 淨空法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