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素雲老師: 覺者為佛, 我們怎樣能更快覺悟?
人身易失不易得,修行五善保人身
五濁惡世苦不堪言,聽經明理速回家園。 第三十五品經文,佛把濁世惡苦講得淋漓盡致,我感恩佛的大慈大悲,感受佛的大智大慧。除了佛,還有誰能把這 個事實真相告訴眾生?眾生不知事實真相,何時能脫離這個最為劇苦的五濁惡世?感念佛恩吧,報答佛恩吧,今生不成就,無以報佛恩。 我在感恩的同時,心中也有一種悲嘆的感覺,佛講這話已經三千多年了。三千年後的今天,這個濁已經濁到了極處,這個惡已經惡到了極處。可芸芸眾生卻樂在其中,可見眾生迷得有多深?不管你警鐘怎麼敲,我就是不醒。照睡不誤,照吃不誤,照玩不誤,照爭不誤,照鬥不誤。你講人生大事, 他全當耳旁風。他覺得他幹的事才是人生大事。至於你說的人生大事,他嗤之以鼻,不屑一顧。在他們看來,什麼將來不將來,只要當下我能吃喝玩樂,享受人生就足夠了。他們這也是立足當下。可是你想沒想過,人人都有將來,有誰能逾越那個將來呢?
我說這話,知道有人是不願意聽的。不願聽我也得說。 為什麼在這麼困難的情況下,我還要第三次複講《無量壽經》?要救人。用什麼救?用這個無上大法來救。救一個是一個,聽明白一個是一個,如果有一個人聽明白回歸極樂了,我就沒白複講。多一個去極樂世界的,娑婆世界就少一個受 苦的。作菩薩就要行菩薩道。我期盼第三十五品經文,能警醒無量無邊的眾生。別再糊塗了,想想人生大事。五濁惡世苦不堪言,聽經明理速回家園。
人身易失不易得,修行五善保人身。 失去人身很容易,得到人身不容易。這話你信嗎?這話是真的,我信。
有人或許這樣說:得人身並不難啊,全世界八十億人,不是都得人身了嗎?是的,全世界人口已近八十億了,單看這個數字,的確不少,八十億呀。可是,你得看人以外有多少眾生,那可是無量無邊不可計數。打個比方,沒得人身的如大海水,得人身的如大海裡的一滴水。這個比方你聽懂了嗎?如果人身容易得,何止地球上只有八十億,也應該是無量無邊不可計數了。那這個地球早就擠爆炸了。現在這八十億人,已經把地球弄得百孔千瘡了。
再想想我們自己,我們只看到自己現在得到了人身,也沒啥難的,可是你不知道,這個人身得來是真真實實的不容易。我還是打那個比方,你沒得人身的時間就像大海水,你得人身的時間就好像大海裡的一滴水。你在大海裡沉了無量劫,出來水面露了一下頭,喘了一口氣,就又沉下去了,這麼一想,你還覺得這個人身易得嗎?
再看看你是怎樣來到這個世界的?母親十月懷胎,你住在黑暗的牢獄裡;母親吃涼的,你入寒冰地獄;母親吃熱的, 你入火燒地獄。還沒來到人世間,就先飽受了地獄之苦。出生時更苦,就像從山縫裡擠出來的一樣。為什麼有的小孩出生時,腦袋是長的或者扁的?那是從山縫裡往外擠時夾的。 為什麼小孩一生下來就哭?他們在說:「苦啊!」你還覺得這 個人身得的容易嗎?
比你更苦的是母親。常聽老人說,女人生孩子,等於過了一次鬼門關、摸了一把閻王爺的鬍子。有的女人生孩子難產,失去了生命。就是現在的剖腹產,不也得受一刀之苦嗎?
我們知道這個身來之不易了,我們更要知道,保住這個身也不容易,一個不小心,這個身就失掉了。老法師和黃念老都這樣教誡我們:想來生得人身,比今生成佛難。這句話你聽懂了嗎?這可是一句至關重要的話,可千萬千萬別一劃而過了。我的理解是這樣的:
如果你的人生修行目標是今生解決生死問題,那麼,你 就選擇淨土念佛法門,老實念佛,求生淨土。今生了生死出輪迴,回歸極樂。
如果你的人生修行目標是來生得人身,你就選擇修五善,五善修圓滿了,可以保住人身。至於什麼是五善?怎樣修行五善?修五善得什麼樣的果報?前面已經講得很清楚了,就不再重複了。五善看起來很簡單,其實真正修行,落到實處並不簡單。不管修行什麼法門,都離不開篤行。正如哈爾濱極樂寺的修無師所說:「能說不能行,不是真智慧。」
如果有同修問:「劉老師,你怎麼選擇呀?」我坦率的告訴你:我是堅定不移的、死心塌地的選擇淨土持名念佛,一部《無量壽經》、一句阿彌陀佛佛號,不換題目不拐彎,堅守到底,直達彼岸。願我們大家在彼岸相見。
學習第三十五品經文,不知為什麼,腦海裡經常有一個問號在問自己:你的心在想什麼?就好像有兩個我,一個問,一個答,就是自問自答吧。那我就把這個心在想什麼,原汁原味的說給大家聽。
我在想:來到這個人世間,我要做個什麼樣的人?是為己。還是為人?為己是小人,為人是菩薩。老師教我:為人不為己,學菩薩、作菩薩。
我在想:學佛就要學得像,改造自己,大變活人。把原來滿身垢污的舊我,改造成淨潔的新我。這個新我是為苦難 眾生服務的我。老師教我:悟入佛知見,廣度諸有情。
我在想:建立「六和敬」,開闢一條路,留給後人走, 不會走錯路。三個梯隊棒接棒,做個「六和」好榜樣。老師教我:世上本來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我在想:學佛不當伸手派,自己的路自己走,自己的業自己了。外求啥也求不著。老師教我:學佛須是鐵漢,二字祕訣——真幹。「不是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
我在想:每個人都有毛病,而且是致命的毛病,我自己也是這樣。但往往是只看到別人毛病,看不到自己的毛病。 正因為這樣,才需要善知識的指點。老師教我:人都難免有犯錯誤的時候,業根未斷,應多原諒人。
我在想:精神世界太殊勝了,你真的能為他人想了,那是什麼精神世界?老師教我:利人沒有不自利的。 我在想:學佛要有傻氣。傻氣十足的人才能學佛。如果有太多的世智辯聰,那是學不了佛的。老師教我:「因為你傻,所以你得念佛三昧。」
我在想:學佛之人要讓心轉境,不能境轉心。逆境、順 境都是好境,都是人生的寶貴財富。老師教我:「野鬼伎倆千般有盡,老僧之不聞不睹無窮。」
我在想:第三次複講《無量壽經》圓滿之後,我該辦我 的人生最急之務了。三個使命完成了,我該回家了。老師教 我:「獨善其身,兼善天下。」 我的心在想什麼?今天我打了九個妄念,九個「我想」, 不就是九個妄念嗎?沒離開那個「我」,還沒離開那個「想」。 但我有個美好的願望:願我的九個「我在想」化成西方極樂世界的九品蓮。
要是能早點覺悟那該有多好!
覺者為佛,覺悟了不就成佛了嗎?早覺悟早成佛;晚覺悟晚成佛;不覺悟成不了佛;人人覺悟人人都成佛。你覺悟了嗎?你一定要相信自己會覺悟的,但要爭取早一點覺悟啊。
怎樣能覺悟得快一點?我的體會是:
一要開解。就是我們常說的「知足常樂」。什麼樣的人 知足常樂?沒有非分之想的人知足常樂。我就是典型的沒有非分之想的人。我認為平安、健康、快樂就是福。我從來沒 有和別人比的想法。舉個例子:
一九八四年,我調到省政府工作,一九八八年,單位分我一套四十六平米的房子,我跟同事說:「怎麼分我那麼大個房子呢?」同事們笑話我沒見過世面,不知道別人住啥房子,他們告訴我,我那房子是六樓頂層,漏雨。他們告訴我, 你應該分到四樓。我問為什麼?他們告訴我:「論年齡、論級別,你都比分四樓的小劉佔優勢,憑啥她分四樓,去找領導換換。」我說:「既然這樣分了,那就這樣吧。」至今三十 六年過去了,我也沒找領導換換。現在這套房子給兒子了。
我覺得,人要學會開解,不能在世法上那麼計較,有什麼你爭我鬥的,退一步海闊天空。什麼是你的?如果被這些身外之物捆綁得緊緊的,你覺得這樣的人生有意義嗎?
人要心開,心開才能意解。佛法是解脫法門,給人以真 實的利益。
二要開竅。佛法在中國很殊勝,不是學問,用通俗的話說就是開竅,開竅就快,不開竅怎麼也進不去。怎樣開竅? 一是深入經藏,智慧如海;讀書千遍,其義自見。明心見性 了。二是有真正的善知識指點,你才會得到法益。當今社會,真正的善知識是很難遇的。遇到善知識,要聽善知識的話, 不聽善知識的話,是很難成就的。
要學會否定自己,《金剛經》的四句偈為什麼有那麼大的功德?就是因為「無我相」。如果什麼都按我的意思、我 的興趣、我的喜好去辦,那怎麼能行?我們要想今生有個突破,就要在不斷否定自己上下功夫。放棄我知我見,仰信佛知佛見,禮敬諸佛,恆順眾生,隨喜功德。
《普賢行願品》云:「一切眾生而為樹根。諸佛菩薩而為華果。以大悲水饒益眾生。則能成就諸佛菩薩智慧華果。何以故。若諸菩薩以大悲水饒益眾生。則能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是故菩提屬於眾生。若無眾生。一切菩薩。終不能成無上正覺。」
感悟五:怎樣正確認識「一心不亂」和「一向專念」? 我們先來解釋幾個詞語:
黃念老有這樣兩句話:
不「一心不亂」也可以往生;
但是不「一向專念」不能往生。
你記住了嗎?
恭選自劉素雲老師『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 第三回複講 第七十六講 二〇二四年二月二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