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文学基础常识

刘禹锡


Listen Later

刘禹锡,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梦得,洛阳人,自称“家本荥上,籍占洛阳”。他的先祖是中山靖王刘胜。有“诗豪”之称。刘禹锡诗文俱佳,涉猎题材广泛,与柳宗元并称“刘柳”,与韦应物、白居易合称“三杰”,并与白居易合称“刘白”,有《陋室铭》《竹枝词》《杨柳枝词》《乌衣巷》等名篇。哲学著作《天论》三篇,论述天的物质性,分析“天命论”产生的根源,具有唯物主义思想。有《刘梦得文集》,存世有《刘宾客集》。

贞元二十一年正月,唐德宗卒,顺宗即位。原太子侍读王叔文、王伾素有改革弊政之志,这时受到顺宗信任进入中枢。刘禹锡才华志向得到王叔文的器重,这段时间,刘禹锡政治热情极为高涨,和柳宗元一道成为革新集团的核心人物。“二王刘柳”集团在短短的执政期间采取了不少具有进步意义的措施,但由于改革触犯了藩镇、宦官和大官僚们的利益,在保守势力的联合反扑下,很快宣告失败。刘禹锡与柳宗元等八人先被贬为远州刺史,随即加贬为远州司马。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八司马事件”。行至江陵,再贬为连州刺史。同时贬为远州司马的八个人,史称“八司马”。

刘禹锡被贬在朗州前后近十年中,创作了大量寓言诗,表达了对当朝权贵的极大不满,又写了许多赋来表达自己不甘沉沦的雄心。由于接触当地民间歌谣,从中吸取了营养,他的诗歌创作表现出一些新的特点。在此期间,他还写了多篇哲学论文,最重要的便是与柳宗元《天说》相呼应的《天论》三篇。

刘禹锡的诗,无论短章长篇,大都简洁明快,风情俊爽,有一种哲人的睿智和诗人的挚情渗透其中,极富艺术张力和雄直气势。刘禹锡的咏史诗十分为人称道。这些诗以简洁的文字、精选的意象,表现他阅尽沧桑变化之后的沉思,其中蕴涵了很深的感慨,如《酬浙东李侍郎越州春晚即事长句》《西塞山怀古》《乌衣巷》《石头城》《蜀先主庙》等都是名篇。

除诗歌外刘禹锡的辞赋创作在唐代辞赋史中,乃至整个辞赋史中也是重要的不可忽视的环节,其存赋十一篇,与唐代各家所存辞赋数目相比较,也不算少了。马积高在其著作《赋史》中评价中唐时期的辞赋家,把柳宗元列为首位,韩愈、刘禹锡并列其次,由于刘禹锡的辞赋多数创作于贬谪时期,因此逐臣之悲与怀才不遇便成了其辞赋创作的重要主题,骚怨情怀是其主要的情感寄托,同时儒家兼济天下的思想也贯穿始终。

刘禹锡的文章,成就最高的是论说文。一是专题性的论文,论述范围包括哲学、政治、医学、书法、书仪等方面。哲学论文如《天论》三篇,论述了天的物质性,指出天人“交相胜”、“还相用”的观点,并在当时的科学水平上分析了“天命论”产生的社会根源,在唯物主义思想发展史上有一定的地位。二是杂文。一般因事立题,有感而发,如《因论》七篇;也有的是“读书有所感,辄立评议”,如《华佗论》、《辩迹论》、《明贽论》等。这些作品,短小精悍,隐微深切。或借题发挥,针砭现实;或托古讽今,抨击弊政,都具有一定的现实性。刘禹锡认为自己文章的长处在于“论”,韩愈长处则在于“笔”,反映了他对自己的论文的重视。刘禹锡的散文,与他的诗歌一样,辞藻美丽,题旨隐微。柳宗元说他“文隽而膏,味无穷而炙愈出


...more
View all episodesView all episodes
Download on the App Store

初中语文文学基础常识By 果行德育

  • 3
  • 3
  • 3
  • 3
  • 3

3

1 ratings


More shows like 初中语文文学基础常识

View all
声东击西 by ETW Studio

声东击西

315 Listeners

快速提升语文能力、提高语文成绩 by 突破语文学习_宋老师

快速提升语文能力、提高语文成绩

0 Listeners

凹凸电波 by 凹凸电波

凹凸电波

426 Listeners

声动早咖啡 by 声动活泼

声动早咖啡

263 Listeners

思文,败类 by 思文败类

思文,败类

155 Listeners

语文标准朗读示范(普通高中教科)文言文 by Bamboo_Tingle

语文标准朗读示范(普通高中教科)文言文

1 Listeners

天真不天真 by 杨天真本真

天真不天真

270 Listeners

2024 -2025抖音快手播放量破亿爆火音乐歌曲 by 月月小柚

2024 -2025抖音快手播放量破亿爆火音乐歌曲

3 Listen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