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
Or
法国极右翼政党国民联盟领导人玛琳娜-勒庞挪用欧盟公款罪成,3月31日遭司法裁决,获刑四年,并被禁参选公职五年。此一判决几乎粉碎了勒庞赢得2027年总统大选之梦,令其遭受致命一击。勒庞随即提起上诉,揭露这场判决为一次“政治”操作。值得注意的是,相关判决不仅引发勒庞在法国国内支持者的反响,也激起了国际民粹主义者的愤怒,他们一致声称,这一判决危及了民主;俄罗斯和美国政府也明确表态,认为勒庞遭到了“政治迫害”。如何评判这场涉及在法国政坛占据主导地位之一的政党领导人的司法判决?这场判决是否具有政治色彩?我们请旅法学者、历史学博士刘学伟先生来阐述一下他的看法。
法广:首先请谈谈,您对勒庞的这场司法审判作何评判?在司法独立的法国,这起判决是否带有政治色彩?
刘学伟:勒庞团队挪用欧盟资金支付党内职员薪资,事实俱在,无从否认,虽然辩方对挪用公款的定义与控方不同。但争议的焦点另在它处:即使有这些应当受罚的罪行,但鉴于勒庞代表着法国1/3的选民的愿望,她的党在法国明显受到最多人的支持。直接禁止其参选,是否可能被视为“司法剥夺选民选择权”。
有人提议,所有判决都可以保留,但可否把“五年内禁止参选”一条取消?这样会不会是一个可能的,合理的妥协?有人可能会说,就这一条有意思,其它的其实都无所谓。我不知道,判方会不会承认这一点。
有人说,两害相权取其轻。判决勒庞不得参选,也许欠缺一点公义,但若能堵住或即使是延缓一届五年极右势力在法国掌权,还是功莫大焉。比如美国,如果前些年那些法律战成功,特朗普失去参选资格,就不会有现在这些乱象。就实质正义而言,是不是还是得益更大?这个利义之辩,本人还真的一时难答。
法广:实际上数十年来,法国政坛曾发生多起政治资金案,勒庞绝非是因挪用公款的政坛要人遭到司法判决的第一人。但是,为什么对勒庞的判决却在社会、乃至国际上引发较大反响?
刘学伟:比如萨科齐的案子还在审。案情还更重,但并未引起如此关注。原因是,萨科齐已经是过气的旧人物。而勒庞则是标准的明日之星。而且她代表着不仅是在法国而是在整个西方社会,或政治社会中正在升起的一股庞大但极右的势力。
多少年来,欧洲的中间势力,始终能够获取多数选民的支持,政治一直在中左和中右之间正常摆动。但近些年来,这个一直存在的态势显得越来越难以维持。两个极端派别都在成长。尤其是极右的派别,成长更为迅速。已经俨然有了在不远的将来成为欧洲主流派别的现实可能性。
法广:此一判决是否会有助于遏制极右翼势力继续在法国抬头?
刘学伟:参考美国的故事,在法国,这个故事往下演,国民联盟,完全可能并不因此势竭。同情票或许会让最可能顶替参选的该党的年轻主席巴尔代拉依然得到很多的选民票。尤其是议会的选举,国民联盟的席位依然完全可能继续增加。这个手法,只是相当于用木头筑起了一个堤坝,想挡住洪水的泛滥。
要阻止极右翼势力在法国乃至整个西方的持续发展,是一个太大的难题。这里只能简述再简述。
第一 要务是让法国/欧洲的经济恢复正常的增长。这里遇到的首要的难题就是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势力的竞争。它们正处于大周期的上升段,人民正有奋斗精神,劳动力成本还没有攀至太高,科技方面,上进心十足。即使它们还有许多成长中的烦恼。西方光靠吃老本,真的是难有胜算。
第二个问题就是压缩非法移民数量和移民的融入问题。要严管非法移民的进入,已经是欧洲政坛中间以右的共识。只是欧洲人太仁善,做不出像特朗普那样的太狠毒的招式。比如战争难民,未成年人单独入境,无国籍,已入境多年,有在欧洲出生的孩子等等,怎么驱逐?还有宗教冲突,外交倾向(以哈冲突)等,在在都是难解之结。
第三个问题是特朗普在美国掀起的MAGA运动,现在愈演愈烈,好像要失控。这明显也是与勒庞代表的极右民粹运动的另一支更强大的队伍。比如现在进行时的关税战,可称如火如荼。因为离题,这里不多说。
第四个问题就是俄乌战争应该继续打下去直至胜利还是,眼看没有胜算,寻求停火,引起的道德和现实利益的冲突问题。
法广:目前在美国、法国乃至整个西方的民主显然都在面临如何处理极右民粹主义的难题。您看出能有什么可能的出路吗?
刘学伟:极右派在欧洲上台,肯定要做的事是,除了排斥移民,最大者就是会逐步地拆解欧盟和北约。这个拆解北约,特朗普的积极性,似乎已经比欧洲人高得多。这两件事一旦真做起来,西方或大西洋联盟的加速走下坡,那就是铁定无疑了。
前面说到的四个背景问题,其实都与勒庞关系不是甚大。但笔者的确也是认为,她若是上台,局面加速恶化的概率明显高于有所改善。但笔者还是难于认可,从民主本身的定义(让人民当家作主)出发,不让她参选是一个足够正当的做法。
放眼整个欧洲,主流派面临的都是这个困局,为了阻挡极右派的不断崛起,现在是否到了不得已必须使用一些不常规的手段的时候?比如在德国,在罗马尼亚,在英国,程序正义和实质正义都在发生冲突。这一团乱麻,本人愚钝,也真是想不出一个妥帖的解困之道。只能期待时光老人给我们启示了。
或者,真的需要修改宪制了?那还有扩大或收缩直接民主两个路向。我看,法国人在穷尽现有宪制下一切手段之前,还没有这个决心。其中还包括极右派上台执政看效果。
法国极右翼政党国民联盟领导人玛琳娜-勒庞挪用欧盟公款罪成,3月31日遭司法裁决,获刑四年,并被禁参选公职五年。此一判决几乎粉碎了勒庞赢得2027年总统大选之梦,令其遭受致命一击。勒庞随即提起上诉,揭露这场判决为一次“政治”操作。值得注意的是,相关判决不仅引发勒庞在法国国内支持者的反响,也激起了国际民粹主义者的愤怒,他们一致声称,这一判决危及了民主;俄罗斯和美国政府也明确表态,认为勒庞遭到了“政治迫害”。如何评判这场涉及在法国政坛占据主导地位之一的政党领导人的司法判决?这场判决是否具有政治色彩?我们请旅法学者、历史学博士刘学伟先生来阐述一下他的看法。
法广:首先请谈谈,您对勒庞的这场司法审判作何评判?在司法独立的法国,这起判决是否带有政治色彩?
刘学伟:勒庞团队挪用欧盟资金支付党内职员薪资,事实俱在,无从否认,虽然辩方对挪用公款的定义与控方不同。但争议的焦点另在它处:即使有这些应当受罚的罪行,但鉴于勒庞代表着法国1/3的选民的愿望,她的党在法国明显受到最多人的支持。直接禁止其参选,是否可能被视为“司法剥夺选民选择权”。
有人提议,所有判决都可以保留,但可否把“五年内禁止参选”一条取消?这样会不会是一个可能的,合理的妥协?有人可能会说,就这一条有意思,其它的其实都无所谓。我不知道,判方会不会承认这一点。
有人说,两害相权取其轻。判决勒庞不得参选,也许欠缺一点公义,但若能堵住或即使是延缓一届五年极右势力在法国掌权,还是功莫大焉。比如美国,如果前些年那些法律战成功,特朗普失去参选资格,就不会有现在这些乱象。就实质正义而言,是不是还是得益更大?这个利义之辩,本人还真的一时难答。
法广:实际上数十年来,法国政坛曾发生多起政治资金案,勒庞绝非是因挪用公款的政坛要人遭到司法判决的第一人。但是,为什么对勒庞的判决却在社会、乃至国际上引发较大反响?
刘学伟:比如萨科齐的案子还在审。案情还更重,但并未引起如此关注。原因是,萨科齐已经是过气的旧人物。而勒庞则是标准的明日之星。而且她代表着不仅是在法国而是在整个西方社会,或政治社会中正在升起的一股庞大但极右的势力。
多少年来,欧洲的中间势力,始终能够获取多数选民的支持,政治一直在中左和中右之间正常摆动。但近些年来,这个一直存在的态势显得越来越难以维持。两个极端派别都在成长。尤其是极右的派别,成长更为迅速。已经俨然有了在不远的将来成为欧洲主流派别的现实可能性。
法广:此一判决是否会有助于遏制极右翼势力继续在法国抬头?
刘学伟:参考美国的故事,在法国,这个故事往下演,国民联盟,完全可能并不因此势竭。同情票或许会让最可能顶替参选的该党的年轻主席巴尔代拉依然得到很多的选民票。尤其是议会的选举,国民联盟的席位依然完全可能继续增加。这个手法,只是相当于用木头筑起了一个堤坝,想挡住洪水的泛滥。
要阻止极右翼势力在法国乃至整个西方的持续发展,是一个太大的难题。这里只能简述再简述。
第一 要务是让法国/欧洲的经济恢复正常的增长。这里遇到的首要的难题就是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势力的竞争。它们正处于大周期的上升段,人民正有奋斗精神,劳动力成本还没有攀至太高,科技方面,上进心十足。即使它们还有许多成长中的烦恼。西方光靠吃老本,真的是难有胜算。
第二个问题就是压缩非法移民数量和移民的融入问题。要严管非法移民的进入,已经是欧洲政坛中间以右的共识。只是欧洲人太仁善,做不出像特朗普那样的太狠毒的招式。比如战争难民,未成年人单独入境,无国籍,已入境多年,有在欧洲出生的孩子等等,怎么驱逐?还有宗教冲突,外交倾向(以哈冲突)等,在在都是难解之结。
第三个问题是特朗普在美国掀起的MAGA运动,现在愈演愈烈,好像要失控。这明显也是与勒庞代表的极右民粹运动的另一支更强大的队伍。比如现在进行时的关税战,可称如火如荼。因为离题,这里不多说。
第四个问题就是俄乌战争应该继续打下去直至胜利还是,眼看没有胜算,寻求停火,引起的道德和现实利益的冲突问题。
法广:目前在美国、法国乃至整个西方的民主显然都在面临如何处理极右民粹主义的难题。您看出能有什么可能的出路吗?
刘学伟:极右派在欧洲上台,肯定要做的事是,除了排斥移民,最大者就是会逐步地拆解欧盟和北约。这个拆解北约,特朗普的积极性,似乎已经比欧洲人高得多。这两件事一旦真做起来,西方或大西洋联盟的加速走下坡,那就是铁定无疑了。
前面说到的四个背景问题,其实都与勒庞关系不是甚大。但笔者的确也是认为,她若是上台,局面加速恶化的概率明显高于有所改善。但笔者还是难于认可,从民主本身的定义(让人民当家作主)出发,不让她参选是一个足够正当的做法。
放眼整个欧洲,主流派面临的都是这个困局,为了阻挡极右派的不断崛起,现在是否到了不得已必须使用一些不常规的手段的时候?比如在德国,在罗马尼亚,在英国,程序正义和实质正义都在发生冲突。这一团乱麻,本人愚钝,也真是想不出一个妥帖的解困之道。只能期待时光老人给我们启示了。
或者,真的需要修改宪制了?那还有扩大或收缩直接民主两个路向。我看,法国人在穷尽现有宪制下一切手段之前,还没有这个决心。其中还包括极右派上台执政看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