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
Or
歷經18個月的貿易談判,美中雙方終於達成第一階段協議,美國總統川普11日宣布,雙方達成第一階段貿易協議,美國暫停10月15日起的新一波報復性關稅,以此交換中國承諾採購四百億到五百億美元的美國農產品。美中貿易戰暫時停火的消息,激勵了美股當天道瓊指數大漲超過300點,接著週一14號開盤的上海股市也以上海綜合指數上揚1.15%做收。
儘管一般認為,川普這次獲得較多讓步,但是觀察家指出,第一階段協議只解決中方採購美國農產品等「容易談判」的議題,並未觸及中國經濟結構等最核心問題,即使簽署第一階段協議,第二、三階段也將面臨技術轉移、產業補貼等結構性改革的最棘手議題,這些爭端上談判桌後,雙方勢必再掀一波角力,談判前景不容樂觀。
前國際貨幣基金(IMF)中國事務部主管Eswar Prasad認為,10月11日的協議或許能延緩緊張局勢進一步升高,但並未徹底解決美中之間主要的貿易爭端,也沒有減輕兩國雙邊關係的經濟不確定性。
然而即便如此,如果初步協議只是美方獲得勝利,中方為什麼又要接受這份協議?中方打的又是什麼算盤?
今天節目訪問台中科技大學國際貿易與經營系教授郭永興,就美中貿易戰這一年多的紛紛擾擾、對雙方影響,以及未來展望,做進一步分析。
歷經18個月的貿易談判,美中雙方終於達成第一階段協議,美國總統川普11日宣布,雙方達成第一階段貿易協議,美國暫停10月15日起的新一波報復性關稅,以此交換中國承諾採購四百億到五百億美元的美國農產品。美中貿易戰暫時停火的消息,激勵了美股當天道瓊指數大漲超過300點,接著週一14號開盤的上海股市也以上海綜合指數上揚1.15%做收。
儘管一般認為,川普這次獲得較多讓步,但是觀察家指出,第一階段協議只解決中方採購美國農產品等「容易談判」的議題,並未觸及中國經濟結構等最核心問題,即使簽署第一階段協議,第二、三階段也將面臨技術轉移、產業補貼等結構性改革的最棘手議題,這些爭端上談判桌後,雙方勢必再掀一波角力,談判前景不容樂觀。
前國際貨幣基金(IMF)中國事務部主管Eswar Prasad認為,10月11日的協議或許能延緩緊張局勢進一步升高,但並未徹底解決美中之間主要的貿易爭端,也沒有減輕兩國雙邊關係的經濟不確定性。
然而即便如此,如果初步協議只是美方獲得勝利,中方為什麼又要接受這份協議?中方打的又是什麼算盤?
今天節目訪問台中科技大學國際貿易與經營系教授郭永興,就美中貿易戰這一年多的紛紛擾擾、對雙方影響,以及未來展望,做進一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