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
Or


文|李建
随着各个贸易协议签署,东南亚各国已融合成统一的大市场,人口总和超过6亿人,年轻劳动力超过50%。中产阶级快速兴起,加上人均拥车率每千人不及百辆等因素,汽车商机无限,加上汽车是整合性极高的产业,因此厂商唯有进入东盟生产,在原料、半成品及成品的取得才可取得低关税优惠,同时东盟生产的汽车外销亚洲各国也具备贸易优势,对国际车厂及零组件厂造成强大的拉力,除了原主导当地汽车市场的日本车厂积极扩产外,其他韩系、中国系、美系及欧系车厂,以及一级的零组件商纷纷前往布局设厂。
根据ASEANAutomotive Federation调查,东盟汽车产业在近十年快速起飞,调查其主要汽车生产国产量快速增加,由2006年198.7万辆倍增至2015年389.7万辆,该市场的汽车产量排名也跃升全球第六位,除满足当地内需市场外,并持续扩展外销规模,总销量也从2006年178.2万辆增至2015年307万辆。
国际研究机构Frost&Sullivan看好东南亚国汽车产业爆发力,预估汽车产量在2022年将达496万辆,其中,泰国维持最大汽车生产国地位,产量为234.7万辆,印度尼西亚为147万辆,马来西亚为74.6万辆;汽车销量在2022年达到465万辆,成为全球次于中国、美国、印度、巴西、日本、德国及俄罗斯的第八大汽车销售市场。
东盟汽车产业受惠于各国贸易协议优势,已是全球车厂与零件厂经营重点区域,未来可望复制中国车市成长模式,成为全球汽车产业下一个发展重心。本文重点介绍泰国、印度尼西亚、越南、缅甸以及菲律宾的汽车产业现状。
泰国
泰国位于中南半岛之中心地带,西北与缅甸为邻,东北隔着湄公河接老挝,东邻柬埔寨,南接马来西亚,平面形状像一只大象的头,面积为51.4万平方公里与法国相当,人口约6900万。由于地理位置的关系,近几世纪以来一直是东南亚地区宗教、文化和多个民族的汇集地。2014年国内生产总值4068.58亿美元,人均5898美元。
泰国的GDP总量在东盟(ASEAN)中仅次于印度尼西亚排名第二,主要出口的项目有天然橡胶、稻米、木薯、蔗糖、汽车及零组件、空调机等,主要进口产品则是原油、机械、电机及零组件等。2000~2013年泰国经济的平均增长率为4.1%,2015年泰国政府任用前内阁曾汉光担任副总理,推出振兴经济措施,批准10个行业列为泰国经济成长的新引擎,包括新生代汽车、智能电子设备、医疗及健康旅游、农业及生物技术、食品、机器人技术产业、物流及航空、生物燃料、生化、数码化及医疗等行业,新推行的措施,包括设立基金协助私人投资、企业免税10~15年、个人所得税减征或免税等,曾汉光认为泰国的经济发展即将因政府所落实的新措施而提高逾3%,即约150亿美元。另一方面,泰国政府投资将是经济增长的最大驱动力,政府将提供722亿美元进行8年(2015~2022年)的国家交通设施开发规划,目标在于建构全国运输网、提升运输效率,打破泰国物流成本过高的瓶颈,进而带动经济,并使原本便占尽地理优势的泰国,成为名副其实的东盟联通枢纽。
泰国地处东南亚核心位置,百年以来是唯一未受外力侵略的独立国家,政局局势相较于其他东南亚国家来得稳定,同时政府鼓励外国车厂到当地投资设厂,给予赋税减免,再配合东盟自由贸易区(AFTA)零关税的优势,以及区域内将近7亿人口与每年约近600万辆的汽车需求下,使泰国汽车业成为东南亚的底特律。泰国在全球汽车市场占有一席之地,是除了中国、日本和韩国以外,亚洲最重要的汽车销售暨生产大国,当地有多达16个汽车品牌设厂生产汽车,消费实力也同样惊人,其内需市场在2012年便创下143.6万辆,外销实力更是可观,外销出口数量从2008年的77万辆一路成长到2016年的125万辆。
据媒体报导,泰国对于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战略,是运用目前已具基础的汽车产业链,并利用优越的地理位置,扩展对邻近东盟发展起步较慢国家包括:柬埔寨、老挝、缅甸、越南等的出口,早先一步抢占商机,扩展市场。外界预测泰国到2018年,内需市场会重回百万辆规模,外销更可达到140万辆以上。
根据泰国政府的规划,泰国正致力发展成为全球电动车(EVs)制造基地,计划将位于巴吞他尼府之泰国科学院园区打造为电动车零件研发中心,并将在工学园区中选出一创新特区,用于开发电动车之新产品。泰国目前是1t小货卡及节能车(eco-car)之生产基地,未来往电动车发展的趋势一目了然,泰国汽车产业期许在5年内发展成为全球电动车制造基地。
根据泰国官方数据显示,泰国的整车及各种零配件的出口每年都在增长,该国政府对汽车工业投入了很大的心血,以协助业者拓展外销,举办展览并利用驻外单位邀请重要买家参观,是快速且有效的方法。近年来泰国已发展为东南亚地区主要汽车生产国,所衍生出的汽车零配件产业,也造就泰国成为重要零配件生产国之一,全球知名汽车及零配件制造业者,都已在泰国设立合资企业,同时也供应全球汽车零配件市场。泰国汽车零配件展TAPA(http://www.thailandautopartsfair.com)便是该国政府为其汽车零配业者所量身订做的最佳舞台,同时也是中国相关业者可善加利用的好时机,相信参加此展应可为参展商带来新的商机。
泰国使用中汽车数量估计约达1600万辆,因此汽车售后服务维修市场前景普遍看好,当地整车及零组件厂商多为欧美日韩厂商把持,当地厂商的技术及质量尚不及中国厂商,因此中国零组件厂商在本地售后服务市场有发展空间。
印度尼西亚
印度尼西亚人口2.54亿,约为泰国四倍,仅次于中国、印度、美国,是全球第四大人口国、东南亚最大经济体,东盟十国GDP总额已超过印度,未来10年又将超越日本,印度尼西亚是前一波新兴国家投资热潮中,最被外资看好市场之一。印度尼西亚经济成长动力来自国内外投资及不断扩大的内需市场。宗教议题只能问但不能随便批评,除此之外,印度尼西亚基本上是个自由民主可以畅所欲言的国家。
印度尼西亚汽车产业分布
根据印度尼西亚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2016年东盟新车销售316万辆,较2015年增加3%。其中,印度尼西亚新车销售106万辆,较2015年增加5%,连续3年成为东盟第1大汽车市场,而泰国为80万辆、马来西亚为66.7万辆,分别是东盟的第2大和第3大汽车市场。根据世界汽车工业国际协会统计数据,全球平均的汽车保有率是每千人180辆,印度尼西亚的汽车保有率则是每千人约80辆,远低于全球平均水平且低于泰国每千人约240辆和马来西亚每千人约400辆,这意味印度尼西亚的汽车保有量还有很大的增长空间。
印度尼西亚机车协会表示摩托车销售持续衰退,2016年摩托车销售为593万辆,较2015年衰退8.4%,其中Honda销售438万辆占73.86%、Yamaha销售139万辆占23.50%。
印度尼西亚最让人印象深刻就是塞车,雅加达是世界第6大都会城市也是印度尼西亚最大的城市,人口将近2000万,雅加达平均时速为20公里,由于大众捷运系统仍在兴建当中,而且有钱人几乎人人开车,这10多年来印度尼西亚经济快速发展,造就中产阶级消费力大幅提升,ShoppingMall一间一间地盖,在雅加达就有20几座ShoppingMall,是雅加达中高阶层日常休闲购物的主要场所,很多人都开车去消费,造成了严重的塞车问题。
因为塞车问题严重,塞车时后座无事可做,造就印度尼西亚人很喜欢手机,是世界第3大智能型手机市场,也是世界第3大脸书用户,同时也造成计网约摩托车的盛行。随着网际网络App的兴起,类似Uber的机制已经在印度尼西亚成立,严格挑选司机,有卫星导航定位,且价格透明,让一般社会大众尤其是妇女同胞觉得安全且便利,用App即可叫车,坐上摩托车后座戴上安全帽即可上路,雨天还附有雨衣,已成为雅加达人不可缺少的短程运输工具。
中上阶层的印度尼西亚人消费能力很强,依照伊斯兰法律,放贷是不道德的行为,不能依靠利息来生存,所以穆斯林人不喜欢借贷不爱使用信用卡,喜好现金交易,有多少钱就花多少钱。不像中国的社会常有房贷的压力,印度尼西亚人取得现金容易,又不习惯借贷,缺乏生活的压力,导致常常不工作,若在印度尼西亚投资需聘请员工时,建议设计月薪、周薪、日薪不同薪制,若只有月薪制,常常上班没几天员工就消失不见。
日系与全球主要汽车产业大厂积极在东盟国家投资设厂,并已建立经济规模,面对东盟国家工业整合及全球市场开放的环境,且经济持续成长、投资环境逐渐改善、中产阶级崛起,印度尼西亚汽车产业与市场规模不断地扩张下,印度尼西亚的汽车市场前景看好。根据印度尼西亚工业部估算,若印度尼西亚每人的平均所得成长至4000美元(目前每人平均所得为3377美元),汽车年销售量将达150万辆。
相较邻近之国家,印度尼西亚基础建设可谓最为落后,良好的基础建设可为工业及经济发展带来良好的效果,发展基础建设已经刻不容缓。为大力配合印度尼西亚政府提高产品自制率的政策,印度尼西亚丰田表示,汽车工业之发展有助于推动印度尼西亚经济成长,使用印度尼西亚国产原料将有助于提升汽车工业的国际竞争力,让汽车工业出口前景更加亮丽。印度尼西亚工业部长表示印度尼西亚丰田所生产之ToyotaInnova型多功能汽车的自制率为60%,预估将于2019年提升至85%。
中国可以利用自身的技术优势,开发出极具价格差异化的创新产品,凭借中国汽车零组件生产之多量多样的技术优势、完善供应链体系及我国汽车零组件产业与欧美、日本以及本土汽车业之长期合作关系,积极布局印度尼西亚汽车零部件市场,以争取商机。
越南
据越南统计局总局数据显示,越南2015年经济增长率达6.68%,是2008年以来最高值,2016年GDP增长率为6.21%,低于原设定的6.7%目标。虽无法达到政府预定目标,仍然表现抢镜,越南2015年贸易逆差金额为35亿美元,2016年贸易金额呈现顺差268亿美元。在外国投资方面,2016年新批准和增资总额为244亿美元,较2015年同期增加7.1%,预估未来2~3年内越南GDP增长幅度将维持在每年6%。
摩托车在越南为主要的代步工具,拥有极高的市场需求,根据越南摩托车制造协会统计,越南为全球机车制造最大供应国之一,有Honda、Piaggio、Suzuki、SYMandYamaha等品牌生产的55种车型,2016年销售312万辆机车,较2015年增长9.5%,累计至2016年底越南全国约有4500万辆机车行驶,平均每两名越南人拥有1辆机车,新车销售中Honda市场占有率达70%,为销售机车数量最多的品牌。
根据越南汽车制造协会统计,2016年会员厂销售271833辆汽车,较2015年增长30%;其中,乘用车增长36%。目前越南汽车整车产能达38万辆,但随着东盟区域经济整合,日系车厂对于产能扩增持保留态度,但越南当地车厂则加大规模扩厂,预计2018年总产能将达60万辆。
越南是我国海外主要投资地区之一,越南经济不断成长,人民所得增加,将带动汽机车销售成长,主机厂以及售后服务市场商机庞大。日本及韩国不断增加在越南的投资,越南距离中国近、工资又便宜,还有广大的越南市场,成为跨国企业争先进驻的关键。
2013-2016越南汽车销售统计
越南积极进行改革,对外洽签自由贸易协议,在2015年完成了越南与韩国、越南与欧盟及越南与FTA的合作。FTA对于越南以零关税作为出口基地提供了很大帮助。为提高产品附加价值,越南政府正大力发展电子、食品、农机、造船、汽车及环保节能等产业。越南仍有65%
的农村人口,并且半数以上人口在28岁以下,有充沛的劳动力和人口红利,随着城市化发展,消费者开始追求质量与时尚,越南经济正处于成长阶段,值得我国相关人员前往开拓。
缅甸
缅甸国土面积67万6578平方公里,人口5300万人,为东盟10国中第5名,其中,43%人口年龄介于25~54岁之间,形成庞大的劳动力。地型长狭且陆地连接的邻国众多,由西向东转南,依序有印度、中国、老挝、泰国、马来西亚等国,西边面临印度洋,南边面临马六甲海峡,海岸线总长1930公里,占国境线总长三分之一,是个国际物流战略地位很高的国家。缅甸是一个资源丰富的国家,蕴藏包括矿产、木材、水资源以及石油、天然气等珍贵能源,且地处欧亚非交界之关键位置,深具发展潜力。
1988年之后,军政府结束以闭关锁国为主的政策基调,转而朝向经济改革与对外开放,全世界都在寻找下一个高速成长的新兴经济体,而缅甸能否透过经济改革,成功脱胎换骨晋身为经济新星,已成为众所瞩目的焦点。2016年经济增长率高达8.6%,且2017年预估将维持7.8%的高增长率。截至
2016年3月,外商在缅甸的累计直接投资总额达637亿美元,资金主要来自中国、新加坡、泰国和香港,缅甸之所以吸引外资投资,除了与其近年积极朝民主改革的方向前进有关之外,主要在于拥有四大优势:优越的地理位置、丰富的天然资源、低廉的劳动成本以及庞大的市场潜力。
缅甸
缅甸汽机车市场有两大特色:⑴二轮摩托车为缅甸民众主要交通工具,数量占所有车辆的85%,这是因为汽车(即便二手车)对一般民众而言仍属高消费产品;⑵缅甸汽机车市场无论机车或汽车,90%皆为二手车,也因如此,带动相关零配件产品极大的需求,零配件进口来源主要为日本、周边东盟国家及中国,产品需求量最大的前三名则为电瓶、汽油滤清器及轮胎。此外,缅甸虽有国营与公私合营的汽车组装厂,但因零配件仰赖进口,故不具备生产规模。
缅甸从2011年10月25日缅甸开始实行的旧车替换进口政策以来,官方统计已纳税的进口车辆达到55.2万辆。而在这个数字背后,隐藏无穷的零配件商机。根据数据显示,在进口的55.2万辆汽车当中,通过旧车替换车辆政策进口的车数为138498台,汽车销售中心销售的数量为124311台,通过海关许可进口的车辆有2818台,外交许可进口车辆286台,公司许可进口车辆730台,海外居住从业者许可进口车辆43台,国家旅游部许可进口车辆1997台以及军用许可进口车辆108台,其余284040台汽车则为自由购买进口。
缅甸经济未来之展望,只要政府持续结构改革、改善经商投资环境及加强融入区域整合,若缅甸持续增加公共支出以及对缅甸公务员加薪的政策,将可成为经济成长的另一动力。美国财政部2016年5月17日修订缅甸制裁法规,放宽对缅甸的经济制裁措施,以表示支持缅甸政府终结军事独裁及进行政治改革,并进一步改善美国与缅甸的双边贸易及金融交易。依据缅甸投资委员会资料,缅甸直接投资(FDI)在2016年4~7月已达到3.8亿美元,共计来自11个国家13项投资案,依序分别为新加坡(2.2亿美元)、泰国(6200万美元)、日本及中国,其中美国投资者透过新加坡进入缅甸投资以规避美国对缅甸的制裁手段。
缅甸目前仍为价格取向的市场,一般民众选购产品时,由于缺乏品牌及产品相关知识,故价格仍为第一考虑,其次才是质量。缅甸因汽车单价及进口关税高等因素,仍是二手车的天下,对汽车零配件需求很高。缅甸气候炎热,未铺柏油的路面达79%,也推高车主更换汽车零部件的需求。知名研究机构Solidiance估计,缅甸的汽车售后维修市场将高速成长,2017年电瓶、轮胎及汽油滤清器的市场规模接近8000万美元。此外,汽车内装潢的改装,如皮椅、避震器、大灯等,也是近来新兴的热门生意。
随着缅甸转向民主制度并尝试向外界开放经济,这个长期孤立的东南亚国家正在经历汽车数量的飞速增长,并开始升级公路和其他基础设施,使得该国的润滑油市场正以两位数的高速率增长。汽车行业在缅甸的润滑油消费量中占到了65%,而工业和海运分别占30%和5%。汽车行业中,卡车和公共汽车占45%,其次分别是占35%的摩托车以及占20%的小型客车。消费者对于润滑油的知识仍很有限,大多数车主或操作人员在购买润滑油时都是考虑价格和优惠,而不是品牌和质量。知名研究机构Solidiance预测,缅甸汽配市场在2019年前达到7.8%的增长率。看准缅甸未来汽车市场潜力,欧、美、日、韩、印度等各国汽车大厂皆已在缅甸设立汽车展示厅及维修站(BMW、BENZ、FORD、GM、TOYOTA、HONDA、NISSAN、SUZUKI、MITSUBISHI,、HYUNDAI、KIA、TATA),并着手规划建立汽车组装厂。我国汽配产业发展成熟,产业链完整且多元,唯有及早进入布局,才能掌握此发展契机并寻求克服东盟经济共同体之关税障碍。
因为缅甸基础建设不足,道路质量不佳,加上二手车多及大量采用二手维修零件,汽油及润滑油质量不佳,引擎常出毛病,汽车常因油品不佳而抛锚停驶,火星塞汰换频率是中国的两倍,因此车辆零件磨损及汰换率高。另缅甸人不爱用空气滤网,车子容易损坏,粉尘也多,空气质量差,不过最近消费者习惯渐渐改变,这些都是中国主机厂及零部件企业的商机。近来随着驾驶人安全意识的提升及对于零件质量要求的提高,也开始重视行车安全,而中国拥有优良的各类汽车零配件及相关产品,正是切入缅甸市场的最佳时机。
菲律宾
菲律宾共和国由7107个岛屿组成(其中约880个岛有人居住),陆地总面积共299764平方公里。全国人口约9360万。加上约1100万海外菲律宾人,总计人口逾亿,位居世界第12名,当地华侨约有100万人。2016年菲律宾GDP增速达到6.4%,预计2017年及2018年也将维持在6%的经济增长率。2016年菲律宾人均GDP达3192美元。至2020年底,菲律宾人均GDP可望达到4529美元,与2013年同期相比激增62%。
摩托车发展计划参与协会(MDPPA)由本田、川崎、铃木、山叶、光阳等企业组成,该协会认为,菲律宾首都马尼拉地区沉重的交通负担使摩托车成为更好的通勤选择。MDPPA表示,2015年菲律宾机车销量增长8%至85万辆,是亚洲机车增长率最高的。2017年1~2月,菲律宾机车销量增长了34%,全年销量预估将增长至15%以上。
菲律宾工业占GDP比重约30.89%,产值约901亿美元,因菲律宾长期发展服务业,忽视制造业,制造业就业人数只占全部就业人口的9%。根据菲律宾「全国产业战略」的规划,2020年制造业产值将占GDP的30%,制造业就业人口将占15%。
菲律宾第一季度到第三季度的汽车销量
菲律宾平均年龄是全亚洲最低,这种人口红利成为驱动经济的动力,长期的经济增长趋势不会改变,虽然人均所得低,为数不少的中产阶级却很舍得花钱,主宰消费市场。很多任务厂工人都以摩托车代步,即可比别人提早一小时到家或晚一小时去上班,尤其是对于住在郊区的民众,能够更容易地运用自己的时间、给予更多的自由是相当大的吸引力。除此之外,价格也是销售成长的关键,制造商目前正在生产特定的便宜车款,并提供低利率的贷款。
目前菲律宾共有350万辆三轮车采取二行程机车加挂车斗当作出租车使用,还有美军留下的吉普车改造的吉普巴士,造成空气污染严重,为解决空污问题,菲律宾政府决定大刀阔斧地进行交通改革,而亚洲开发银行也贷款予菲律宾政府希望将三轮车汰换成电动三轮车,这显示电动机车未来是很好的切入点。
除了解决空气污染、经济发展之外,菲律宾政府也宣布减税和其他奖励方案,吸引以日本为主的企业到当地设厂,日本在政府的推动下,大型企业纷纷进入东盟,在菲律宾投资汽车产业,日商需要好的零组件,菲律宾当地无法供应,东盟内部整合,菲律宾需要的零件可以跟东盟任一国家购买,都是零关税。
菲律宾汽车进口商透过代理及修车厂分销零配件,主要从中国进口的零组件有车灯、轮胎、车身件、引擎零件、剎车相关零件、后视镜、引擎零件、汽车用液晶显示器、水箱、马达零件、汽车导航、胎压侦测器、倒车雷达、传感器、碳刷等。菲律宾国际汽机车零配件暨维修工具展(http://www.philauto.org)是国内厂商拓展东南亚市场的重点平台,且是目前马尼拉市唯一专业的汽机车零配件相关展览。
MFC金属板材成形平台
1. 官网:http://www.mfc-china.org
2. 今日头条:金属板材成形之家
3. 微信订阅号:MFC-home 金属板材成形之家
4. 群友通讯录:「MFC金属板材成形杂志」1.6万人通讯录
5.千聊优课:MFC-冲压联盟名家直播间
By MFC金属板材成形之家文|李建
随着各个贸易协议签署,东南亚各国已融合成统一的大市场,人口总和超过6亿人,年轻劳动力超过50%。中产阶级快速兴起,加上人均拥车率每千人不及百辆等因素,汽车商机无限,加上汽车是整合性极高的产业,因此厂商唯有进入东盟生产,在原料、半成品及成品的取得才可取得低关税优惠,同时东盟生产的汽车外销亚洲各国也具备贸易优势,对国际车厂及零组件厂造成强大的拉力,除了原主导当地汽车市场的日本车厂积极扩产外,其他韩系、中国系、美系及欧系车厂,以及一级的零组件商纷纷前往布局设厂。
根据ASEANAutomotive Federation调查,东盟汽车产业在近十年快速起飞,调查其主要汽车生产国产量快速增加,由2006年198.7万辆倍增至2015年389.7万辆,该市场的汽车产量排名也跃升全球第六位,除满足当地内需市场外,并持续扩展外销规模,总销量也从2006年178.2万辆增至2015年307万辆。
国际研究机构Frost&Sullivan看好东南亚国汽车产业爆发力,预估汽车产量在2022年将达496万辆,其中,泰国维持最大汽车生产国地位,产量为234.7万辆,印度尼西亚为147万辆,马来西亚为74.6万辆;汽车销量在2022年达到465万辆,成为全球次于中国、美国、印度、巴西、日本、德国及俄罗斯的第八大汽车销售市场。
东盟汽车产业受惠于各国贸易协议优势,已是全球车厂与零件厂经营重点区域,未来可望复制中国车市成长模式,成为全球汽车产业下一个发展重心。本文重点介绍泰国、印度尼西亚、越南、缅甸以及菲律宾的汽车产业现状。
泰国
泰国位于中南半岛之中心地带,西北与缅甸为邻,东北隔着湄公河接老挝,东邻柬埔寨,南接马来西亚,平面形状像一只大象的头,面积为51.4万平方公里与法国相当,人口约6900万。由于地理位置的关系,近几世纪以来一直是东南亚地区宗教、文化和多个民族的汇集地。2014年国内生产总值4068.58亿美元,人均5898美元。
泰国的GDP总量在东盟(ASEAN)中仅次于印度尼西亚排名第二,主要出口的项目有天然橡胶、稻米、木薯、蔗糖、汽车及零组件、空调机等,主要进口产品则是原油、机械、电机及零组件等。2000~2013年泰国经济的平均增长率为4.1%,2015年泰国政府任用前内阁曾汉光担任副总理,推出振兴经济措施,批准10个行业列为泰国经济成长的新引擎,包括新生代汽车、智能电子设备、医疗及健康旅游、农业及生物技术、食品、机器人技术产业、物流及航空、生物燃料、生化、数码化及医疗等行业,新推行的措施,包括设立基金协助私人投资、企业免税10~15年、个人所得税减征或免税等,曾汉光认为泰国的经济发展即将因政府所落实的新措施而提高逾3%,即约150亿美元。另一方面,泰国政府投资将是经济增长的最大驱动力,政府将提供722亿美元进行8年(2015~2022年)的国家交通设施开发规划,目标在于建构全国运输网、提升运输效率,打破泰国物流成本过高的瓶颈,进而带动经济,并使原本便占尽地理优势的泰国,成为名副其实的东盟联通枢纽。
泰国地处东南亚核心位置,百年以来是唯一未受外力侵略的独立国家,政局局势相较于其他东南亚国家来得稳定,同时政府鼓励外国车厂到当地投资设厂,给予赋税减免,再配合东盟自由贸易区(AFTA)零关税的优势,以及区域内将近7亿人口与每年约近600万辆的汽车需求下,使泰国汽车业成为东南亚的底特律。泰国在全球汽车市场占有一席之地,是除了中国、日本和韩国以外,亚洲最重要的汽车销售暨生产大国,当地有多达16个汽车品牌设厂生产汽车,消费实力也同样惊人,其内需市场在2012年便创下143.6万辆,外销实力更是可观,外销出口数量从2008年的77万辆一路成长到2016年的125万辆。
据媒体报导,泰国对于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战略,是运用目前已具基础的汽车产业链,并利用优越的地理位置,扩展对邻近东盟发展起步较慢国家包括:柬埔寨、老挝、缅甸、越南等的出口,早先一步抢占商机,扩展市场。外界预测泰国到2018年,内需市场会重回百万辆规模,外销更可达到140万辆以上。
根据泰国政府的规划,泰国正致力发展成为全球电动车(EVs)制造基地,计划将位于巴吞他尼府之泰国科学院园区打造为电动车零件研发中心,并将在工学园区中选出一创新特区,用于开发电动车之新产品。泰国目前是1t小货卡及节能车(eco-car)之生产基地,未来往电动车发展的趋势一目了然,泰国汽车产业期许在5年内发展成为全球电动车制造基地。
根据泰国官方数据显示,泰国的整车及各种零配件的出口每年都在增长,该国政府对汽车工业投入了很大的心血,以协助业者拓展外销,举办展览并利用驻外单位邀请重要买家参观,是快速且有效的方法。近年来泰国已发展为东南亚地区主要汽车生产国,所衍生出的汽车零配件产业,也造就泰国成为重要零配件生产国之一,全球知名汽车及零配件制造业者,都已在泰国设立合资企业,同时也供应全球汽车零配件市场。泰国汽车零配件展TAPA(http://www.thailandautopartsfair.com)便是该国政府为其汽车零配业者所量身订做的最佳舞台,同时也是中国相关业者可善加利用的好时机,相信参加此展应可为参展商带来新的商机。
泰国使用中汽车数量估计约达1600万辆,因此汽车售后服务维修市场前景普遍看好,当地整车及零组件厂商多为欧美日韩厂商把持,当地厂商的技术及质量尚不及中国厂商,因此中国零组件厂商在本地售后服务市场有发展空间。
印度尼西亚
印度尼西亚人口2.54亿,约为泰国四倍,仅次于中国、印度、美国,是全球第四大人口国、东南亚最大经济体,东盟十国GDP总额已超过印度,未来10年又将超越日本,印度尼西亚是前一波新兴国家投资热潮中,最被外资看好市场之一。印度尼西亚经济成长动力来自国内外投资及不断扩大的内需市场。宗教议题只能问但不能随便批评,除此之外,印度尼西亚基本上是个自由民主可以畅所欲言的国家。
印度尼西亚汽车产业分布
根据印度尼西亚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2016年东盟新车销售316万辆,较2015年增加3%。其中,印度尼西亚新车销售106万辆,较2015年增加5%,连续3年成为东盟第1大汽车市场,而泰国为80万辆、马来西亚为66.7万辆,分别是东盟的第2大和第3大汽车市场。根据世界汽车工业国际协会统计数据,全球平均的汽车保有率是每千人180辆,印度尼西亚的汽车保有率则是每千人约80辆,远低于全球平均水平且低于泰国每千人约240辆和马来西亚每千人约400辆,这意味印度尼西亚的汽车保有量还有很大的增长空间。
印度尼西亚机车协会表示摩托车销售持续衰退,2016年摩托车销售为593万辆,较2015年衰退8.4%,其中Honda销售438万辆占73.86%、Yamaha销售139万辆占23.50%。
印度尼西亚最让人印象深刻就是塞车,雅加达是世界第6大都会城市也是印度尼西亚最大的城市,人口将近2000万,雅加达平均时速为20公里,由于大众捷运系统仍在兴建当中,而且有钱人几乎人人开车,这10多年来印度尼西亚经济快速发展,造就中产阶级消费力大幅提升,ShoppingMall一间一间地盖,在雅加达就有20几座ShoppingMall,是雅加达中高阶层日常休闲购物的主要场所,很多人都开车去消费,造成了严重的塞车问题。
因为塞车问题严重,塞车时后座无事可做,造就印度尼西亚人很喜欢手机,是世界第3大智能型手机市场,也是世界第3大脸书用户,同时也造成计网约摩托车的盛行。随着网际网络App的兴起,类似Uber的机制已经在印度尼西亚成立,严格挑选司机,有卫星导航定位,且价格透明,让一般社会大众尤其是妇女同胞觉得安全且便利,用App即可叫车,坐上摩托车后座戴上安全帽即可上路,雨天还附有雨衣,已成为雅加达人不可缺少的短程运输工具。
中上阶层的印度尼西亚人消费能力很强,依照伊斯兰法律,放贷是不道德的行为,不能依靠利息来生存,所以穆斯林人不喜欢借贷不爱使用信用卡,喜好现金交易,有多少钱就花多少钱。不像中国的社会常有房贷的压力,印度尼西亚人取得现金容易,又不习惯借贷,缺乏生活的压力,导致常常不工作,若在印度尼西亚投资需聘请员工时,建议设计月薪、周薪、日薪不同薪制,若只有月薪制,常常上班没几天员工就消失不见。
日系与全球主要汽车产业大厂积极在东盟国家投资设厂,并已建立经济规模,面对东盟国家工业整合及全球市场开放的环境,且经济持续成长、投资环境逐渐改善、中产阶级崛起,印度尼西亚汽车产业与市场规模不断地扩张下,印度尼西亚的汽车市场前景看好。根据印度尼西亚工业部估算,若印度尼西亚每人的平均所得成长至4000美元(目前每人平均所得为3377美元),汽车年销售量将达150万辆。
相较邻近之国家,印度尼西亚基础建设可谓最为落后,良好的基础建设可为工业及经济发展带来良好的效果,发展基础建设已经刻不容缓。为大力配合印度尼西亚政府提高产品自制率的政策,印度尼西亚丰田表示,汽车工业之发展有助于推动印度尼西亚经济成长,使用印度尼西亚国产原料将有助于提升汽车工业的国际竞争力,让汽车工业出口前景更加亮丽。印度尼西亚工业部长表示印度尼西亚丰田所生产之ToyotaInnova型多功能汽车的自制率为60%,预估将于2019年提升至85%。
中国可以利用自身的技术优势,开发出极具价格差异化的创新产品,凭借中国汽车零组件生产之多量多样的技术优势、完善供应链体系及我国汽车零组件产业与欧美、日本以及本土汽车业之长期合作关系,积极布局印度尼西亚汽车零部件市场,以争取商机。
越南
据越南统计局总局数据显示,越南2015年经济增长率达6.68%,是2008年以来最高值,2016年GDP增长率为6.21%,低于原设定的6.7%目标。虽无法达到政府预定目标,仍然表现抢镜,越南2015年贸易逆差金额为35亿美元,2016年贸易金额呈现顺差268亿美元。在外国投资方面,2016年新批准和增资总额为244亿美元,较2015年同期增加7.1%,预估未来2~3年内越南GDP增长幅度将维持在每年6%。
摩托车在越南为主要的代步工具,拥有极高的市场需求,根据越南摩托车制造协会统计,越南为全球机车制造最大供应国之一,有Honda、Piaggio、Suzuki、SYMandYamaha等品牌生产的55种车型,2016年销售312万辆机车,较2015年增长9.5%,累计至2016年底越南全国约有4500万辆机车行驶,平均每两名越南人拥有1辆机车,新车销售中Honda市场占有率达70%,为销售机车数量最多的品牌。
根据越南汽车制造协会统计,2016年会员厂销售271833辆汽车,较2015年增长30%;其中,乘用车增长36%。目前越南汽车整车产能达38万辆,但随着东盟区域经济整合,日系车厂对于产能扩增持保留态度,但越南当地车厂则加大规模扩厂,预计2018年总产能将达60万辆。
越南是我国海外主要投资地区之一,越南经济不断成长,人民所得增加,将带动汽机车销售成长,主机厂以及售后服务市场商机庞大。日本及韩国不断增加在越南的投资,越南距离中国近、工资又便宜,还有广大的越南市场,成为跨国企业争先进驻的关键。
2013-2016越南汽车销售统计
越南积极进行改革,对外洽签自由贸易协议,在2015年完成了越南与韩国、越南与欧盟及越南与FTA的合作。FTA对于越南以零关税作为出口基地提供了很大帮助。为提高产品附加价值,越南政府正大力发展电子、食品、农机、造船、汽车及环保节能等产业。越南仍有65%
的农村人口,并且半数以上人口在28岁以下,有充沛的劳动力和人口红利,随着城市化发展,消费者开始追求质量与时尚,越南经济正处于成长阶段,值得我国相关人员前往开拓。
缅甸
缅甸国土面积67万6578平方公里,人口5300万人,为东盟10国中第5名,其中,43%人口年龄介于25~54岁之间,形成庞大的劳动力。地型长狭且陆地连接的邻国众多,由西向东转南,依序有印度、中国、老挝、泰国、马来西亚等国,西边面临印度洋,南边面临马六甲海峡,海岸线总长1930公里,占国境线总长三分之一,是个国际物流战略地位很高的国家。缅甸是一个资源丰富的国家,蕴藏包括矿产、木材、水资源以及石油、天然气等珍贵能源,且地处欧亚非交界之关键位置,深具发展潜力。
1988年之后,军政府结束以闭关锁国为主的政策基调,转而朝向经济改革与对外开放,全世界都在寻找下一个高速成长的新兴经济体,而缅甸能否透过经济改革,成功脱胎换骨晋身为经济新星,已成为众所瞩目的焦点。2016年经济增长率高达8.6%,且2017年预估将维持7.8%的高增长率。截至
2016年3月,外商在缅甸的累计直接投资总额达637亿美元,资金主要来自中国、新加坡、泰国和香港,缅甸之所以吸引外资投资,除了与其近年积极朝民主改革的方向前进有关之外,主要在于拥有四大优势:优越的地理位置、丰富的天然资源、低廉的劳动成本以及庞大的市场潜力。
缅甸
缅甸汽机车市场有两大特色:⑴二轮摩托车为缅甸民众主要交通工具,数量占所有车辆的85%,这是因为汽车(即便二手车)对一般民众而言仍属高消费产品;⑵缅甸汽机车市场无论机车或汽车,90%皆为二手车,也因如此,带动相关零配件产品极大的需求,零配件进口来源主要为日本、周边东盟国家及中国,产品需求量最大的前三名则为电瓶、汽油滤清器及轮胎。此外,缅甸虽有国营与公私合营的汽车组装厂,但因零配件仰赖进口,故不具备生产规模。
缅甸从2011年10月25日缅甸开始实行的旧车替换进口政策以来,官方统计已纳税的进口车辆达到55.2万辆。而在这个数字背后,隐藏无穷的零配件商机。根据数据显示,在进口的55.2万辆汽车当中,通过旧车替换车辆政策进口的车数为138498台,汽车销售中心销售的数量为124311台,通过海关许可进口的车辆有2818台,外交许可进口车辆286台,公司许可进口车辆730台,海外居住从业者许可进口车辆43台,国家旅游部许可进口车辆1997台以及军用许可进口车辆108台,其余284040台汽车则为自由购买进口。
缅甸经济未来之展望,只要政府持续结构改革、改善经商投资环境及加强融入区域整合,若缅甸持续增加公共支出以及对缅甸公务员加薪的政策,将可成为经济成长的另一动力。美国财政部2016年5月17日修订缅甸制裁法规,放宽对缅甸的经济制裁措施,以表示支持缅甸政府终结军事独裁及进行政治改革,并进一步改善美国与缅甸的双边贸易及金融交易。依据缅甸投资委员会资料,缅甸直接投资(FDI)在2016年4~7月已达到3.8亿美元,共计来自11个国家13项投资案,依序分别为新加坡(2.2亿美元)、泰国(6200万美元)、日本及中国,其中美国投资者透过新加坡进入缅甸投资以规避美国对缅甸的制裁手段。
缅甸目前仍为价格取向的市场,一般民众选购产品时,由于缺乏品牌及产品相关知识,故价格仍为第一考虑,其次才是质量。缅甸因汽车单价及进口关税高等因素,仍是二手车的天下,对汽车零配件需求很高。缅甸气候炎热,未铺柏油的路面达79%,也推高车主更换汽车零部件的需求。知名研究机构Solidiance估计,缅甸的汽车售后维修市场将高速成长,2017年电瓶、轮胎及汽油滤清器的市场规模接近8000万美元。此外,汽车内装潢的改装,如皮椅、避震器、大灯等,也是近来新兴的热门生意。
随着缅甸转向民主制度并尝试向外界开放经济,这个长期孤立的东南亚国家正在经历汽车数量的飞速增长,并开始升级公路和其他基础设施,使得该国的润滑油市场正以两位数的高速率增长。汽车行业在缅甸的润滑油消费量中占到了65%,而工业和海运分别占30%和5%。汽车行业中,卡车和公共汽车占45%,其次分别是占35%的摩托车以及占20%的小型客车。消费者对于润滑油的知识仍很有限,大多数车主或操作人员在购买润滑油时都是考虑价格和优惠,而不是品牌和质量。知名研究机构Solidiance预测,缅甸汽配市场在2019年前达到7.8%的增长率。看准缅甸未来汽车市场潜力,欧、美、日、韩、印度等各国汽车大厂皆已在缅甸设立汽车展示厅及维修站(BMW、BENZ、FORD、GM、TOYOTA、HONDA、NISSAN、SUZUKI、MITSUBISHI,、HYUNDAI、KIA、TATA),并着手规划建立汽车组装厂。我国汽配产业发展成熟,产业链完整且多元,唯有及早进入布局,才能掌握此发展契机并寻求克服东盟经济共同体之关税障碍。
因为缅甸基础建设不足,道路质量不佳,加上二手车多及大量采用二手维修零件,汽油及润滑油质量不佳,引擎常出毛病,汽车常因油品不佳而抛锚停驶,火星塞汰换频率是中国的两倍,因此车辆零件磨损及汰换率高。另缅甸人不爱用空气滤网,车子容易损坏,粉尘也多,空气质量差,不过最近消费者习惯渐渐改变,这些都是中国主机厂及零部件企业的商机。近来随着驾驶人安全意识的提升及对于零件质量要求的提高,也开始重视行车安全,而中国拥有优良的各类汽车零配件及相关产品,正是切入缅甸市场的最佳时机。
菲律宾
菲律宾共和国由7107个岛屿组成(其中约880个岛有人居住),陆地总面积共299764平方公里。全国人口约9360万。加上约1100万海外菲律宾人,总计人口逾亿,位居世界第12名,当地华侨约有100万人。2016年菲律宾GDP增速达到6.4%,预计2017年及2018年也将维持在6%的经济增长率。2016年菲律宾人均GDP达3192美元。至2020年底,菲律宾人均GDP可望达到4529美元,与2013年同期相比激增62%。
摩托车发展计划参与协会(MDPPA)由本田、川崎、铃木、山叶、光阳等企业组成,该协会认为,菲律宾首都马尼拉地区沉重的交通负担使摩托车成为更好的通勤选择。MDPPA表示,2015年菲律宾机车销量增长8%至85万辆,是亚洲机车增长率最高的。2017年1~2月,菲律宾机车销量增长了34%,全年销量预估将增长至15%以上。
菲律宾工业占GDP比重约30.89%,产值约901亿美元,因菲律宾长期发展服务业,忽视制造业,制造业就业人数只占全部就业人口的9%。根据菲律宾「全国产业战略」的规划,2020年制造业产值将占GDP的30%,制造业就业人口将占15%。
菲律宾第一季度到第三季度的汽车销量
菲律宾平均年龄是全亚洲最低,这种人口红利成为驱动经济的动力,长期的经济增长趋势不会改变,虽然人均所得低,为数不少的中产阶级却很舍得花钱,主宰消费市场。很多任务厂工人都以摩托车代步,即可比别人提早一小时到家或晚一小时去上班,尤其是对于住在郊区的民众,能够更容易地运用自己的时间、给予更多的自由是相当大的吸引力。除此之外,价格也是销售成长的关键,制造商目前正在生产特定的便宜车款,并提供低利率的贷款。
目前菲律宾共有350万辆三轮车采取二行程机车加挂车斗当作出租车使用,还有美军留下的吉普车改造的吉普巴士,造成空气污染严重,为解决空污问题,菲律宾政府决定大刀阔斧地进行交通改革,而亚洲开发银行也贷款予菲律宾政府希望将三轮车汰换成电动三轮车,这显示电动机车未来是很好的切入点。
除了解决空气污染、经济发展之外,菲律宾政府也宣布减税和其他奖励方案,吸引以日本为主的企业到当地设厂,日本在政府的推动下,大型企业纷纷进入东盟,在菲律宾投资汽车产业,日商需要好的零组件,菲律宾当地无法供应,东盟内部整合,菲律宾需要的零件可以跟东盟任一国家购买,都是零关税。
菲律宾汽车进口商透过代理及修车厂分销零配件,主要从中国进口的零组件有车灯、轮胎、车身件、引擎零件、剎车相关零件、后视镜、引擎零件、汽车用液晶显示器、水箱、马达零件、汽车导航、胎压侦测器、倒车雷达、传感器、碳刷等。菲律宾国际汽机车零配件暨维修工具展(http://www.philauto.org)是国内厂商拓展东南亚市场的重点平台,且是目前马尼拉市唯一专业的汽机车零配件相关展览。
MFC金属板材成形平台
1. 官网:http://www.mfc-china.org
2. 今日头条:金属板材成形之家
3. 微信订阅号:MFC-home 金属板材成形之家
4. 群友通讯录:「MFC金属板材成形杂志」1.6万人通讯录
5.千聊优课:MFC-冲压联盟名家直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