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晚·花地·文化

铭记抗战历史:相关珍贵影像在广图与公众见面


Listen Later

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8月30日-9月7日,由广州图书馆和广州市电影家协会联合主办的“2025纪实影像照见未来”公共学术论坛及公益展映系列活动在广图举行。本次活动邀请影像史学专家、纪录片学者和创作者开展公共学术论坛和映后交流,并展映了系列优秀抗战题材纪录片,让抗战历史影像、专业研究走进公众视野。

展映:系列抗战题材纪录片放映

8月30日上午,第一部由海外华人策划筹资拍摄并成为第一部获得奥斯卡奖的反映中国抗战历史的纪录电影——《苦干——中国不可战胜的秘密》最新修复版在广图进行了公共学术放映。这也是1939年该片在广东省拍摄后,首次回到广东放映。

《苦干》由美籍华人艺术家李灵爱策划并出资,美国摄影师雷伊·斯科特摄制,客观真实地记录了1939年至1940年间,日军对中国的侵略、数百万难民流离失所及中国抗战前期大后方各省民众社会生活景象,其中包含当时香港和广东地区社会生活、华南地区游击队、1940年重庆主城遭到日军猛烈轰炸等重要史料画面。该片战后遭到遗失,直至21世纪初才被重新发现。2015年,中国历史学者周勇及其团队历尽艰辛,把《苦干》引进回到中国,十年间不断发掘史料持续研究、联合多方力量进行数字修复,终于把这部作品重新带回大众视野。

8月31日,在广图还展映了系列优秀纪录电影《里斯本丸沉没》《九零后》。《里斯本丸沉没》讲述了二战时期“里斯本丸”沉船始末,以及背后惊心动魄、鲜为人知的故事。《九零后》通过对杨振宁、许渊冲、杨苡等16位专家学者的口述采访和大量史料的运用,真实、诗意地展现了西南联大师生教书救国、读书报国的故事。

论坛:共议抗战影像的历史书写

8月30日下午,“从影像叙事到历史书写”公共学术论坛举办。

中国抗战大后方研究协同创新中心主任周勇教授、北京师范大学纪录片研究中心主任张同道教授、重庆大学纪录片创作与研究中心主任徐蓓教授、暨南大学艺术学院/珠江电影学院副院长郑伟副教授、广州市社会科学院广州历史文化研究中心主任王美怡、广州图书馆广州纪录片研究展示中心副研究馆员曾洁等专家学者,围绕抗战影像的学术研究、创作实践与历史价值等议题展开深入研讨。

为不断拓展资源收藏、研究、服务的广度和深度,广州图书馆广州纪录片研究展示中心与北京师范大学、重庆大学美视电影学院、暨南大学艺术学院/珠江电影学院签订了合作协议。在本次活动上,各方正式开启合作。

活动现场,广州市社会科学院向广图捐赠了珍贵的历史图录《中国民主革命策源地:广州》。本次捐赠活动也是该图录普及本正式面向公众首发,活动现场还设立展区展陈了图录中的部分图片,展现了广州这座英雄城市在抗日战争的烽火中书写的壮烈篇章。此外,周勇教授向广图捐赠了图书《<苦干>与战时重庆:影像史学视野下的战时首都》。

展览:广图孙明经专藏首次亮相

由广州图书馆广州纪录片研究展示中心策划的“烽火岁月 山河长歌——孙明经影像中的国土印记”展览于8月30日正式开展,这是广图首次对孙明经专藏进行对外展示。孙明经作为中国电影教育先驱,在烽火岁月里,深入抗战大后方与前线,用镜头记录下了无数珍贵瞬间。本次展览以孙明经三次科考期间拍摄的纪实影像为线索,从广图馆藏孙明经及夫人吕锦瑷的珍贵文献中精选影像资料和珍贵实物,全面展现战时大后方战略要地的地理、经济、文化、军事等发展现状和抗战前后的变化。

广州图书馆广州纪录片研究展示中心的公共学术品牌“纪实影像照见未来”已连续举办四年,旨在将有学术背景的人文关怀融入到与公众交流的知识共识中,为学界、业界与观众搭建沟通与交流的桥梁。接下来,该中心从9月1日-7日将持续一周放映抗战主题纪录片,让更多人直观感受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增强民族认同感和历史责任感。

文|记者 黄宙辉 通讯员 马泳娴

图|广州市电影家协会、广州图书馆提供

...more
View all episodesView all episodes
Download on the App Store

羊晚·花地·文化By 羊城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