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
Or
目的與價值Purpose and Value
人生/生命本身並沒有意義、目的與價值,但我們可以賦予自己人生/生命的意義、目的與價值:以自身價值去造福他人、回饋社會、芳名永存/靈魂永生。要創造價值,賺錢不必然是最大的動機,而一時賺錢也並不保證創造很多正面的價值。相反地,體貼,也是一種高貴,而且難得的價值。就物質層面來說,我們有自我的目的/自我的價值,工作的目的/工作的價值,及生活的目的/生活的價值,就精神層面來說,我們有人生(生命)的目的/人生(生命)的價值。當價值成為一種我們身而為人的標準配備時,「附加」的價值,就成為我們比別人擁有多一點「競爭力」的利器。例如,某一家航空公司的機長,每次執行任務起飛之前,都會主動查詢旅客的名單,並挑選幾位乘客,個別寫張感謝卡給這幾位「幸運的乘客」,特別祝福他們旅行愉快,於是,這家航空公司的服務態度,傳為美談。另外,某位超市的收銀員,喜歡「每日一思」勵志書中的小句子,他會將自己的「每日一思」,輸入電腦,印成書籤,放入客人的購物袋中。後來,許多顧客,都特別前來光顧,並且等在他的櫃檯前結帳,生意好到大排長龍。「附加價值」就是「自我價值」,就是我們專注於發揮自己的長才之餘,還能同時關心別人。愛因斯坦在《教育論》中說:「一個人的價值,應當看他貢獻什麼,而不應當看他取得什麼。」歌德在《格言詩》中也提到:「如果你喜愛自己的價值,就應該為這個世界創造價值。」
工作的目的/工作的價值,不只是讓我們「賺錢」,衣食無缺,溫飽而已,更是讓我們有機會發揮創造力。只要肯努力,有企圖心,我們就能為世界創造價值。試想,Yahoo、誠品、微軟、聯邦快遞、地中海俱樂部、蘋果、迪士尼,哪一家企業當初是為了「賺錢」而創業的呢?宏碁、鴻海、華碩、台積電也不例外。事業經營有成就後,如7-Eleven、通用汽車、Wal-Mart、Sony等,都成為股票上市公司,但是,他們的各級主管及員工,每天都還要殫精竭慮,把事情做對,或找對的事情做,開拓新產品、新市場、新客戶、增加市場占有率等。他們通常都不直接「賺錢」,但是錢賺得最多。再來,我們在世的日子,一年365天,都不只是工作而已吧!試想看看,下班後,我們都在做什麼呢?除了吃飯、睡覺、工作,看電視,看手機外,我們的生活,還可以做些什麼呢?事實上,興趣的培養,與休閒的嗜好,是讓我們的生活有意義,有目的,有價值的最直接方式。生活的目的,與生活的價值是興趣。興趣應該能始終如一,但它也會隨著時間跟年紀而改變。當我們願意花時間及精力,去做自己最喜歡,感興趣的事時,它就會帶給我們大大地滿足感與成就感,超快樂。最後,人生(生命)的目的,與人生(生命)的價值是,在物質上,利己利人,在精神上,利人利己,做好人,做好事,芳名永存,靈魂不朽。精神生活,靈性修為,獨處、冥想,瑜伽、靜坐、禪修,都讓我們進一步思考,生命在宇宙中的奧妙。「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一朵花裡有一個世界,一片葉子裡有一個如來。當一個人的內心清淨時,可以使我們心智頓開,所以從一朵花瓣中,可以看到三千大千世界;從一片樹葉裡,可以窺見如來的法身。生命的價值就在於起心動念中,超脫自在,利己利人。
自我的目的/自我的價值
天生我材必有用。我是一個有用的人,我有知識與能力,我可以養活我自己,同時,我也可以養活我的家人,及幫助別人,我是有價值的。我的目的是不斷地創造我的價值。被利用就代表吃虧嗎?其實,會成為被利用的人,是因為我們有「價值」。我們不要與人計較,當別人有求於我們時,只要是時間和能力所及,我們都要盡量去完成,這樣,我們彷彿是「傻人有傻福」似的,不帶目的性的付出,但卻得到正向的結果。那或許不是實質的金錢或報酬,也未必是很好的人緣和信譽,然而,我們卻得到一種自己的安心和肯定,那就是自我的目的,與自我的價值。每個人都有不同的優點與缺點,每家企業也都有各自的優勢與弱處,但其中,有些人成功,有些人失敗;有些公司,一再地成功,有些公司,不斷地失敗。追究其原因,個性、命運等都有影響,但關鍵在於我們是不是懂得用正確的方法,創造自己的價值。一個人真正的價值,是覺得自己有用,並且快樂!
「有用」的快樂,比較實際,效力也比較持久。「有用」不但會讓我們自己,喜歡自己、看得起自己,在生活上有所發揮。同時,我們也感覺到自己被別人需要。例如,很會說笑的人,會選擇適當的時機和場合,講個笑話,逗別人開心,他是有用的人。另一種人,自認為口才不好,但經常保持微笑,當遇到有人講笑話給他聽時,他就開懷大笑,熱烈鼓掌,他也是有用的人。我們要學著先肯定自己,然後,把自己的價值,建立在別人的需要上。無時不刻,我們都要想著自己的價值,同時也尊重別人的價值,那麼,我們就能夠相得益彰地發現人間的美好。
工作的目的/工作的價值
我們工作的目的,是要將我們的知識與能力,變成價值,供應我們日常生活所需,並為社會謀求福利。我們在工作的職場上,積極學習,累積專業經驗,並懷抱熱情,貢獻自己的能力,幫助主管和同事,達成組織的目標,完成企業經營的使命。這種工作經驗,就是我們展現工作的目的,與工作的價值的地方。「做事業」和「做生意」不同,在創業階段,可能為了生存,我們有較強的賺錢動機。但是,漸漸地,更多的創業者,卻以「機會與創新」出發,強調基本訓練,培養創造力與企圖心。商業的模式,不是用講的,而是要去做。我們要有正確的心態(mindset),在艱困的環境裡,隨時把握機會。我們要對工作,願意付出,並以誠懇的態度,去溝通、去協調,讓組織有向心力,業績蒸蒸日上。
生活的目的/生活的價值
興趣是我們生活的目的,做最有興趣的事,就是創造生活的最高價值。
人不能沒有錢來維持生活,但也不能除了工作,一無所有。我們可以從覺得好玩、喜歡、會想去做的事情開始,慢慢摸索自己到底真正喜歡的是什麼。一定有什麼事情,是能讓我們廢寢忘食、投入時間與熱情去做的,那就是我們的興趣囉!然而,當我們年紀增長、生活歷練越來越多時,喜歡的事情會改變,也是正常的事。現階段熱愛、感興趣的事物,短則3、5年,長則10年,然後,我們會改變,當然也是有可能的。如果我們的興趣,一直都沒有改變,那就再好不過了。不論興趣有無改變,只要是我們喜歡做的事,我們就願意花時間及精力去從事,它就能帶給我們滿足感、成就感,帶給我們滿滿地生活的目的,與生活的價值。
人生(生命)的目的/人生(生命)的價值
人生最大的價值是,在物質上,是利己利人,在精神上,是利人利己。
精神感受遠重於物質享受!人生在世,最高尚的是人格;最可貴的是自由;最有限的是時間;最富有的是睿智;最顯赫的是榮譽;最權威的是思想;最幸福的是滿足;最美麗的是心靈;最永恒的是精神。生命是不斷變好的過程,也就是自立立他、自利利他。小我與大我能互助互成,我們要好好的照顧當下,直覺了悟。
目的與價值Purpose and Value
人生/生命本身並沒有意義、目的與價值,但我們可以賦予自己人生/生命的意義、目的與價值:以自身價值去造福他人、回饋社會、芳名永存/靈魂永生。要創造價值,賺錢不必然是最大的動機,而一時賺錢也並不保證創造很多正面的價值。相反地,體貼,也是一種高貴,而且難得的價值。就物質層面來說,我們有自我的目的/自我的價值,工作的目的/工作的價值,及生活的目的/生活的價值,就精神層面來說,我們有人生(生命)的目的/人生(生命)的價值。當價值成為一種我們身而為人的標準配備時,「附加」的價值,就成為我們比別人擁有多一點「競爭力」的利器。例如,某一家航空公司的機長,每次執行任務起飛之前,都會主動查詢旅客的名單,並挑選幾位乘客,個別寫張感謝卡給這幾位「幸運的乘客」,特別祝福他們旅行愉快,於是,這家航空公司的服務態度,傳為美談。另外,某位超市的收銀員,喜歡「每日一思」勵志書中的小句子,他會將自己的「每日一思」,輸入電腦,印成書籤,放入客人的購物袋中。後來,許多顧客,都特別前來光顧,並且等在他的櫃檯前結帳,生意好到大排長龍。「附加價值」就是「自我價值」,就是我們專注於發揮自己的長才之餘,還能同時關心別人。愛因斯坦在《教育論》中說:「一個人的價值,應當看他貢獻什麼,而不應當看他取得什麼。」歌德在《格言詩》中也提到:「如果你喜愛自己的價值,就應該為這個世界創造價值。」
工作的目的/工作的價值,不只是讓我們「賺錢」,衣食無缺,溫飽而已,更是讓我們有機會發揮創造力。只要肯努力,有企圖心,我們就能為世界創造價值。試想,Yahoo、誠品、微軟、聯邦快遞、地中海俱樂部、蘋果、迪士尼,哪一家企業當初是為了「賺錢」而創業的呢?宏碁、鴻海、華碩、台積電也不例外。事業經營有成就後,如7-Eleven、通用汽車、Wal-Mart、Sony等,都成為股票上市公司,但是,他們的各級主管及員工,每天都還要殫精竭慮,把事情做對,或找對的事情做,開拓新產品、新市場、新客戶、增加市場占有率等。他們通常都不直接「賺錢」,但是錢賺得最多。再來,我們在世的日子,一年365天,都不只是工作而已吧!試想看看,下班後,我們都在做什麼呢?除了吃飯、睡覺、工作,看電視,看手機外,我們的生活,還可以做些什麼呢?事實上,興趣的培養,與休閒的嗜好,是讓我們的生活有意義,有目的,有價值的最直接方式。生活的目的,與生活的價值是興趣。興趣應該能始終如一,但它也會隨著時間跟年紀而改變。當我們願意花時間及精力,去做自己最喜歡,感興趣的事時,它就會帶給我們大大地滿足感與成就感,超快樂。最後,人生(生命)的目的,與人生(生命)的價值是,在物質上,利己利人,在精神上,利人利己,做好人,做好事,芳名永存,靈魂不朽。精神生活,靈性修為,獨處、冥想,瑜伽、靜坐、禪修,都讓我們進一步思考,生命在宇宙中的奧妙。「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一朵花裡有一個世界,一片葉子裡有一個如來。當一個人的內心清淨時,可以使我們心智頓開,所以從一朵花瓣中,可以看到三千大千世界;從一片樹葉裡,可以窺見如來的法身。生命的價值就在於起心動念中,超脫自在,利己利人。
自我的目的/自我的價值
天生我材必有用。我是一個有用的人,我有知識與能力,我可以養活我自己,同時,我也可以養活我的家人,及幫助別人,我是有價值的。我的目的是不斷地創造我的價值。被利用就代表吃虧嗎?其實,會成為被利用的人,是因為我們有「價值」。我們不要與人計較,當別人有求於我們時,只要是時間和能力所及,我們都要盡量去完成,這樣,我們彷彿是「傻人有傻福」似的,不帶目的性的付出,但卻得到正向的結果。那或許不是實質的金錢或報酬,也未必是很好的人緣和信譽,然而,我們卻得到一種自己的安心和肯定,那就是自我的目的,與自我的價值。每個人都有不同的優點與缺點,每家企業也都有各自的優勢與弱處,但其中,有些人成功,有些人失敗;有些公司,一再地成功,有些公司,不斷地失敗。追究其原因,個性、命運等都有影響,但關鍵在於我們是不是懂得用正確的方法,創造自己的價值。一個人真正的價值,是覺得自己有用,並且快樂!
「有用」的快樂,比較實際,效力也比較持久。「有用」不但會讓我們自己,喜歡自己、看得起自己,在生活上有所發揮。同時,我們也感覺到自己被別人需要。例如,很會說笑的人,會選擇適當的時機和場合,講個笑話,逗別人開心,他是有用的人。另一種人,自認為口才不好,但經常保持微笑,當遇到有人講笑話給他聽時,他就開懷大笑,熱烈鼓掌,他也是有用的人。我們要學著先肯定自己,然後,把自己的價值,建立在別人的需要上。無時不刻,我們都要想著自己的價值,同時也尊重別人的價值,那麼,我們就能夠相得益彰地發現人間的美好。
工作的目的/工作的價值
我們工作的目的,是要將我們的知識與能力,變成價值,供應我們日常生活所需,並為社會謀求福利。我們在工作的職場上,積極學習,累積專業經驗,並懷抱熱情,貢獻自己的能力,幫助主管和同事,達成組織的目標,完成企業經營的使命。這種工作經驗,就是我們展現工作的目的,與工作的價值的地方。「做事業」和「做生意」不同,在創業階段,可能為了生存,我們有較強的賺錢動機。但是,漸漸地,更多的創業者,卻以「機會與創新」出發,強調基本訓練,培養創造力與企圖心。商業的模式,不是用講的,而是要去做。我們要有正確的心態(mindset),在艱困的環境裡,隨時把握機會。我們要對工作,願意付出,並以誠懇的態度,去溝通、去協調,讓組織有向心力,業績蒸蒸日上。
生活的目的/生活的價值
興趣是我們生活的目的,做最有興趣的事,就是創造生活的最高價值。
人不能沒有錢來維持生活,但也不能除了工作,一無所有。我們可以從覺得好玩、喜歡、會想去做的事情開始,慢慢摸索自己到底真正喜歡的是什麼。一定有什麼事情,是能讓我們廢寢忘食、投入時間與熱情去做的,那就是我們的興趣囉!然而,當我們年紀增長、生活歷練越來越多時,喜歡的事情會改變,也是正常的事。現階段熱愛、感興趣的事物,短則3、5年,長則10年,然後,我們會改變,當然也是有可能的。如果我們的興趣,一直都沒有改變,那就再好不過了。不論興趣有無改變,只要是我們喜歡做的事,我們就願意花時間及精力去從事,它就能帶給我們滿足感、成就感,帶給我們滿滿地生活的目的,與生活的價值。
人生(生命)的目的/人生(生命)的價值
人生最大的價值是,在物質上,是利己利人,在精神上,是利人利己。
精神感受遠重於物質享受!人生在世,最高尚的是人格;最可貴的是自由;最有限的是時間;最富有的是睿智;最顯赫的是榮譽;最權威的是思想;最幸福的是滿足;最美麗的是心靈;最永恒的是精神。生命是不斷變好的過程,也就是自立立他、自利利他。小我與大我能互助互成,我們要好好的照顧當下,直覺了悟。
11 Listen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