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1 司马睿驾驭吴人、喧宾夺主的行为引起了江东四家大族的不满
04:03 周协的武装叛变彻底失败:江南大族的威胁与策略
06:05 沈冲与无心的勾结:东晋政权下的死党之路
据颜之推《观我生赋》自注中说: “中原冠带,随晋渡江者百家,故江东有百[家]谱。”这一百个世家大族,他们带着自己的宗族、乡里、宾客、部曲到达江东以后,最迫切需要解决的就是土地问题。江南的膏壤沃野,自东吴以来,久为江东世家大族所据有,北来的世家大族,若再向同一地带发展,必然会损害到江东世家大族的经济利益,那就毫无疑问地要遭受到江东世家大族的强烈反对,这样,南北世家大族间的矛盾,就逐渐发展,东晋新政权也面临着严重的危机。
东晋新政权是以北来的世家大族为主要支柱的,在东晋政权中,北来的世家大族,特别占优势。这也使两大地主集团间除了在经济上的矛盾无法避免之外,在政治上又表现为南北地域上严重的宗派斗争。洛阳丧失,北方的世家大族,纷纷渡江,司马睿尽量争取他们来“佐佑王业”,于是北来的“亡官失守之士”,“多居显位”(《晋书·周处传孙勰附传》):而江东的世家大族,如以后贺循任太常,纪瞻、陆晔为侍中,只是虚名具位,并无实权。司马睿这种虚与委蛇的态度,自然更要引起江东世家大族之不满,因为在他们看来,这一批“亡官失守之士”,包括司马睿在内,不过是流播南下的高级难民,这一点,司马睿在初渡时,也管说过“寄人国土,心常怀惭”(《世说新语·言语篇》)。而今居然“驾御吴人”,喧宾夺主,又怎能不使“吴人颇怨”(《晋书·周处传孙勰附传》)呢?
“三定江南”的义兴周玘,首先想发动武装政变。事泄,周玘优愤而死;临死对他儿子周勰说:“杀我者,诸伧(吴人谓中州人日“伧”)子,能复之,乃我子也。”(《晋书·周处传子玘附传》)。周勰秉承父志,纠集江东地主武装,准备起兵。吴兴徐馥,杀吴兴太守袁琇,聚众数千;孙皓族人孙弼起兵广德(今安徽广德东);勰族兄周续举兵义兴,均以讨王导、刁协为名,将奉周勰叔父周札为主。事为周札闻知,札以徐馥等冒昧起兵,成功的可能性绝少,就把勰等阴谋告知政府,周勰想发动的武装变乱,至此完全失败。事实上这次叛变是周勰发动的,可是司马睿考虑到义兴周氏在江南的潜势力,暂时还不敢“穷治”其事,表面上对待周勰还是和过去一样。
然而江东世家大族的武装势力对于东晋政权的威胁,发展到像周勰这样举行武装叛变的地步,这使司马睿和北来的世家大族深深感到恐慌了。他们感到旧的笼络政策已不能适应新的形势,于是对有武装力量如义兴周氏、吴兴沈氏等江东世族大地主的态度,便不得不由一味笼络而变为多方分化,用离间的手段,以达到使江东世家大族自相削弱的目的。当时江东世族地主武装力量较为强大的,要数义兴周氏和吴兴沈氏,所谓“江东之豪,莫强周、沈”,而周氏“一门五侯,并居列位,吴士贵盛,莫与为比”"(《晋书·周处传子札附传》),尤为北来世家大族所忌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