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分鐘知識深潛

你知道戀愛有分好跟壞嗎?從一對一異性戀霸權到多元開放式關係,一次帶你從社會學跟心理學的角度搞懂


Listen Later

在台灣,多數人從小被灌輸「愛情就是兩個人、一對一、最好是異性戀」,但台灣情感教育協會想打破這個框框。因為研究顯示,一夫一妻制不一定是「天生自然」的選擇,而是社會、歷史、宗教、甚至經濟的共同產物。比如只有不到十分之一的哺乳動物是天生一夫一妻制,人類的「一對一」更多是為了父權體系、家產繼承以及宗教規範。


協會想說:其實世界上早就有很多不同的親密關係存在。像多重伴侶關係(Polyamory)、開放式關係、換伴關係,通通都不是亂搞,而是基於同意、誠實溝通和協商。研究更發現,這些關係的人,和一夫一妻制的人在幸福感、滿意度甚至心理健康上,其實沒什麼差別,有些人甚至更快樂。因為他們能從不同伴侶獲得多面向的支持,也不必把所有期待壓在一個人身上。


當然,非一夫一妻制也不是沒挑戰。嫉妒、時間分配、伴侶間的關係協調,都需要進階溝通技巧。但很多人透過「三C模型」——同意(Consent)、溝通(Communication)、舒適(Comfort)——就能維持穩定的關係。有趣的是,他們還常提到一種叫「同情喜悅」的感受,就是看著伴侶開心,自己也開心,這種心理甚至能拉近彼此距離。


問題是,這些多元關係在台灣還是常被貼上「亂」「不道德」的標籤,不只社會偏見,有時連法律、醫療體系都歧視。協會主張,真正該討論的不是「哪種關係才對」,而是關係裡有沒有誠實、同意、信任與溝通。


總之,愛情其實有千百種樣子。重點不在形式,而在是否能讓彼此都安心、快樂。情感教育該教我們,不是只能走一條路,而是學會選擇最適合自己的連結方式,活出真實的親密關係。


閱讀全文

...more
View all episodesView all episodes
Download on the App Store

9分鐘知識深潛By 海苔熊 X Gemin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