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戀愛或親密關係裡,心裡總是七上八下,想黏又怕被嫌,常懷疑自己是不是不夠好,這就是焦慮依附的特徵。除了靠治療,其實自己也能先做一些努力來幫助自己。
首先,要認識到,焦慮依附的人最怕「不確定」。只要對方有點冷淡,腦袋就開始演小劇場,覺得對方是不是不愛自己了。這時,可以練習一些接地技巧,把注意力拉回當下。例如試試「5W技巧」:看5樣東西、摸4樣東西、聽3種聲音、聞2種氣味、嚐1種味道,搭配深呼吸,有助於讓心情不再越想越崩潰。
另一個關鍵是改變內心對話。焦慮依附的人常會想:「我一定不夠好」「他一定想離開我」。遇到這種念頭,可以先停下來,換一個說法,例如:「我過去也曾撐過很多困難,這次應該也能應付。」把自己過去成功度過挑戰的例子拿出來,提醒自己並非一無是處。
還有,焦慮依附的人很怕情緒「爆炸」,常被一股強烈的恐懼淹沒。遇到壓力情境,可以短暫離開現場,像去散步或找個安靜角落,問問自己:「我現在身體有什麼感覺?」「我能分辨出什麼情緒?」「我現在需要什麼來讓自己好一點?」這就是所謂的情緒自我檢查,能幫助自己不要衝動行事。
最後,別忘了焦慮依附的人往往過度依賴外部保證,一點風吹草動就想找人證明自己被愛。可是,真正的安全感,不只是別人給的,也要慢慢學習自己給自己。從日常的小事開始,累積成功的經驗,或是多參加能讓自己有成就感的活動,都是在為自己打造更穩固的內在安全感。
簡單說,焦慮依附雖然讓人心累,但不是無解。學習這些自我練習,就是在讓自己從只靠外界的安全感,轉向能從內心找到安穩的力量。這,就是自助的起點。
看整份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