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凝思。前不久推荐《天鹅湖》时,一位好友跟我提起另外一部同时代的动画片——《国王与小鸟(Le Roi et l'Oiseau)》。我当然记得这部片,虽然故事内容已经完全忘记,但是那优美的主题旋律却一直回荡在我童年的记忆中,从未遗忘。
令人惊喜的是我毫不费力就在网上找到了这部动画片,于是得以重温童年的记忆(后面有这部动画片的完整视频链接)。影片开始,在温柔的弦乐背景衬托下,婉转动人的钢琴主题从指尖下轻轻流淌出来,当那每一个音符竟然都与我记忆中的旋律影像丝毫不差地重叠在一起时,我的眼眶一下子就湿润了——那是一种穿过岁月的滚滚红尘,重新找到童年时丢失的心爱之物的感觉。我静静地看完了80分钟的动画片,记忆的碎片慢慢被重新拼贴完整。我的内心波澜起伏,就像与一个失散多年的老朋友再度重逢,激动感慨,喜极而泣。
在童年的记忆中,这部动画片的主题音乐和电影《简爱》的主题旋律一样深得我的喜爱。我清晰地记得,小时候我尝试在自己小小的玩具钢琴上弹奏出它们的旋律,可是《国王与小鸟》有几个半音,而玩具钢琴上的黑键是画上去的,我因为弹奏不出那些半音而感到无比沮丧……不过,《简爱》的旋律后来又多次听到过,而《国王与小鸟》的音乐我却再也无缘遇到。神奇的是,即使过去了这么多年,这段旋律依旧深刻地烙印在我的记忆中,不曾淡忘,连我自己都深感惊讶。唯一的解释就是它太美好了,可以经得住时间的磨砺。就像一颗魅力恒久的钻石,拂去岁月积累的经年灰尘,它依然熠熠生辉,光彩照人。
在重温了《国王与小鸟》之后,我才发现其实它是一部拍给成人看的动画片,故事背后的深邃含义早已超越了儿童可以理解的范畴。难怪自己小时候看不懂,只记得残暴的国王,聪明的小鸟,迷人的牧羊姑娘和扫烟囱的人,还有高耸入云的豪华宫殿。《国王与小鸟》是一部法国动画片,是法国动画大师保罗▪古里莫(Paul Grimault,1905-1994)的作品。它的创作过程一波三折,从上世纪40年代雏形诞生到1979年正式杀青,时间跨越了几乎半个世纪。
它根据安徒生著名童话《牧羊女与扫烟囱的人》改编,讲述了在一个虚构的塔吉卡迪王国里发生的故事——国王“夏尔十六”是一位独裁的暴君,人民和小鸟都对他恨之入骨。国王喜欢收集画作,然而有一天夜晚,在他的密室里,画像中的假国王和牧羊女以及扫烟囱的人都有了生命。假国王看上了美丽的牧羊女,要拆散牧羊女和扫烟囱的人这对恋人,逼迫牧羊女嫁给自己。真国王醒来后被画像里走出的假国王打入地牢,假国王代替真国王成为了一国之君。假国王和真国王性格一样残暴,他下令全国追捕牧羊女和扫烟囱的人,而这对恋人则在小鸟的帮助下展开了惊险的逃亡之旅。假国王不仅发动了警察,还动用了威力无穷的巨型机器人。最终,小鸟带领地下城中的猛兽和人民推翻了国王,并操作巨型机器人将国王的宫殿摧毁,人民重获自由。
这部动画片的许多情节都似乎都影射了法国历史。真假国王的情节令人联想起了法国国王路易十四与铁面人的故事;黑暗地下城中的野兽和人民重见天日则仿佛对应着1789年法国大革命中群众攻克巴士底狱的情节;而最后小鸟操控机器人摧毁宫殿则与1792年波旁王朝的彻底覆灭相呼应。
《国王与小鸟》是一部制作精良、寓意深刻的经典动画片,它将严肃的主题以幽默的动画形式体现出来,一举夺得1980年法国路易▪德吕克奖(Louis Delluc)年度最佳影片和最佳配乐奖项。而我最为欣赏的正是它优美动人的原声配乐,获奖的确是名至实归。原来这部动画片的配乐是波兰作曲家沃伊切赫·基拉尔(Wojciech Kilar,1932-2013)创作的,这位作曲家的名字对我来说是陌生的,不过在查阅了资料后我才发现,这是一位令人景仰的音乐大师。
基拉尔是一位古典音乐作曲家,他创作了不少音乐会作品,同时也是一位多产的电影配乐大师。他将古典音乐风格融入电影音乐,一生中共为130多部电影创作了配乐。也许你也没有听说过他的名字,但是这些电影你总不会感到陌生——大导演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的《吸血惊情四百年》(1992),罗曼·波兰斯基的《钢琴家》(2002)和《第九道门》(2000),还有《楚门的世界》(1998)、《夜茫茫》(1976)等。
这两天我就一直沉浸在基拉尔的电影音乐世界中,他写的电影配乐蕴含着动人的真挚情感,就好像专门为电影写下的脚注一样。就拿《国王与小鸟》的配乐来说,虽然貌似只是简单的旋律不断重复,可是却散发着古典音乐的浪漫气息,令人听后无法不为其动容。基拉尔的艺术创作为他赢得了无数奖项和荣誉,其中包括波兰国家电影委员会终身成就奖、金肖邦终身成就奖、波兰骑士十字复兴勋章、法国荣誉军团勋章等等。
在推荐音乐、寻根溯源的过程中总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这次通过《国王与小鸟》发现了基拉尔这位波兰电影配乐大师就是一次令人惊喜的音乐探索之旅,如同打开了一扇门,通向未曾见识过的美丽风景。以后我一定会再给大家推荐这位波兰作曲家的优秀音乐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