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
Or
手術刀外,寫下台灣歷史曾有的美好及被殖民的悲痛✍️
晶瑩醫者心- #台中作家 #江自得
江自得老師,一手創立台中榮總胸腔內科,還是國內專科醫學權威,江老師說,一直以來醫師都被視為地位崇高的行業,但人的生老病死,卻不會因為位高權重而有談判的空間;也因為在如此矛盾的工作環境中,每天的細膩觀察,將所知所感化成篇篇文字,筆觸動人,冷靜分析,把社會看得非常透徹🕵️!
江老師長達30幾年的行醫生涯,幾乎都在自己的故鄉-#台中,實踐著他的志業。雖然在家人的期盼下,念了醫學,但在台中一中時期就對詩詞文字產生興趣;到了高雄醫學院就讀期間,在校刊中,看到許多現代詩的作品,讓他驚豔,並參與創立高醫的「#阿米巴詩社」,同時也自己開始嘗試寫作。
以醫者專注又細膩的心,寫出台灣的美好與悲痛✒️!
曾在「遙遠的悲哀」一書中,以四個事件串連出 #台灣 被不同殖民者統治的悲哀;他看到了台灣民主前輩蔣渭水的入獄日記,寫出了「那些天 #蔣渭水 在牢裡」的長詩,後續經由改編成清唱劇🎼,搬上了 #國家音樂廳;也以「霧社事件」為背景寫下「賽德克悲歌」,導演魏德聖也曾請江老師為電影「#賽德克巴萊」寫歌詞,寫出主角內心的吶喊與悲痛。
手術刀外,寫下台灣歷史曾有的美好及被殖民的悲痛✍️
晶瑩醫者心- #台中作家 #江自得
江自得老師,一手創立台中榮總胸腔內科,還是國內專科醫學權威,江老師說,一直以來醫師都被視為地位崇高的行業,但人的生老病死,卻不會因為位高權重而有談判的空間;也因為在如此矛盾的工作環境中,每天的細膩觀察,將所知所感化成篇篇文字,筆觸動人,冷靜分析,把社會看得非常透徹🕵️!
江老師長達30幾年的行醫生涯,幾乎都在自己的故鄉-#台中,實踐著他的志業。雖然在家人的期盼下,念了醫學,但在台中一中時期就對詩詞文字產生興趣;到了高雄醫學院就讀期間,在校刊中,看到許多現代詩的作品,讓他驚豔,並參與創立高醫的「#阿米巴詩社」,同時也自己開始嘗試寫作。
以醫者專注又細膩的心,寫出台灣的美好與悲痛✒️!
曾在「遙遠的悲哀」一書中,以四個事件串連出 #台灣 被不同殖民者統治的悲哀;他看到了台灣民主前輩蔣渭水的入獄日記,寫出了「那些天 #蔣渭水 在牢裡」的長詩,後續經由改編成清唱劇🎼,搬上了 #國家音樂廳;也以「霧社事件」為背景寫下「賽德克悲歌」,導演魏德聖也曾請江老師為電影「#賽德克巴萊」寫歌詞,寫出主角內心的吶喊與悲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