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
Or


「阿公只是老了嗎?還是失智症的警訊?」 
其實,失智長輩常不會察覺自己正在生病,這就是為什麼家人和鄰里要特別留意! 
 
治療師琪均 & 宜柔在《社區筆記》中提醒: 
只要出現 1 個警訊,就該帶長輩去神經內科 / 精神科 / 家醫科做評估 
 
前3個警訊👇 
1️⃣ 記憶力退步到影響生活 
➡️ 例如:剛吃完飯又問「怎麼還沒吃?」 
 
2️⃣ 計畫事情或解決問題變得困難 
➡️ 忘了鑰匙就傻等一整天、不會想打電話求助 
 
3️⃣ 熟悉的事突然做不好 
➡️ 煮飯比例亂掉、常買錯材料,自己卻沒發現 
 
🌟 小提醒: 
有時候「只是變老」與「失智症」的差別,在於—— 
👉 是否「影響生活」 
👉 當事人是否「不覺得有問題」 
早期警覺、早期檢查,就能幫長輩保留更多記憶與生活品質 ❤️ 
 
必聽片段 
00:20 失智症的長輩通常不太會察覺自己有症狀 
01:50 記憶力衰退已影響生活須警覺,不是正常老化 
09:55 情緒行為改變可能是額顳葉型失智症的重要警訊」  
00:11 雖沒法完全治癒,但早期治療延緩失智症惡化效果良好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y6txduv000c01ur1d7y0w0a/comments 
聽完有什麼疑惑嗎? 
歡迎到留言區,或私訊我們的粉專告訴我們哦! 
 
➡️大心官網 
➡️大心FB 
➡️大心IG 
➡️居家復能 - 樂齡健康促進課程申請 
➡️出鍋趣 - 醫療團隊設計的樂齡桌遊 
➡️新手帶領認知團體全攻略
 By 琪鈞&宜柔
By 琪鈞&宜柔「阿公只是老了嗎?還是失智症的警訊?」 
其實,失智長輩常不會察覺自己正在生病,這就是為什麼家人和鄰里要特別留意! 
 
治療師琪均 & 宜柔在《社區筆記》中提醒: 
只要出現 1 個警訊,就該帶長輩去神經內科 / 精神科 / 家醫科做評估 
 
前3個警訊👇 
1️⃣ 記憶力退步到影響生活 
➡️ 例如:剛吃完飯又問「怎麼還沒吃?」 
 
2️⃣ 計畫事情或解決問題變得困難 
➡️ 忘了鑰匙就傻等一整天、不會想打電話求助 
 
3️⃣ 熟悉的事突然做不好 
➡️ 煮飯比例亂掉、常買錯材料,自己卻沒發現 
 
🌟 小提醒: 
有時候「只是變老」與「失智症」的差別,在於—— 
👉 是否「影響生活」 
👉 當事人是否「不覺得有問題」 
早期警覺、早期檢查,就能幫長輩保留更多記憶與生活品質 ❤️ 
 
必聽片段 
00:20 失智症的長輩通常不太會察覺自己有症狀 
01:50 記憶力衰退已影響生活須警覺,不是正常老化 
09:55 情緒行為改變可能是額顳葉型失智症的重要警訊」  
00:11 雖沒法完全治癒,但早期治療延緩失智症惡化效果良好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y6txduv000c01ur1d7y0w0a/comments 
聽完有什麼疑惑嗎? 
歡迎到留言區,或私訊我們的粉專告訴我們哦! 
 
➡️大心官網 
➡️大心FB 
➡️大心IG 
➡️居家復能 - 樂齡健康促進課程申請 
➡️出鍋趣 - 醫療團隊設計的樂齡桌遊 
➡️新手帶領認知團體全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