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说庄子|冯学成以禅解庄

《齐物论》第六讲(2)“心”在什么地方工作


Listen Later

 “冯学成先生最新出版著作《禅说庄子》系列共16本,以通俗的语言,对《庄子》中的26篇,通过逐句分析的方式进行解析,结合佛教禅宗思想分析庄禅之间的内在关系,并结合现实人生,突出每篇文字的现实警讯与指导意义,为浮躁迷失的现代人指出另一条安身立命的途径。文字浅白易懂,说理深刻。 ”

 

以下内容为节选,学习更多请购买正版书籍

 

我们看华林善觉禅师的公案。他独自住在山里的茅棚里面,还养了老虎。湖南观察使裴休来看他,裴休说:“老和尚,你好可怜,怎么一个人住在这里,连服侍的人都没有。”禅师说:“哪里是我一人,我是有侍者的。”“你的侍者在哪里呢?”禅师就叫一声:“大空、小空!”两只老虎呼啸而至,把裴休吓得要死。

严阳尊者是赵州老和尚的徒弟,当年去见赵州老和尚,给赵州老和尚撂了一句:“一物不将来时如何?”你看,我现在是空空道人了,一物不将来,我什么都没有,您老认为怎么样?赵州老和尚就说:“放下着。”他一下就吃了一惊,我既然一物不将来,什么东西都没有了,肩头上什么东西都没有,手里什么东西都没有,心里面什么东西都没有,还放下个什么?于是他对赵州老和尚说:“既是一物不将来,放下个甚么?”赵州老和尚也不客气:“放不下,担取去。”他才于言下大悟。他担了个什么?担了个“空”啊,若干年了还担着“空”在自己的肩头上。赵州老和尚厉害啊,让他“放不下,担取去”。

这个公案和庄子这里有什么联系?“有始也者,有未始有始也者,有未始有夫未始有始也者”,都是让你在“无”上面去玩,玩到山穷水尽。我们的脑袋爱钻牛角尖,你去钻吧,先从时间上去钻。时间未始前是什么?之前的之前又是什么?你去转、去钻、去撞,撞到时间的尽头,尽头前面还有什么,你又去撞;尽头的尽头的尽头的前面还有什么,你再去撞。到了这个时候,你可能就会对这个“空”、对这个“无”有点感觉了。“始”是对时间的感觉,而“有”是对存在的感觉。

 

“心”在什么地方工作

“有有也者,有无也者,有未始有无也者,有未始有夫未始有无也者。”我们对存在的判断,不外乎一个有、一个无。《道德经》第一章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就谈到了“有”和“无”的关系:“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庄子在这里也谈得很妙,“有有也者,”用佛教的话来说,三界实有,欲界、色界、无色界,三界实有,这个是肯定判断,是“有”。世界是存在的,人类社会是存在的,生命是存在的,时间是存在的,空间是存在的,宇宙是存在的。同时“有无也者”,无也存在。为什么我们能进房间来?中间是空的嘛,如果屋子中间塞满了东西,我们进来坐在哪里?我们又没有崂山道士的穿墙术,必须在“无”中才能生存。所以有“有”,我们的眼耳鼻舌身意所接触的都是“有”,但也有“无”的存在。如果没有“无”的存在,我们的眼耳鼻舌身意就没法工作。我为什么看得见大家,因为中间是“无”,为什么大家能听见我说话,因为大家的耳朵和我的嘴之间是“无”。眼耳鼻舌身意能够工作,一方面是因为“有”,有眼耳鼻舌身意,有色声香味触法,我们才能产生意识,但光有“有”还不行,还得有“无”的存在,我们的眼耳鼻舌身意才能在“无”的地带上运行。

就像这块小黑板,我们现在能够写字,但写满了就无法再写了。电脑好用,但如果空间占满了,也没法工作了,还是要清仓,要删掉很多内容,把内存空间留出来,电脑才能运行。公路为什么能够通达?它是无,如果公路上塞满了汽车,你还能走吗?公路就失去了公路的作用,公路的作用必须是“通”,但只有处于“无”时,它才能够有“通”的作用。但是如果只有空的公路,没有汽车,这个公路有什么用?我们看“有”和“无”的关系,是很妙的。所以“有有也者,有无也者”,我们首先要承认我们这个世界,有“有”的东西,也有“无”的东西。

“有未始有无也者”,我们现在能感受到世界的存在,能认识世界存在的空间,但是在认识存在和存在的空间之前还有什么?就是“有未始有无也者”。前面说的是时间的观念,现在说的是空间存在的观念,在空间里面有具体的东西,也有具体的东西存在,存在是需要自身空间和外围空间才行。

“有未始有夫未始有无也者”,存在之前是不存在,不存在以前连不存在都不存在。前面是谈时间,这里是谈空间。庄子就是要在这个地带里面,让我们的思维、让我们的精神到里面去撞、撞、撞。禅宗就爱玩这个,挖个坑让我们的思维到里面去动弹不得。或是设个套,让你的思维运行无路。

黄庭坚参禅,先前晦堂老和尚都认可他开悟了。后来,晦堂老和尚的徒弟死心(悟新)和尚说:“你哪里算开悟,是老和尚看你参得苦,安抚你一下,忽悠你的。”黄庭坚不服:“你凭什么说我没有开悟?”死心和尚就说:“大学士死了,我这个和尚也死了,烧成两堆灰,我们在什么地方相见?”烧成灰后,在什么地方见面?黄庭坚一下脑袋就短路了,想不出该怎么回答。我都死了,死了会去哪里?老和尚也死了,他又会去哪里?我们怎样相见?用禅宗常用的话:你知道你现在的形象吗?知道,照片也有,镜子里也有,一看就知道自己什么模样。小时候的模样,把小时候的照片拿出来就知道了。那父母未生你之前,你是什么模样?听到这个问题可能就傻了,父母还没有把我生下来,我是什么模样,傻乎乎地去想,也想不出来。

禅宗的公案就是给你设套,让你的思维进入一个走投无路的绝境。就在走投无路的时候,回过头来见自己的本来面目,用禅宗的话来说,就叫“言语道断,心行处灭”。很多人在讲“言语道断,心行处灭”的时候不知所云,不知道什么叫“言语道”,也不知道什么叫“心行处”。平常我们的心伴随我们一生,算来算去就是不知道它是怎么工作的,它在什么地方工作,这就是人的可悲之处。佛家也好,道家也好,就是要使我们的眼耳鼻舌身意在外面忙乎时向内看,要回本返朴,看自己到底是怎么回事。辛辛苦苦一百年,连自己姓什么都不知道,摸不着自己的鼻孔,不知道自己的脚跟站在什么地带上,这个就很可悲。所以,祖师们想尽一切办法让大家能够感知自己的存在。如果你真的知道了自己的菩提自性在什么地带,那么对过去你也明白了,对未来你也明白了,父母未生以前,你也明白了,烧成灰以后,你也明白了,这个才叫解脱。当然,庄子是在佛教传入中国三百多年前就说了这番话的,他可没有受到佛教的影响。

“有始也者,有未始有始也者,有未始有夫未始有始也者。有有也者,有无也者,有未始有无也者,有未始有夫未始有无也者。”一个从时间上,一个从空间上,把我们的思维弄到山穷水尽之处,这时你去感觉自己是什么,去感觉天地万物是什么,这个时候如果你有福报,脑袋“啪”的一声,明心见性了。不需要到什么特定的地方,不需要到山里去,也不需要到禅堂里,就这样,每天参、参、参,花开见佛,就恭喜你了。所以我们不能小看庄子这些语言,这不是随随便便说出来的绕口令哟。


...more
View all episodesView all episodes
Download on the App Store

禅说庄子|冯学成以禅解庄By 万万读书

  • 5
  • 5
  • 5
  • 5
  • 5

5

1 ratin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