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瞻钱瞻

前瞻钱瞻376. 中国脱口秀的未来:从《今晚80后脱口秀》 到《喜单2》 这些笑声正在推动社会的反思与进步


Listen Later

前瞻钱瞻: 脱口秀的崛起——文化与商业的双重反映

脱口秀,这一源自西方的娱乐形式,在中国的迅速崛起并非偶然。从《今晚80后脱口秀》到《喜剧之王单口季2》(以下简称《喜单2》),脱口秀已经不再是单纯的娱乐节目,它反映了社会情感、文化趋势、商业变革与技术进步的交织。脱口秀的成长不仅仅是文化传播的自然延伸,它背后还有更深层次的产业与社会因素在推动。脱口秀已经从一个“小趋势”发展成了中国社会与娱乐产业中的“重大潮流”。


一、2025年中国脱口秀市场现状

1. 线上综艺:平台竞争加剧,内容创新求变

2025年,脱口秀的线上综艺市场竞争愈发激烈,特别是腾讯视频的《脱口秀和Ta的朋友们2》(《脱友2》)与爱奇艺的《喜剧之王单口季2》(《喜单2》)这两档节目在暑期档展开了强烈对抗,成为观众热议的话题。

  • 节目创新与观众互动:两档节目在延续前作热度的同时,也通过创新赛制(如团队对抗、抢金赛等)增强了节目的观赏性。《脱友2》通过展示多元职业背景的选手(如新农人、消防员、电竞解说等),通过“从田间到荧幕”的叙事方式,引发了更广泛的社会共鸣。《喜单2》则聚焦女性议题,探讨包办婚姻和痛经等社会话题,首播即取得了不小的收视成绩,并登顶爱奇艺综艺飙升榜。
  • 招商表现稳健:尽管整体综艺市场趋冷,但脱口秀节目依然吸引了品牌的青睐。《脱友2》首播的品牌合作数量增至7个,其中包括美团闪购和统一茄皇等大型品牌,而《喜单2》获得了统一春拂的独家冠名,这显示出广告商对脱口秀IP的商业价值仍持乐观态度。
  • 行业挑战:尽管节目创意不断,但整体综艺市场呈现冷却趋势,2025年上半年电视综艺TOP20播放量同比减少31%,网络综艺减少19%。脱口秀节目需要在保持创新的同时,克服“续作疲软”和同质化竞争的问题。

2. 线下演出:规模扩张,但票价承压

  • 演出市场火爆:2025年,脱口秀的线下演出市场仍呈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尤其是在北京,脱口秀演出占到了商业演出总量的42.8%,大咖演员如何广智、伟大爷等的“脱口秀之夜”门票几乎一票难求。上海的Spicy Comedy剧场扩容后仍供不应求,沪语脱口秀也吸引了全年龄段的观众。
  • 票价承压:尽管演出数量和场次持续增加,但部分脱口秀专场的票价却出现下行趋势,有些专场的票价跌至30-40元,反映出行业在面对市场饱和时采取的低价策略,以吸引更广泛的观众群体。

3. 艺人生态:女性崛起,新人涌现

  • 女性演员占比增加:在脱口秀演员中,女性的比例逐年上升。2025年,女性演员占比接近40%,《喜单2》和《脱友2》的女性选手占比分别达到39%,议题也涵盖了性别平等、职场困境等社会热点问题。女性演员如杨笠、小鹿、鸟鸟等已成为行业标杆,特别是在全女性演出(如《三好姐妹》和《我的中女时代》)中,场场爆满,证明了女性在脱口秀舞台上的重要地位。
  • 新人涌现:随着脱口秀行业的不断壮大,越来越多的新人演员脱颖而出,特别是00后选手(如徐浩伦、谭湘文)在春晚等主流舞台的亮相,展示出更贴近年轻观众的风格。此外,跨界选手(如消防员、电竞解说等)也为脱口秀注入了新鲜的视角。

4. 俱乐部与商业模式

  • 头部俱乐部主导:在中国脱口秀的线下市场,笑果文化、单立人喜剧、喜番等头部俱乐部依旧占据主导地位,但区域性厂牌(如Spicy Comedy、山羊喜剧)正在加速扩展。此外,政府对文旅脱口秀的支持(如福建“WAHA欢喜就好”大赛、山西“醋意江湖”)推动了脱口秀与地方经济的深度融合。
  • 数字票根经济:上海推出的“乐赏上海”文化消费券(满1000减400)覆盖脱口秀等演出,刺激了观演需求。同时,数字票根串联了演出、餐饮等多种文化消费场景,提升了用户的粘性和参与感。

脱口秀已经不再是单纯的脱口秀节目,它以幽默为载体,深刻探讨社会问题,推动女性议题、职场改革等社会进步,成为了文化现象的代表。节目通过创新赛制、引人深思的社会议题与个性化的选手表现,成功破圈,真正实现了脱口秀节目从娱乐向社会价值的转变。它证明了脱口秀不仅仅是“冒犯的艺术”,更是“弱者的子弹”,通过笑声推动社会的反思与进步。

...more
View all episodesView all episodes
Download on the App Store

前瞻钱瞻By 前瞻钱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