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邀訪來賓:水母老師
情感教育和性教育,讓很多家長或老師頭痛,到底要用什麼方式跟孩子討論,才是最恰當的呢?今天要邀請水母老師來跟大家分享,在校園現場和孩子們討論這兩個議題的經驗,以及相關的教學資源。
首先請水母老師目前在花蓮的偏鄉小學任教,是低年級的導師,也負責校方的法定教育科目。在課程設計中,水母老師會回到孩子們的疑惑,來設計情感教育和性教育的教案。在問到設計教案時會不會有什麼擔心或顧慮,水母老師分享了一些擔心,其實就像許多大人們不知如何對孩子開口,只要找到實用的教學資源,就能事半功倍。
水母老師分享自己帶領討論的經驗中,會在低年級參考《阿光小芸日常的嘰哩呱拉》繪本,以及性別平等教育協會設計的千德爾的情感教育教案,在性教育討論中會用台灣bar開發的「西斯的101號房間」牌卡。在水母曾經帶過的討論中,小朋友的觀點和知識,其實有時會超出大人的想像,當然,也不乏有孩子會故意提問挑戰老師,其實背後也暗藏著孩子的困惑。
最後請水母老師分享,在進行情感教育和性教育課程後,小朋友們的回饋,其實情感教育和性教育都是重要但不一定好談的主題,水母老師建議大家先不用焦慮,對於水母來說,保持開放性和不批判的策略,和孩子一起找答案,是她比較推薦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