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禪25 人性賽局之一
摘要
賽局理論(博弈論)是探求人們如何在交互作用中巧妙地做出決策,優化自身利益並與對手形成均衡狀態的學問。人生是一場接一場的博弈,每一步進退都事關人生成敗。
納許22歲就拿到普林斯頓大學博士學位,提出賽局理論,聰敏絕頂但三十幾歲罹患精神分裂症,從此陷入幻想世界。
然而,在逆境25年中,他從不放棄活出美麗境界,在他66歲那年,終於榮獲諾貝爾濟經學獎
納許本身是一位數學家,「賽局理論」是與作決策有關的數學,它最早被應用在經濟學上。如今「賽局理論」也被廣泛應用於生物學、政治學及控制理論等領域,是研究理性決策者之間的衝突與合作所產生的效益的一種數學模式,軍事、外交,球賽、商務談判及日常生活中常見的事,都是會使用到賽局理論的例子。
賽局理論「囚犯困境
而「賽局理論」最有名的問題,便是「囚犯困境」的經典例子:
警方逮捕甲、乙兩名嫌犯,但沒有足夠證據指控兩人有罪,於是警方將嫌疑犯分開隔離囚禁,而且分別向兩人遊說認罪並提供以下的選擇:
(一)若一人認罪並作證指控對方,而對方不招供,則此人將立即獲得釋放,而被指控者將被判刑10年。
(二)若兩人都不招供,則兩人將同樣被判刑半年。
(三)若兩人都認罪並互相檢舉對方,則兩人將同樣被判2年。
囚犯應該選擇那一種策略才對自己最有利?由於兩名囚犯是被隔離監禁,所以不知對方會選擇哪種策略,因此我總是要採取指控對方的策略,結果理性的兩人都選擇相同的策略,也就是指控對方,其結果是兩人皆獲判監2年,這在「賽局論」中就是所謂的「納許均衡」
膽小鬼賽局」(古巴飛彈危機時,美國總統甘迺迪和蘇聯總理赫魯雪夫因此差點造成世界毀滅)
比如開車互撞,這就得賭誰先膽小偏移車道,所以奈許均衡有兩個:甲先偏移,乙直衝;甲直衝,乙先偏移。
人性賽局完美應用:加拿大蒙特樓奧運虧損了24億美金而在1984年洛杉磯噢耶尤伯羅斯卻賺2億美金,藉由奧運電視轉播權及奧運只有30個贊助商而且生產同類產品的公司只有一家可以成為贊助商,採用競爭機制。每個贊助商贊助金錢不能小於400萬美金百事可樂跟可口可樂競爭之下最後可口可樂1260萬美金成為第一個贊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