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禪54般若法華23 從生活說空5 點燈 無我度人 走出同溫層
1、
-燈能照千古暗
一經能化三世業,一燈能照千古暗
塵盡光生,照亮山河萬朵
放下我見 放下本位主義
(1、什麼是「度」?比喻過河,我們坐小船從此岸度到彼岸。「度」與 「渡」是一個意思。
a此岸是生死、輪迴、煩惱。我們要從此岸,度到 諸佛菩薩永遠沒有生死、輪迴,真正自在快樂的彼岸。
b人生的過關
廣欽老和尚:" 度眾生 "真不容易 ; 我們把慈悲心發出去,他要肯接受,才會受我們度 ; 他不接受,就無法度 !所以一切要自自然然的,要他看到我們歡喜 。
度眾生要隨緣而化 , 慈悲為懷,度眾生是順其自然的,所以這個 " 緣 " 就很重要了 !所以佛渡有緣人,不能強求?,時機不成熟你講的話對方當成馬爾東風,有聽沒有到,那是沒有效果的,那只要時機成熟因縁俱足那就水到渠成了。
六祖講「迷時師度」:迷的時候,就要師父來度徒弟。「悟時自度」,你要明白了之後呢,就要自度。所以佛度眾生,在眾生迷的時候,佛度眾生!
如是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 發心度人,自我的執著、私心就漸漸破除,所以妄心自然降伏。度一切眾生,直到都解脫為止;隨緣度化,亦不須刻意攀緣,實際上還是眾生自度。
無我度人,不是幫另一個人承擔生命,或者替他完成一切,而是激發他的潛力,讓他在自己的人生當中、事業當中、修行當中,關關難過關關過
佛教有很好的資源,如文學、藝術、音樂,都可以成為度眾的因緣,可是過去一直很少有人應用,只知強調無常、無我
開示悟入佛知見
2、學校 實戰小老大含淚 佛性展現
避說教 媳婦想殺婆婆,毒藥是營養劑
濟公救上吊者
點燈度人 未必到度生死但人生不卡關
法華經 父詐死要兒吃藥《如來壽量品第十六》醫子喻
3、
未開悟前,我以為我在度眾生。
開悟以後,才發現是眾生在度我。 每次行善,我以為我是在幫助別人,
直到後來,發現是別人在幫助我。
原諒那些傷害你的人,
他們冒著下地獄的危險來成就您,所以諒解並用慈悲心去祝福他們。因為即便過錯是別人的,業障一定是自己的。
— 密勒日巴
家庭
因材施教藥草喩 天生我材必有用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福德因緣
很多人會羨慕別人,或者和別人比較,進而產生煩惱。
殊不知,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福德因緣。不要隨便比較,更不要輕易評價別人。
來到這個世界上,每個人都帶著不同的業力來的。
因此感召到的環境,人群都不同。是貧是富,是壽是夭,是窮是通,都不同。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福德因緣,有不同的選擇,所經歷的痛苦和快樂也是由自己去體會,不需要他人的插手。
自己的路,想怎麼走就怎麼走,別人說什麼並不重要,圈子和思想不同的人,不必多費口舌和精力,因為實在不值得。
03《莊子》有云:子非魚,焉知魚之樂?
每個人的路並不一樣,凡事不要輕易下結論,也不要隨意評價別人。
你也不必活在別人的評價中,因為你活著不是為了取悅別人
佛門僧人說在污泥中,長出清潔的蓮花,你們只可采妙蓮之潔淨,絕不可取污泥之渾濁。
達摩:不變隨緣,隨緣不變,污泥能生蓮,也是好泥土。 沒好沒壞,因人而異。
隨緣不變,不變隨緣!污泥能生蓮,也是好泥土。 一切隨緣不要執著,普通人隨緣即變,得道者隨緣不變。
美國兩兄弟爸爸酗酒家暴一個變好人變壞人
母女仇深 養女一世情,只換來一柱香
用chat Gpt 教育兒女
歐洲兒女不一定要成龍成鳯
中道 大方向不迷失,不誤入歧途
4、
恆順眾生談利害 孟子先作合,然後引之大道
藥師經第十一大願 第十一大願:願我來世得菩提時,若諸有情饑渴所惱,為求食故造諸惡業;得聞我名,專念受持,我當先以上妙飲食飽足其身,後以法味畢竟安樂而建立之。
眾生要先能好好活著,再談其他
佛圖澄現神通讓石勒,石虎打勝仗
跟眾生說來生上天堂,他會說現在先脫離地獄式的生活
外島禁止霸凌 慈悲不是縱容 眾生要先能好好活著,再談其他
好事多磨,壞事常成。利之所在,趨之若鶩
孫子兵法 利害二字而已
無邊眾生誓願度
無邊法門誓願學
5、讀佛經修行到驕傲自滿,吾我貢高,人一驕傲就不會進步了。如法華經5000人離席
所以避免把自己當成神 迷失而作姦犯科騙財騙色甚至鬧出人命,所以要
早課晚課的心靈SP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