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
Or


《好好說,才能被聽見》
在職場裡,反饋(Feedback)幾乎每天都在發生,
但真正「講得清楚、聽得進去、做得到改變」的反饋,卻不多。
這一集 Podcast,我聊了:
🔹 為什麼多數反饋沒有效果?
🔹 為什麼稱讚聽了很爽,但卻無法複製成功?
🔹 主管明明講了很多,員工卻還是不懂?
我總結出四種最常見「失敗的反饋」:
1️⃣ 只有情緒,沒有方向(你這個做不好!但哪裡不好?)
2️⃣ 稱讚太空泛(做得好!但好在哪?)
3️⃣ 講了,但不夠具體(員工聽完還是不知道怎麼改)
4️⃣ 來得太晚(已經過了一週,變成針對人而不是事件)
✅ 想要讓反饋有效,我使用一個簡單架構:
S.B.I.D — Situation、Behavior、Impact、Direction
→ 講情境、說行為、告影響、給方向。
這讓反饋不再是發洩,而是讓人變好的一種溝通。
想問問你:
你收過最崩潰、或最受用的反饋是什麼?歡迎留言分享。
加入會員,支持節目: https://clgt6nk5d01nr01tb1jxh4k9q.firstory.io/join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gt6nk5d01nr01tb1jxh4k9q/comments
By LYC《好好說,才能被聽見》
在職場裡,反饋(Feedback)幾乎每天都在發生,
但真正「講得清楚、聽得進去、做得到改變」的反饋,卻不多。
這一集 Podcast,我聊了:
🔹 為什麼多數反饋沒有效果?
🔹 為什麼稱讚聽了很爽,但卻無法複製成功?
🔹 主管明明講了很多,員工卻還是不懂?
我總結出四種最常見「失敗的反饋」:
1️⃣ 只有情緒,沒有方向(你這個做不好!但哪裡不好?)
2️⃣ 稱讚太空泛(做得好!但好在哪?)
3️⃣ 講了,但不夠具體(員工聽完還是不知道怎麼改)
4️⃣ 來得太晚(已經過了一週,變成針對人而不是事件)
✅ 想要讓反饋有效,我使用一個簡單架構:
S.B.I.D — Situation、Behavior、Impact、Direction
→ 講情境、說行為、告影響、給方向。
這讓反饋不再是發洩,而是讓人變好的一種溝通。
想問問你:
你收過最崩潰、或最受用的反饋是什麼?歡迎留言分享。
加入會員,支持節目: https://clgt6nk5d01nr01tb1jxh4k9q.firstory.io/join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gt6nk5d01nr01tb1jxh4k9q/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