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Email addressPasswordRegisterOrContinue with GoogleAlready have an account? Log in here.
歡迎收聽《人聲好男》——一個專為在職場拚搏的你我打造的能量補給站! 我是主持人LYC,我是一個相信「**每個工作的人,都值得擁有一段屬於自己的職涯旅程**的人,適合你的職涯,應該有你要的成就感與滿足,完成你自己設定的抱負。並且能夠將工作跟你的當下的生命場景互相配合。 每一集,我會用多個真實的職場經驗,帶你看見你自己的可能性。 這裡不教你怎麼做,因為... more
November 09, 2025人聲好男-S208 : 人言如舟能引路《好好說,才能被聽見》 在職場裡,反饋(Feedback)幾乎每天都在發生, 但真正「講得清楚、聽得進去、做得到改變」的反饋,卻不多。 這一集 Podcast,我聊了: 🔹 為什麼多數反饋沒有效果? 🔹 為什麼稱讚聽了很爽,但卻無法複製成功? 🔹 主管明明講了很多,員工卻還是不懂? 我總結出四種最常見「失敗的反饋」: 1️⃣ 只有情緒,沒有方向(你這個做不好!但哪裡不好?) 2️⃣ 稱讚太空泛(做得好!但好在哪?) 3️⃣ 講了,但不夠具體(員工聽完還是不知道怎麼改) 4️⃣ 來得太晚(已經過了一週,變成針對人而不是事件) ✅ 想要讓反饋有效,我使用一個簡單架構: S.B.I.D — Situation、Behavior、Impact、Direction → 講情境、說行為、告影響、給方向。 這讓反饋不再是發洩,而是讓人變好的一種溝通。 想問問你: 你收過最崩潰、或最受用的反饋是什麼?歡迎留言分享。 加入會員,支持節目: https://clgt6nk5d01nr01tb1jxh4k9q.firstory.io/join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gt6nk5d01nr01tb1jxh4k9q/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more19minPlay
November 02, 2025人聲好男-S207 : 心慌迷航自有路Podcast EP207|迷航不是錯,只是太想找到路 😅 這集《人聲好男》不談職場理論, 談談我在「出差」時的真實迷航故事。 從多倫多、休士頓到舊金山, 我開著租來的車,用盡全力跟導航搏鬥。 結果是—— ✅ 一趟 20 分鐘的路,我可以開 3 小時 ✅ Never Lost GPS 硬被我用成 “Always Lost” ✅ 還曾嚇壞收費站人員 😂 聽完之後,你可能會慶幸: 「還好我出差只是進錯會議室。」 有時候,人生的「繞路」 其實是讓你多一點故事、多一點焦慮。 就像工作裡的迷航—— 繞一點、慢一點,也許才會看到其他風景。 加入會員,支持節目: https://clgt6nk5d01nr01tb1jxh4k9q.firstory.io/join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gt6nk5d01nr01tb1jxh4k9q/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more21minPlay
October 19, 2025人聲好男-S206 : 情緒有度事自成💭 當專業能力不再是唯一勝出的關鍵 你可能技術很強、表現優異, 但如果情緒失控,整個團隊都會被拖下水。 我在這集 Podcast 裡談到一個簡單的真相: 情緒管理,不是壓抑感受,而是掌控反應。 一位技術頂尖的工程師,因為在會議中不斷否定同事, 最終沒人想跟他合作。 他的問題,不是專業不足,而是情緒太滿。 職場真正的高效,來自「高畫質思考」—— 能在焦慮、挫折或委屈時,仍保持清晰判斷。 因為你永遠無法控制別人, 但你可以選擇不被情緒牽著走。 🎧 在這集中,我分享:職場最常見的三種情緒挑戰如何識別並命名你的情緒為什麼管理者的情緒會決定團隊氛圍以及,我親身經歷的兩個真實案例👇如果你也覺得「情緒穩的人,走得更遠」, 這集值得你邊走邊聽。 #職場成長 #情緒管理 #軟實力 #領導力 #自我覺察 #Podcast #職涯發展 免費追蹤,更新資訊不漏接: https://open.firstory.me/join/clgt6nk5d01nr01tb1jxh4k9q 加入會員,支持節目: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gt6nk5d01nr01tb1jxh4k9q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gt6nk5d01nr01tb1jxh4k9q/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more18minPlay
October 13, 2025人聲好男-S205 : 以客為鏡路自明🎧 職場導航術:從「客戶」開始找方向 很多人說:「我又不是面對客戶的工作,為什麼要懂客戶?」 但事實是——公司裡每一個人都有客戶。 有外部客戶(End User),也有內部客戶(你的主管、同事、跨部門夥伴)。 你的每一份報告、每一段程式、每一次溝通,最後都會被「傳遞」出去,影響到真正使用產品或服務的人。 在這集《人生好難》Podcast,我分享了一個重要觀點: 🎯 「職場的GPS,小紅點應該放在你的客戶身上。」 當你理解誰依賴你的輸出、誰被你的工作影響,你就不會迷路。 了解客戶,不只是銷售部門的事,而是所有專業工作者的基礎能力。 📍 我在節目中提到:一位主管三次問我「Who is your customer?」——那是我職場思維的轉捩點。如何繪出自己的「客戶識別圈」:誰依賴你、你依賴誰?無論你是工程師、設計師、行政、或HR,了解內部客戶都能讓你被「看見」。📡 職場導航的關鍵不是你要去哪,而是你為誰前進。 免費追蹤,更新資訊不漏接: https://open.firstory.me/join/clgt6nk5d01nr01tb1jxh4k9q 加入會員,支持節目: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gt6nk5d01nr01tb1jxh4k9q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gt6nk5d01nr01tb1jxh4k9q/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more16minPlay
September 30, 2025人聲好男-S204 : 潛能綻放職途亮🌟 打造人人都能成功的職場 🌟 努力與天賦很重要,但決定一個人能否真正發光的,往往是環境。 如果職場缺乏安全的挑戰、精準的回饋與成長系統,再亮眼的才華也可能被埋沒。 🎬 Pixar 的 Brain Trust 讓導演在「安全的不舒適」中持續打磨作品。 👗 Vera Wang 從花式滑冰選手到 40 歲才成為婚紗女王,證明潛力比起點更值得投資。 💡 我的前主管靠著跨部門學習與領導,從財務到產品、客戶體驗,一路開拓新舞台。 👉 這集《人聲好男》Podcast,我分享三個打造成長職場的關鍵: 1️⃣ 安全的不適:提供具體回饋,聚焦事情而非個人。 2️⃣ 看潛力而非起點:獎勵持續學習的能力,而不是履歷上的第一章。 3️⃣ 從英雄到放大器:領導者的任務,是培育更多領導者。 職場是一個正向循環:環境塑造人才,人才也能反過來塑造環境。 不論你是主管還是新鮮人,都能成為這個循環的一部分。 免費追蹤,更新資訊不漏接: https://open.firstory.me/join/clgt6nk5d01nr01tb1jxh4k9q 加入會員,支持節目: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gt6nk5d01nr01tb1jxh4k9q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gt6nk5d01nr01tb1jxh4k9q/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more14minPlay
September 21, 2025人聲好男-S203 : 引導眾思齊發光💡不要只做「最聰明的人」,讓整個房間都更聰明 在會議裡,你是否也曾拼命證明自己? 想確保被看見、想讓提案被採納,甚至怕沉默被誤解成「沒貢獻」。 但真正的領導力,不是自己最亮,而是點亮整個團隊。 這集《人生好難》Podcast,我分享了自己在跨國團隊開會的經驗,以及 Facilitation(引導) 的力量: 👉 如何在會議一開始就「設定舞台」,讓每個人都能安全發言 👉 用開放式提問與主動傾聽,挖掘房間裡的集體智慧 👉 把衝突轉化為創新的火花,而非輸贏的戰場 我最喜歡的一句話:“The wisdom is in the room.” 領導者的任務,不是成為唯一的答案,而是讓答案在眾人之間自然浮現。 免費追蹤,更新資訊不漏接: https://open.firstory.me/join/clgt6nk5d01nr01tb1jxh4k9q 加入會員,支持節目: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gt6nk5d01nr01tb1jxh4k9q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gt6nk5d01nr01tb1jxh4k9q/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more14minPlay
September 14, 2025人聲好男-S202 : 心技合一職途廣Mindset × Skillset × Toolset = 你的職涯專屬配方 🌟 在職涯發展中,我們常常焦慮: 👉 我是不是該學更多技能? 👉 是不是缺乏資源? 👉 還是我心態不夠積極? 其實答案不是單一面向,而是 三件套的組合: 1️⃣ Mindset 心態 – 成長型思維,決定我們能不能突破限制、持續學習。 2️⃣ Skillset 技能 – 硬技能+軟技能的組合,讓價值被看見。 3️⃣ Toolset 工具 – 從 AI 應用到人脈網絡,都是放大技能的槓桿。 💡 微軟 CEO Satya Nadella 說過: "Don’t be a know-it-all, be a learn-it-all." 不要自以為全知,而要成為熱衷學習的人。 在這集《人聲好男 Podcast》,我分享了如何用這三個 Set,幫你打造屬於自己的 職涯專屬配方,不只是努力,更是精準前進。 🎧 立即收聽: 免費追蹤,更新資訊不漏接: https://open.firstory.me/join/clgt6nk5d01nr01tb1jxh4k9q 加入會員,支持節目: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gt6nk5d01nr01tb1jxh4k9q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gt6nk5d01nr01tb1jxh4k9q/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more13minPlay
September 07, 2025人聲好男-S201 : 教學相長期共好✨ 教,是我職場上最深的學 還記得剛進職場的時候,我對「教」這件事很抗拒。 心裡常常想: 👉 萬一我教會了別人,他們比我做得好,那我是不是就沒價值了? 👉 萬一我教得不清楚,被笑不專業怎麼辦? 但後來我發現,真正的成長,恰恰發生在「教」的時候。 有一次我花了一個下午,把專案流程一步步講給新人聽。 講到一半,我才意識到自己其實有些地方並沒有想得那麼透。 當新人追問「為什麼要這樣做」時,我被迫重新整理邏輯,最後自己也學會了更清楚的表達方式。 原來,教別人,就是在逼自己更懂。 也因為願意分享,我反而被看見專業、被信任,甚至被賦予更多責任。 正如古語所說:「教學相長。」 你教得越多,學得越深。 在這集 🎧 《人聲好男》Podcast,我聊到: ✅ 為什麼我們不敢教別人? ✅ 怎麼樣教,才真的有幫助? ✅ 教與學,其實是一體兩面。 也許,下一次你再猶豫要不要「留一手」,可以換個角度想: 不是被取代,而是被看見。 免費追蹤,更新資訊不漏接: https://open.firstory.me/join/clgt6nk5d01nr01tb1jxh4k9q 加入會員,支持節目: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gt6nk5d01nr01tb1jxh4k9q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gt6nk5d01nr01tb1jxh4k9q/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more15minPlay
August 31, 2025人聲好男-010 : 新職開局奠基石你知道嗎? 新同事、經理會在你上班的前幾小時就對你形成印象。 而你能否在 First 90 Days 打下基礎,往往決定了長期職涯的走向。 在這集《人生好難》Podcast,我聊了幾個真實經驗: ✅ 主動學習:我曾經接手時,前任同事只留下一份兩行字的交接文件。最後靠自己不斷提問與觀察,才逐漸步上軌道。 ✅ 少提前公司:剛到新加坡工作時,我常習慣說「以前我們公司是這樣做的…」。直到被提醒才意識到,這樣會讓人覺得你還活在過去,而不是帶來新價值。 ✅ 信任的藝術:除了慢慢累積信任,我也嘗試過「先給信任」,讓團隊成員更快感受到支持。雖有風險,但效果往往超乎預期。 💡 First 90 Days 的黃金策略: 觀察學習、建立關係、對齊期望、參與倡議與交付成果——其實可以並行,而不是線性分階段。 免費追蹤,更新資訊不漏接: https://open.firstory.me/join/clgt6nk5d01nr01tb1jxh4k9q 加入會員,支持節目: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gt6nk5d01nr01tb1jxh4k9q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gt6nk5d01nr01tb1jxh4k9q/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more16minPlay
August 24, 2025人聲好男-009 : 趕而不急心自穩💡 忙,真的等於有生產力嗎? 最近我讀了兩本書: 📖 Effortless by Greg McKeown 📖 Slow Productivity by Cal Newport 這讓我重新思考: 我們在職場裡,為什麼總是這麼「忙」? 是不是怕停下來,就被人覺得懶惰、跟不上變化、甚至被超越? 但忙碌真的等於進步嗎? 正如我的主管曾提醒我: 👉 Don't confuse motion with progress (不要把動作,誤認成進展) 我自己就曾因為「趕快出成果」而忽略使用者實際需求,最後反而多走了彎路。 🔑 幾個啟發:快不代表好:有時候「快」只是讓別人看見你在動,卻沒帶來真正的價值。停下來思考,才走得更穩:花時間檢視問題,反而能避免後續更大的浪費。生產力不是一直衝刺:懂得配速,才能在真正重要的事情上集中精力。在這集 Podcast 裡,我分享了幾個親身經歷,也聊到如何在「趕」與「穩」之間找到平衡。 🎧 點這裡收聽 👉 [Podcast連結] 免費追蹤,更新資訊不漏接: https://open.firstory.me/join/clgt6nk5d01nr01tb1jxh4k9q 加入會員,支持節目: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gt6nk5d01nr01tb1jxh4k9q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gt6nk5d01nr01tb1jxh4k9q/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more14minPl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