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
Or
Rexpresso Vol. 15
2025年7月中旬,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发声,称可口可乐公司“已经同意”在美国市场恢复使用天然蔗糖替代高果糖玉米糖浆(HFCS)。这一消息迅速引发了舆论热议:究竟可乐中的甜味真相为何?HFCS和蔗糖的差别到底有多大?
本期Rexpresso,我们一起来看看,可口可乐的配方演变、营养健康争议,到消费者喜好与市场趋势,一探甜蜜饮料背后的“真糖”之争。
————————————————————————————————————————————————
文本供参~(受篇幅限制,中英全文可加Rex微信进入听友群获取哦)
01:08 从甘蔗到玉米:可乐配方的世纪大转弯
可口可乐最初于1886年由约翰·彭伯顿博士发明,其原始配方中使用的是甘蔗糖(蔗糖)作为甜味剂。
随后经过多次调整,直到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大部分美国可口可乐瓶装厂都改用成本更低的高果糖玉米糖浆(HFCS)来取代蔗糖。
这一转变源于美国政府的农业政策:1973年《农业法案》通过后,美国玉米产量激增并获得补贴,使玉米糖浆价格大幅下降。与此同时,美国对进口甘蔗糖征收高额关税和配额限制,使得进口糖价高企。
可口可乐公司谨慎测试后发现,1980年开始改用玉米糖浆配方的可乐销量无显著下滑,并在1985年全面使用高果糖玉米糖浆。
尽管美国本土配方已经改变,但其他许多国家和地区(如墨西哥、欧洲)仍坚持使用甘蔗糖;出口到美国的“墨西哥可乐”(Mexican Coke)因此成为了很多消费者追捧的进口产品。
02:31 “甜蜜陷阱”?HFCS与蔗糖的真相大揭秘
高果糖玉米糖浆(HFCS)和蔗糖在营养成分上非常相似:两者都由果糖和葡萄糖组成,每克含热量几乎相同。例如,常见的HFCS-55含约45%葡萄糖和55%果糖,而蔗糖则是严格的50%葡萄糖加50%果糖。
区别在于:蔗糖是葡萄糖和果糖通过化学键结合而成的双糖,在胃肠中被酶分解;而HFCS中的葡萄糖和果糖是游离的,没有化学键。两者在体内消化吸收后都会提供相同的葡萄糖和果糖份额。
至于健康影响,主流研究和权威机构普遍认为,只要摄入量相同,HFCS与蔗糖的代谢差异微乎其微。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指出,目前没有证据表明以相同葡萄糖/果糖含量摄入的HFCS与蔗糖在安全性上有任何差异,并建议像对待其他添加糖一样限制HFCS摄入量。同样,美国医学会(AMA)也发布声明,称目前没有足够证据要求限制HFCS的使用,HFCS导致肥胖的概率与精致白糖相当。
当然,任何形式的过量添加糖摄入都与肥胖、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风险增加有关。哈佛大学健康学报总结:“无论是蔗糖还是高果糖玉米糖浆,摄入过量都无益健康”,“控制所有来源的添加糖摄入才是关键”。
04:37 消费者发声:为什么我只喝“真糖”可乐?近年来,国内外掀起了一股“真糖可乐”热潮。越来越多美国消费者出于口味和健康考虑倾向于蔗糖配方。一项YouGov民调显示,60%的美国受访者认为使用蔗糖配方的可乐味道更好,仅有5%支持HFCS配方;另有48%的人认为蔗糖配方饮料比HFCS配方更健康(仅2%选择HFCS)。
其中一个体现就是所谓的“墨西哥可乐”。墨西哥本土生产的可口可乐使用蔗糖,口感被很多消费者认为更为纯正清爽。自2005年左右起,可口可乐开始官方进口墨西哥产的蔗糖可乐在美国销售,作为一种高端产品放在玻璃瓶中出售。当然,这种“进口版”售价更高:Fox新闻报道在Costco等商店上,一箱24罐墨西哥可乐价格往往远高于玉米糖浆版。
不过,目前美国饮料市场的主流趋势其实是健康无糖化。随着消费者健康意识提高,可口可乐等巨头纷纷推出无糖或低糖产品。2017年推出的可口可乐Zero(无糖可乐)迅速走红,2025年第一季度全球销量同比增长14%,成为公司增速最快的业务之一。百事可乐也指出,其主要市场销量中高低糖产品占比已达60%。市场研究机构预计,与原味全糖饮料相比,无糖和低糖饮品的需求增长更为显著。
与此同时,“手工苏打水”和小众品牌的兴起也反映了消费者对“天然原料”“无人工添加剂”的偏好。很多小批量本土苏打水厂商强调使用蔗糖和天然原料作为卖点,部分消费者认为这样的产品“更健康”“口感更好”。
总体而言,可口可乐及其他饮料公司正试图在传统口味与健康需求之间寻求平衡。他们在一些地区推出蔗糖配方的“复刻版”以迎合怀旧情怀,同时也大力推广低糖、无糖新品,以适应消费者不断提高的健康诉求。正如业内分析师所说:“可口可乐顾客口味各异,总部需要同时关注用蔗糖或HFCS的饮料需求,以及无糖饮料的快速增长”。
————————————————————————
Rexpresso开设听友群啦~,欢迎添加Rex的微信ImRexpresso,加入听友群,获取文章中英对照文本,一起讨论有意思的话题~
为营造良好讨论氛围,请在添加微信后告诉Rex:
你最喜欢的内容是哪一期?为什么?
Rexpresso Vol. 15
2025年7月中旬,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发声,称可口可乐公司“已经同意”在美国市场恢复使用天然蔗糖替代高果糖玉米糖浆(HFCS)。这一消息迅速引发了舆论热议:究竟可乐中的甜味真相为何?HFCS和蔗糖的差别到底有多大?
本期Rexpresso,我们一起来看看,可口可乐的配方演变、营养健康争议,到消费者喜好与市场趋势,一探甜蜜饮料背后的“真糖”之争。
————————————————————————————————————————————————
文本供参~(受篇幅限制,中英全文可加Rex微信进入听友群获取哦)
01:08 从甘蔗到玉米:可乐配方的世纪大转弯
可口可乐最初于1886年由约翰·彭伯顿博士发明,其原始配方中使用的是甘蔗糖(蔗糖)作为甜味剂。
随后经过多次调整,直到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大部分美国可口可乐瓶装厂都改用成本更低的高果糖玉米糖浆(HFCS)来取代蔗糖。
这一转变源于美国政府的农业政策:1973年《农业法案》通过后,美国玉米产量激增并获得补贴,使玉米糖浆价格大幅下降。与此同时,美国对进口甘蔗糖征收高额关税和配额限制,使得进口糖价高企。
可口可乐公司谨慎测试后发现,1980年开始改用玉米糖浆配方的可乐销量无显著下滑,并在1985年全面使用高果糖玉米糖浆。
尽管美国本土配方已经改变,但其他许多国家和地区(如墨西哥、欧洲)仍坚持使用甘蔗糖;出口到美国的“墨西哥可乐”(Mexican Coke)因此成为了很多消费者追捧的进口产品。
02:31 “甜蜜陷阱”?HFCS与蔗糖的真相大揭秘
高果糖玉米糖浆(HFCS)和蔗糖在营养成分上非常相似:两者都由果糖和葡萄糖组成,每克含热量几乎相同。例如,常见的HFCS-55含约45%葡萄糖和55%果糖,而蔗糖则是严格的50%葡萄糖加50%果糖。
区别在于:蔗糖是葡萄糖和果糖通过化学键结合而成的双糖,在胃肠中被酶分解;而HFCS中的葡萄糖和果糖是游离的,没有化学键。两者在体内消化吸收后都会提供相同的葡萄糖和果糖份额。
至于健康影响,主流研究和权威机构普遍认为,只要摄入量相同,HFCS与蔗糖的代谢差异微乎其微。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指出,目前没有证据表明以相同葡萄糖/果糖含量摄入的HFCS与蔗糖在安全性上有任何差异,并建议像对待其他添加糖一样限制HFCS摄入量。同样,美国医学会(AMA)也发布声明,称目前没有足够证据要求限制HFCS的使用,HFCS导致肥胖的概率与精致白糖相当。
当然,任何形式的过量添加糖摄入都与肥胖、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风险增加有关。哈佛大学健康学报总结:“无论是蔗糖还是高果糖玉米糖浆,摄入过量都无益健康”,“控制所有来源的添加糖摄入才是关键”。
04:37 消费者发声:为什么我只喝“真糖”可乐?近年来,国内外掀起了一股“真糖可乐”热潮。越来越多美国消费者出于口味和健康考虑倾向于蔗糖配方。一项YouGov民调显示,60%的美国受访者认为使用蔗糖配方的可乐味道更好,仅有5%支持HFCS配方;另有48%的人认为蔗糖配方饮料比HFCS配方更健康(仅2%选择HFCS)。
其中一个体现就是所谓的“墨西哥可乐”。墨西哥本土生产的可口可乐使用蔗糖,口感被很多消费者认为更为纯正清爽。自2005年左右起,可口可乐开始官方进口墨西哥产的蔗糖可乐在美国销售,作为一种高端产品放在玻璃瓶中出售。当然,这种“进口版”售价更高:Fox新闻报道在Costco等商店上,一箱24罐墨西哥可乐价格往往远高于玉米糖浆版。
不过,目前美国饮料市场的主流趋势其实是健康无糖化。随着消费者健康意识提高,可口可乐等巨头纷纷推出无糖或低糖产品。2017年推出的可口可乐Zero(无糖可乐)迅速走红,2025年第一季度全球销量同比增长14%,成为公司增速最快的业务之一。百事可乐也指出,其主要市场销量中高低糖产品占比已达60%。市场研究机构预计,与原味全糖饮料相比,无糖和低糖饮品的需求增长更为显著。
与此同时,“手工苏打水”和小众品牌的兴起也反映了消费者对“天然原料”“无人工添加剂”的偏好。很多小批量本土苏打水厂商强调使用蔗糖和天然原料作为卖点,部分消费者认为这样的产品“更健康”“口感更好”。
总体而言,可口可乐及其他饮料公司正试图在传统口味与健康需求之间寻求平衡。他们在一些地区推出蔗糖配方的“复刻版”以迎合怀旧情怀,同时也大力推广低糖、无糖新品,以适应消费者不断提高的健康诉求。正如业内分析师所说:“可口可乐顾客口味各异,总部需要同时关注用蔗糖或HFCS的饮料需求,以及无糖饮料的快速增长”。
————————————————————————
Rexpresso开设听友群啦~,欢迎添加Rex的微信ImRexpresso,加入听友群,获取文章中英对照文本,一起讨论有意思的话题~
为营造良好讨论氛围,请在添加微信后告诉Rex:
你最喜欢的内容是哪一期?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