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下執念這件事不容易,你要不斷不斷練習,所以我們要重複一直做,讓它自然變得容易。」在最新一集集的《艾瑞克IN新聞》中,靈學老師陳惠君深入探討了「放下」與「正念」的課題。節目主持人李志華、林忠勳與陳惠君老師,從個人經歷談到實際案例,分享了如何面對執念和怨念,並將其轉化為人生正向力量,也希望能讓大家重新審視自己內心的執著與放下的可能性。
陳惠君老師提到,許多人會在幫助他人時感到失落,因為期待回報而未果。「當我們無視他人的真正需求而強行付出,這種行為往往源於自身執念。」靈學上,這種無法釋懷的執念,確實可能與靈魂有關,需要透過專業老師協助才能去看清根源並解決。
「一位被驚嚇導致靈魂出竅的客人,透過靈性協助找回內在安定。他的前世因果顯示出未解的怨結,正是導致今生對靈魂敏感的原因。」陳惠君老師指出,前世的因果並非永遠影響今生,而是提供我們機會去理解並化解執念。這些經歷提醒我們,正念是一種清楚意識自己的需求與目標的狀態,而非陷於執著的情緒漩渦中。
在節目中,也聊到關於社會上許多有成就的人士,成功的秘訣在於,往往擁有內在的價值觀與穩定的心靈力量。「正向的人能進退有度,這是他們成功的關鍵。正向價值觀能讓人突破限制,實現人生的真正意義。」陳惠君老師進一步補充,信念來自於環境與選擇。「正能量的環境和語言,是轉念的重要推動力。」
「為什麼人會沒有自信?」陳惠君老師認為,這通常源於原生家庭的影響或自我否定的習慣。然而,她鼓勵每個人,從現在起重新定義自己的價值。「不要讓過去的經歷成為你的枷鎖,而是將其視為一種理解自己的過程,但重點必須先讓自己心態歸零,才能迎接全新的開始。」
對於如何實踐放下,陳惠君老師建議觀眾將其視為每日的練習。「放下並非一蹴可幾,而是需要不斷地重複。」她提出了「習慣定律」的概念,將重複的正向行為融入日常生活,從而影響潛意識的轉變。無論是正念的語言、環境,還是單純與大自然互動,這些小小的改變都能引導我們走向內在的平靜…
喜歡「艾瑞克引新聞」的朋友,歡迎訂閱、分享+按讚,有您的鼓勵,是我們前進的最大動力!
YT頻道:https://www.youtube.com/@ERICINNEWS999
SoundOn:https://pse.is/5ekldf
Apple Podcast:
https://podcasts.apple.com/us/podcast/艾瑞克in新聞/id1718699961
臉書:https://www.facebook.com/eric29603456
Threads:https://www.threads.net/@ericinnews?hl=zh-tw
IG:https://www.instagram.com/ericinnews/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