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TF近年來規模大爆發,成為台灣人投資的最便捷的金融工具,人手一支ETF,台灣ETF的規模達到4月底約新台幣6.45兆,今年台灣又設定目標要成為亞洲資產管理中心,又是主動型ETF元年,投信業者搶發各類型ETF,ETF市場全面看好之際,為什麼有一群券商營業員發起一場「終止IPO制度暴力」行動。
各投信忙衝刺基金IPO,卻也衍生出不少亂象,近來有數千名券商營業員不滿基金IPO接連不斷,衝刺基金IPO業績壓力下,不僅精疲力盡,還要散盡家財產,遂透過社群媒體做集結,發起一場台灣券商營業員的「終止IPO制度暴力」的抗議行動,期望能夠改善他在職場上遭遇的不公。
這些不公,除有職場霸凌之外,營業員還要自掏腰包、透過公司提供不限用途融資,也就是借錢衝刺業績。他們更大膽指控,ETF的募集發行熱絡是一種假象,其中不乏營業員達成公司設定的過高基金銷售目標,必須自掏腰包或是用公司提供「不限用途貸款」融資,才能使命必達做到銷售業績。但這種靠營業員自掏腰包或是借錢做業績,偏偏又碰上美國關稅之亂,造成全球股市動盪,ETF不再像前兩年IPO有好行情,幾乎檔檔破發。
券商營業員都希望客戶下單量愈多愈好,為什麼現在他們不要下單量(回單量),反對基金(尤其是ETF)的IPO?這群券商營業員直指,ETF破發不少就是來營業員賣壓,更大膽揭露券商的公開密秘-投信運用「回單量」利誘券商衝刺基金銷售額,券商為拿下投信法人下單量遂要求券商包銷基金IPO額度,回單量從2024年兩檔高息台股ETF-00939和09400大熱賣以來,市場傳言回單量喊到15-20倍。
券商營業員「終止IPO制度暴力」這項行動,由於金管會和勞動部券商接獲上千件的檢舉信,他們也透過公會爭取權益,這些衝撞除係金券商營業員為自己爭取權益的職場沈疴之外,其實也揭開長久以來監理機構和市場不敢嚴肅面對的「回單」問題,【若只有兩千-第147集】基金事(webzz)創辦人暨基金鐵人張凌雲、基優網(Fundlover)白姐,將就這事件前因後果,以及分析台灣金融圈習以為常的回單問題,比較國內外作法,與大家分享「回單」看似是投信和券商一種默契,但你知道這終將會影響基金投資人的權益嗎?
ETF破發,真的是業務員在ETF掛牌後拋售所致嗎?為什麼他們掛牌後就倒貨?做為ETF投資人,直接等掛牌破發再買就好,不必像去年大家一頭熱搶著參加00940的IPO?券商營業員的「終止IPO制度暴力」抗議行動,還訴求投信不要再密集發行基金,投信必須減少基金發行次數嗎?基金發行,一定要走IPO制度嗎?國外ETF掛牌也像台灣要搞大型的IPO嗎?更多的內容,歡迎按下收聽鍵,讓基金鐵人和白姐為你一一解答。
【若只有兩千】這個podcast頻道是基金界高富帥、前貝萊德投信董事長及亞太區零售業務負責人張凌雲,與基優網(Fundlover)白姐與大家在空中聊基金,兩位長期關注台灣基金市場,擁有基金鐵人稱號的張凌雲,曾經是台灣投信界高階主管、基金界精英,白姐是資深財經媒體人,過去一年來兩人合作錄製【若只有兩千】這個podcast節目,兩人共同期望就是分享我們對基金市場觀察,並將基金這個美歐普惠金融投資工具,能夠用更淺顯和簡單話語,喚起大家投資意識,建立專業和正確理財觀。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