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力茶馆第1季

S1E17 (下):FREE SOLO理疗师如何“辟谣”各类康复产品?


Listen Later

欢迎Eric来到我们的全力茶馆,我们很荣幸Eric可以接受这次访谈。所以我们可能会问很多的问题,很多的问题也都是来自于我们的听众或者是会员。

【01:16 / 茶馆】:

首先我们想了解的是, 现在市面上有很多物理治疗的康复 “工作室”,或者很多的 “品牌”。

这些和the Clinic的区别是什么呢?我们要怎么区分我们到底应该去哪里?

现在好像并没有严格的监管和法规。你是怎么想的?

【Eric】:

首先中国的法规上会有一些不一样,康复理疗师一般需要有医师执照,或者体育科学相关的大学背景,或者有在医院工作或者相关背景的。目前在中国的康复理疗师是没有严格按照国际上的那些标执行的。


但是中国也有一些大学的项目,有20个大学创立了和美国,欧洲等国家的联合研究项目,提高国际的影响力信誉。

现在中国在这个领域还没有很健全的人才储备,还有一个比较大的空缺需要去填补,但是我认为很快会发展起来。目前大部分都是一些相关康复的人才去填补康复理疗师的空缺,但是其实市场的需求很大。


【03:17 / 茶馆】:

那说到the Clinic,

你们是怎么遵循国际法规的对吧?

【Eric】:

我们的理疗师大部分都来自欧洲,还有来自香港的经验丰富的理疗师,通常他们都需要有3-6年的实践经验,他们大部分都有很丰富的药理,健康以及表现力的经验,这里是可以达到奥运会级别的康复诊所。


我们的团队有着很强的运动康复背景。我们的不同可能是,我们有着内部团队的沟通,这也是让整个康复流程更加高效的原因。我们的医生们会经常沟通我们的案例,这也体现在我们的运动员是如何被照顾的。当运动员受伤了之后,我们会有一整个团队来参与这个治疗过程,包括教练,营养师,心理康复师,运动康复师等等。


【03:53 / 茶馆】:

一整个团队

【Eric】:

对的,一整个团队。我们的思路是,如果运动员可以得到这个级别的照顾,为什么我们普通人不可以?

医学并不应该因为你的身体或者金钱被区别对待

,我

们的专家们会互相沟通, 然后给出最好的解决方案,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很不一样的地方。


【05:49 / 茶馆】:

所以the clinic提供的不只是物理康复,而是一整个团队,对吗?

【Eric】:

对!我们有一整个团队,从不同的康复理疗,到不同类别的康复医生,各个方面的营养师,各种不同专攻的教练…所有需要的。


【06:15 / 茶馆】:

非常惊人,太好了!值得一提的是,他们还会帮你翻译,如果你不说英语;

【Eric】:

对的,我们也有这个服务;


【06:27 /茶馆】:

所以语言障碍是你的顾虑,现在不用担心了,他们帮你们都解决了~ 我去过很多不同的康复诊疗中心,因为我比较容易受伤。他们在类似中国版的Yelp上宣传大“大众点评”。

他们会用筋膜抢,会用冰敷仪器,压缩裤等,我知道筋膜抢现在真的非常的流行,你对这个怎么看?

这些仪器真的对我们的康复和恢复很有帮助吗?你会推荐大家去买这个吗?

【Eric】:

这些仪器其实都是一个增加辅助价值的仪器,这个其实不是说你必须要买哪个去让你保持一个好的状态。大部分原因是这些仪器其实就是为了让我们的康复师工作可能更加简单一点,这些仪器可以让你的肌肉纤维多一些弹性,或者你经常使用之后身体更加适应这种酸痛,这样可以帮助你接受更高强度的康复治疗。


身体是我们去进行工作的地方,康复师的工作其实不只是治疗,也要去评估身体,这也是医学治疗的重要的地方,医学最难的点是我们要去处理更多样的伤病。如果你只是有一些小伤,比如韧带拉伤等,你的身体其实也会自己处理好,也会康复。康复师要做什么呢?他们会通过一些方式,比如热敷,冰敷,超声波,冲击波等等,我们会提高身体的功能去帮助恢复。


我个人还是更喜欢用手去治疗,因为有很多的证据证明用手去诊疗会是一个有效率的方式去治疗。

针灸其实也是一个很好的控制疼痛放松肌肉的方式。筋膜抢这些可能会给不同的人有不同程度的帮助,但是如果我们在说一个可以计量的结果证明这个真的很有效果,你会需要非常非常多的数据和研究的支持。


而且需要注意的是这样的公司,在进入这个市场时所宣传的方式,你也不知道明年会流行的是什么产品。在证明这个产品的有效性之前,你需要很多的临床试验,研究。


【10:08 / 茶馆】:

这就是一个工具

【Eric】:

这就是一个工具,但这不是一个你如何去决定使用这个工具的短期效果和长期效果的方式。


【10:30 / 茶馆】:

好的,了解。现在还有很多的人在讨论关于体态平衡的话题,他们利用这种话题去吸引别人来体验。我们花个100块去检测一下我们的体态平衡。你一进门,OMG,你这里也不好,哪里也不对,我们需要改正这里哪里等等。这个你是怎么看的?

我们需要这么注意我们的体态平衡吗?

【Eric】:

很重要的一点, 没有一个对于病人身体的评估,是通过一个单一的评估去判断情况的,我们会提供一些数据和一些肌肉的反应去帮助病人理解自己的情况。比如告诉你的某些部位的不平衡,这些都是无法通过肉眼看到的。


从康复学或者医学角度来说,这些都不能作为我们去判断如何诊断和治疗的有效的测试,我们会通过很多重要的数据去检测判断。

现在很多的机构都在用各种方式宣传自己,让客户走进自己的店门,但是这个不一定是有科学证据或研究证明的。

但是我还是对此持开放态度,科学有太多我们还未知的东西,只要有用,我是觉得可以试一试的。


如果你是想花钱,在短时间内得到很快的康复效果的话,我是建议你还是去做一些有大量科学证据和研究支持的方式,那样会更有效。

医学学术研究报告很难,也很难读懂,这也是为什么它很有价值,你需要关注这些研究出自谁,谁资助了这个研究,这个领域的研究都非常的耗资。所以我一直很追求和在意有大量医学证据的研究报告去来帮助我们处理医学,治疗以及运动表现的问题。


【13:15 / 茶馆】:

除了身体不平衡,最近还有一个新的工作室是拉伸工作室,你可以在商场里看到这种工作室,你只需要100块左右进去,他会帮你进行一些拉伸的免费体验。

但是狡诈的地方是,他们只给你拉伸半个身体,然后半小时之后,你就只有半边身体是放松的。如果你还想要另外半边身体被拉伸,你就需要付更多的钱去让他帮你拉伸另一半身体。除了他们的运营模式的问题之外,

你觉得拉伸本身这个事情你是什么看法?

大家需要这样的拉伸吗?如果需要的话,一般多久比较好呢?自己拉伸是不是也可以?

【Eric】:

现在针对拉伸的很多的话题是,到底拉伸是不是有用?我们也听到很多的传言是说拉伸其实会减弱运动表现力。这么长时间以来,我们其实有足够多的定性的或者定向的研究报告告诉我们是否需要去拉伸。


当我们说到被动拉伸,也就是别人来拉伸你,这个其实已经存在很久了,这曾经是物理理疗师的工作。这也不是总是错的,而是我们要判断什么情况下去进行,怎么进行这种被动拉伸,周期是如何?就好像医生给你开处方,一天服用几次,每次服用多少计量,吃几天等等。


如果练习大的重复组数,大重量,这些计划的设置会让身体被激活一些反应,从而达到我们想要的预期效果。所以问题来了,你到底需要的是什么?所以你需要做评估。如果评估出来,比如你的后侧链很紧,这个结论其实也是相对的,结论如果是你需要拉伸,那也是去判断相对于什么运动你需要拉伸。


你是不是需要和瑜伽老师一样的柔韧性?肯定不是。拉伸需要有一个目的,是去防止受伤?是不是因为柔韧性的限制导致我们的关节要去被牺牲,或者是不是因为肌肉的不平衡所以我们要拉伸,这些可以成为我们想要去拉伸的一些原因。


比如有一些人,相对是比较平衡的,也可以在一些运动上表现得很正常,那么拉伸是不是强制需要的?不是强制需要的,其实也可以表现的还不错。

很多的运动员都不好好拉伸,但是其实还是可以表现的不错的。

但有几点是我们可以确定的,在你进行比赛或者运动之前,我们是不建议拉伸的。

你需要让你的身体做好准备,这也是为什么我们热身的时候要增加身体的机动性,让我们血流加快,增加代谢,激活我们的神经通路去控制我们的肌肉。


就是让我们的身体为接下来要做的项目做好准备。如果你在热身的时候不是让我们的神经和身体做好准备,而是一直告诉自己要放松放松放松,然后上场的时候bang!让身体立马开始工作,这个其实是非常不推荐的。很多的案例都有提到的系统性的被动拉伸,尤其是针对力量和爆发力的训练,其实可以降低高达5.5%的运动表现。


如果爆发力和速度是你需要关注的东西,系统性的拉伸不是一个很好的方式。

但还是像之前说的,这个只是一个工具,如果我们的关节运作正常,身体相对平衡,我们其实可以保持一个低强度的拉伸。那么问题又来了,到底一周需要做多少天,一天需要做次,中间需要休息吗?


这其实是甚多的研究论文失败的点,针对不同的案例,有非常多的研究,我们没有办法实施,没有介绍告诉我们或者规定告诉我们比如怎么正确使用泡沫轴,到底应该做1分钟还是2分钟还是3分钟,或者4次。一天应该2次还是3次。因为我们没有证据去说到底这些区别是什么。


【13:15 / 茶馆】:

上半集的内容就到这里,关于tc的采访内容的下半集将在下周日的茶馆继续播出,我们将和Eric聊一下:

奥斯卡最佳纪录片《FREE SOLO》的主角在tc康复理疗以及纪录片的背后的一些小故事!敬请期待!




...more
View all episodesView all episodes
Download on the App Store

全力茶馆第1季By Project 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