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文:王下20章
回应诗歌:398首《耶和华的心》
弟兄姊妹:主日平安!
今天我们要分享的是《列王记下》的第20章。《列王记下》共有三章记载犹大王希西家的事迹,第20章就是有关希西家记载的最后一部分。《旧约》中和这一段历史对应的还有《以赛亚书》38、39章和《历代志下》32章。
「祷告」
一、20章的背景
《列王记下》20章主要记载了2件事:一是上帝加增希西家15年寿命,二是希西家向巴比伦展示自己所有的财宝。这两件事发生在同一时期,先是希西家病得医治,接着是巴比伦听到这个消息就派使者送来书信和礼物。
王下18:2节说【(希西家)他登基的时候年二十五岁,在耶路撒冷作王二十九年。】而20章说上帝加增希西家15年寿数,由此可知希西家生病是在他39岁,作王14年的时候。而王下18:13节也告诉我们【希西家王十四年,亚述王西拿基立上来攻击犹大的一切坚固城,将城攻取。】所以,希西家生病的这一年也正是犹大被亚述大举进攻的那一年。而希西家生病是在亚述进攻之前,还是在亚述失败之后呢?对此学者的意见并不统一。而我认为希西家生病是在亚述失败之前比较合理。因为第一,本章第6节上帝藉先知以赛亚对希西家说【我必加增你十五年的寿数,并且我要救你和这城脱离亚述王的手。我为自己和我仆人大卫的缘故,必保护这城。’”】由此可见,亚述的18万5千人这时应该还没有被上帝消灭。其次,在接待巴比伦使者时,希西家拿出了很多的财宝向巴比伦使者炫耀,这也说明耶路撒冷可能还没有被亚述洗劫,圣殿和希西家王宫的金子还没有刮下来献给亚述。所以,希西家这时的处境可以说是极端危急。一方面国家灭亡在即,另一方面自己又重病缠身,他心里的苦闷可想而知。而就在这时,上帝差遣以赛亚向希西家宣告【你当留遗命与你的家,因为你必死,不能活了。】
二、希西家面对死亡的反应
听到自己就要死了的消息,可能有的人感到的是解脱,但是大多数人可能都会心有不甘,希西家就是如此。尽管国家的处境是这样的危急,但希西家却不愿意撒手而去。他可能觉得自己才39岁,正值壮年,所以不甘心离世;也可能他觉得自己比先祖更热心侍奉神,但结局竟然比先祖还悲惨,所以特别委屈;还有可能是因为他还没有继承人,一般认为这时希西家的儿子玛拿西还没有出生,所以他对国家后继无人放心不下。总之,希西家这时是非常的难过,并且不愿意接受上帝的安排。《圣经》在此描写的很生动,2节说他“转脸向墙”,我想他一定是表情非常痛苦,所以不愿意别人看见,3节也说他“痛哭起来”,由此可见希西家的内心是何等痛苦和悲伤。
在极端的痛苦中,希西家转向上帝。他祷告说“耶和华啊,求你记念我在你面前怎样存完全的心,按诚实行事,又做你眼中所看为善的。”亲爱的弟兄姊妹,我想问问大家,首先我们怎么看希西家不想死呢?可能有人觉得希西家不属灵,因为保罗说【我……情愿离世与基督同在,因为这是好得无比的。(腓1:23)】所以舍不得死岂不是不属灵吗?其次,我们怎么看希西家的祷告呢?他祷告求神记念他的“完全”、“诚实”和“善行”,这不是自以为义吗?难道他觉得自己配和上帝谈回报吗?所以,也有人认为希西家的祷告同样不属灵。而上帝之所以又赐希西家15年寿命,不是因为上帝喜悦希西家的祷告,而是因为上帝不愿让希西家以为上帝欠他的,所以神是带着不满拯救了希西家。
三、上帝的性情
而对此,我的看法是:希西家和他的祷告可能确实不那么属灵,因为他太过留恋今生,他也太过自怜。但是上帝却不一定反感他的祷告,因为上帝知道希西家本性如何。其实希西家正是我们大多数基督徒的缩影。我们有多少基督徒像保罗一样属灵呢?我们的祷告又有多纯粹而毫无软弱和瑕疵呢?所以上帝如果按着律法的标准来看我们和我们的祷告,那么恐怕就没几个人配向神祷告了,甚至一个也没有。但《约翰一书》3:20节说【神比我们的心大】,意思是神的恩典和慈爱比我们的软弱更大,他爱我们并非因为我们配得,他听我们祷告也并非因为我们够属灵,而是因为他自己的性情,因为他是有恩典有怜悯的神。并且他也是信实的神,因为6节说“为我仆人大卫的缘故,必保护这城”。“为大卫的缘故”也不是说大卫做得好,值得上帝拯救他,而是因为上帝单方面拣选了大卫,与他立约,所以就算以色列家一再得罪神,神也不放弃以色列,因为他是守约施慈爱的神。所以,关于希西家得医治,我们与其说是希西家的祷告感动了神,不如说是神因着自己的慈爱和信实怜悯了希西家。而且神的怜悯是如此快的展现出来,以至于以赛亚还没有走到王宫的中院,神的拯救和安慰就临到了。
四、希西家求兆头
而当以赛亚向希西家宣告神的恩典时,希西家又有什么反应呢?希西家的反应是:他问以赛亚【“耶和华必医治我,到第三日,我能上耶和华的殿,有什么兆头呢?”(8节)】希西家这么问以赛亚,就说明希西家对以赛亚的宣告是半信半疑。我们可能稀奇:刚才希西家向上帝祷告时还痛哭流涕,显得很真诚的样子,怎么这会儿又信心不足了呢?其实这就是人性的软弱。想想我们自己,我们往往遇到困难时向神祷告好像也很恳切,但是当神真的藉着圣经或者牧师解释他的心意,并且挑战我们的信心时,我们不也常常犹犹豫豫吗?所以,我说希西家真是和我们一样性情的人。尽管希西家如此软弱,但上帝却仍然乐意施恩安慰,所以他藉着使日影倒退十度就证明了以赛亚的话,这也是明明的告诉希西家,他能活命不是偶然,而是出于神,神有能力有恩典,神完全值得他信靠。所以,因着这个日影倒退的神迹,希西家就得了安慰,但同时他也对信靠神再也无可推诿。如果这么明显的神迹还不能使希西家信靠,那么他的心就实在是太硬了。
五、上帝的旨意会改变吗?
这一段经文还有一个难理解的地方,就是上帝改变自己的心意。从这段经文的字面看,确实给人感觉是上帝原本只预定让希西家活到39岁,但后来改变主意增加了他15年寿命。《圣经》中类似表达上帝改变心意的经文还有:创6:5、6节【耶和华见人在地上罪恶很大,终日所思想的尽都是恶,耶和华就后悔造人在地上,心中忧伤。】,出32:14节【于是耶和华后悔,不把所说的祸降与他的百姓。】,撒上15:10、11节【耶和华的话临到撒母耳说:“我立扫罗为王,我后悔了;因为他转去不跟从我,不遵守我的命令。”】……。但是《圣经》还有很多另外的经文,显示上帝不会改变他的计划和心意,他也不是临时做决定,而是从起初就命定一切。例如:诗33:11节【耶和华的筹算永远立定;他心中的思念万代常存。】、民23:19节【 神非人,必不致说谎,也非人子,必不致后悔。他说话岂不照着行呢?他发言岂不要成就呢?】、赛46:10节【我从起初指明末后的事,从古时言明未成的事,说:我的筹算必立定;凡我所喜悦的,我必成就。】……。所以,我们如何解释这些看似矛盾的经文呢?我们愿意相信一位能够被我们打动,以致经常改变计划的神呢?还是相信一位已经考虑到一切可能并且能够做出最完美安排的神呢?有人相信神的计划可以改变,所以就努力使神理解自己、体谅自己、接受自己的祷告。但我相信神比这些人理解的伟大的多。他并不用人告诉才能知道,也不用人解释才能明白,更不用人痛哭流涕才能体谅人的痛苦,因为我们是他造的,所以他比我们其实更了解我们。并且他的眼目遍察一切,而人所知道的却极其有限,我们怎么有资格说服神相信我们的计划比他的更合理呢?
那么,如果神的计划不改变,我们祷告又有什么意义呢?首先,我们要知道祷告不是什么。第一,祷告不是为了让神知道,【你们祷告,不可像外邦人,用许多重复话,他们以为话多了必蒙垂听。 你们不可效法他们;因为你们没有祈求以先,你们所需用的,你们的父早已知道了。 (太6:7-8)】,其次,祷告也不是为了说服神,因为神比我们智慧。那么祷告是什么呢?第一,祷告是认罪,第二,祷告是赞美,第三,祷告也是祈求,但不是妄求,而是按着神的旨意和性情求。所以祷告不是要说服神,而是为了使我们明白神的旨意,顺服神的旨意,赞美神的旨意。总之,是要让我们的心与神的心合一,以致我们越来越认识神,越来越爱神,越来越顺服神,也越来越能被神使用。《诗篇》给我们很多祷告的样本和范例,有的祷告即使开始时带着个人的情绪和主张,但最后都因认识神而消化,抱怨变为赞美,疑惑变为顺服,这才是祷告的意义。
所以,以上显示神改变主意的经文应当理解为文学的表达方式,表示神对人的悖逆惊讶和难过,或者代表神有特别的目的。例如:神开始告诉希西家他的生命要结束了,并不是神真的如此决定了,而是为了使希西家彻底放弃自己的努力和挣扎。因为希西家的问题正在于他不能完全信靠神。面对强敌亚述,希西家一直不肯放弃对人的依靠,所以他才和埃及结盟,这就是他小信的表现,是神不喜悦的,也是以赛亚先知一再警告和抨击他的地方。因此,这一次上帝使他彻底陷入绝境,埃及失败了,亚述又来了,他的身体也垮了,这时除了神,在世上他还有什么可依靠的呢?神宣告他的死期到了正是要让他面对死亡而醒悟,正如我们常说的“人的尽头是神的起头”。然后,神再以医治他和使日影倒退的神迹向他证明:唯有神是大能、可靠的救主!这就是神的真实计划和出于他慈爱的良苦用心。所以,正如我刚才说的,希西家这时面对神真是无可推诿了。他应当选择依靠神,而不应再犹豫不决、三心二意。但实际情况如何呢?很快我们从他如何接待巴比伦使者就知道他的内心如何了。
六、希西家的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