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
Or


主持:Ada Poon
嘉
宾
嘉宾主持:张少珊是传道人也是知心的青少年导师。
点击绿色音频内容收听更详尽资讯
内容:慈绳爱索-管教育孩(下)
*节目内容纯属主持及嘉宾个人意见,与AusChannel立场无关
2019年全新一档进入心灵深处的节目!专业的角度为你探讨我们每个人内心深处的需求。由我们专业的心理治疗专家,怡康全人发展中心负责人Ada 和不同领域的专业人士 一同为我们推出每周一次的【身心灵万花筒】节目。内容精彩,真实案例,有专业分析,更多的是情绪及其他与我们每天息息相关的心理治疗资讯。
CALM DOWN
几米说,小孩宁愿被仙人掌刺伤,也不愿听见大人对他的冷嘲热讽。
因为,至少伤痕是看得见的,而责骂带来的伤口却是无形的。
无从展示、无从倾诉、也就无人在意。
语言是带情绪的,我们所说的每一个字串联起来,都可能给他人带去温暖,也可能带来伤害。
家,不仅是爱与温暖的传递通道,在不能好好说话的时候,往往成了恨与伤害的传递通道。
如果你的孩子不能坚持自我,那是因为他们小时候你总是在公共场合批评教育他们;
如果你的孩子很容易生气,那是因为你给他们的赞扬不够,他们只有行为不当的时候才能得到注意;
如果你的孩子不懂得尊重别人的感受,那是因为你总是命令他们,不在意他们的感受;
如果你的孩子总是神神秘秘的,什么都不告诉你,那是因为你总是爱打击他们;
同理心
对一个孩子的成长到底有多重要?
一个孩子如果有更多的同理心,他也会更善于社交。这一点被华盛顿大学医学院的精神病学家斯坦利.格林斯潘所证实,他发现,一个孩子感知到的共情越多,他们就越善于社交,未来也会越幸福,他们也更容易养育具有同理心的下一代。相反,如果一个孩子的同理心从小很贫乏,那么这些孩子也会在与人相处时表现为同理心的“穷人”。当这些孩子在幼年时期开始发展社交,他们也更容易被同龄人排斥在外。
好好说话,是一个家庭最大的福气。
不妨从此刻开始,学着和孩子好好说话——
1.信任的语气
孩子特别希望得到成人特别是父母的信任。
当你想说「就你这样三分钟热情还想打球……」的时候,你可以换一个信赖的语气说:「孩子,只要努力学,认真学,一定能学会打球的。」这无形中就给了孩子一份自信,并让他明白,只有坚持才能获得成功。
2.尊重的语气
从两三岁孩子的自我意识萌芽开始,也就有了自己的主见。
当你要求孩子学英语,可他还想再跟小伙伴们玩一下的时候,你可以发脾气:「越大越不听话了,不好好学习,看你长大了能干什么。」
你也可以尊重他:「那你再玩一会儿,不过,玩完了,就一定要学英语哦。」
孩子就乐于接受了。
3.商量的语气
每个孩子都是有自尊心的。
你可以用商量的语气,说:「宝贝,玩具乱丢,这是个坏习惯啊,跟妈妈一起把玩具收拾一下好吗?」
而不是命令的语气:「你怎么搞的,玩具乱丢,快点去收拾好!」
4.赞美的语气
当孩子把画好的画捧给你看时,如果你轻描淡写地应付几句:「画得一般,好好练。」但是他可能会对画画失去热情和信心。
如果用赞赏的语气肯定他的作品:「想不到我的宝宝画得这么好,继续努力,一定会画得更好。」孩子有了快乐的情绪体验,对画画就会更有兴趣。
5.鼓励的语气
要孩子做到没有过失,这是不可能的。
孩子第一次端碗,你不能责备他:「连个碗都端不稳,真笨。」这样会打击孩子尝试新事物的信心和勇气。
应该用鼓励的语气:「不小心打烂了碗,没关系,以后先用手指试试烫不烫再去端。」这样,既教给实践的方法,又给了孩子再次尝试的信心。
鲁迅说:「悲剧就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新移民到澳洲的家庭往往会遇到许多文化差异的问题。在小朋友成长的教育上更需要多了解和分享。希望这期节目的分享能给你更多中西教育的资讯!
下期节目我们会讲如何管教我们的孩子
By 澳洲华语AusChannel主持:Ada Poon
嘉
宾
嘉宾主持:张少珊是传道人也是知心的青少年导师。
点击绿色音频内容收听更详尽资讯
内容:慈绳爱索-管教育孩(下)
*节目内容纯属主持及嘉宾个人意见,与AusChannel立场无关
2019年全新一档进入心灵深处的节目!专业的角度为你探讨我们每个人内心深处的需求。由我们专业的心理治疗专家,怡康全人发展中心负责人Ada 和不同领域的专业人士 一同为我们推出每周一次的【身心灵万花筒】节目。内容精彩,真实案例,有专业分析,更多的是情绪及其他与我们每天息息相关的心理治疗资讯。
CALM DOWN
几米说,小孩宁愿被仙人掌刺伤,也不愿听见大人对他的冷嘲热讽。
因为,至少伤痕是看得见的,而责骂带来的伤口却是无形的。
无从展示、无从倾诉、也就无人在意。
语言是带情绪的,我们所说的每一个字串联起来,都可能给他人带去温暖,也可能带来伤害。
家,不仅是爱与温暖的传递通道,在不能好好说话的时候,往往成了恨与伤害的传递通道。
如果你的孩子不能坚持自我,那是因为他们小时候你总是在公共场合批评教育他们;
如果你的孩子很容易生气,那是因为你给他们的赞扬不够,他们只有行为不当的时候才能得到注意;
如果你的孩子不懂得尊重别人的感受,那是因为你总是命令他们,不在意他们的感受;
如果你的孩子总是神神秘秘的,什么都不告诉你,那是因为你总是爱打击他们;
同理心
对一个孩子的成长到底有多重要?
一个孩子如果有更多的同理心,他也会更善于社交。这一点被华盛顿大学医学院的精神病学家斯坦利.格林斯潘所证实,他发现,一个孩子感知到的共情越多,他们就越善于社交,未来也会越幸福,他们也更容易养育具有同理心的下一代。相反,如果一个孩子的同理心从小很贫乏,那么这些孩子也会在与人相处时表现为同理心的“穷人”。当这些孩子在幼年时期开始发展社交,他们也更容易被同龄人排斥在外。
好好说话,是一个家庭最大的福气。
不妨从此刻开始,学着和孩子好好说话——
1.信任的语气
孩子特别希望得到成人特别是父母的信任。
当你想说「就你这样三分钟热情还想打球……」的时候,你可以换一个信赖的语气说:「孩子,只要努力学,认真学,一定能学会打球的。」这无形中就给了孩子一份自信,并让他明白,只有坚持才能获得成功。
2.尊重的语气
从两三岁孩子的自我意识萌芽开始,也就有了自己的主见。
当你要求孩子学英语,可他还想再跟小伙伴们玩一下的时候,你可以发脾气:「越大越不听话了,不好好学习,看你长大了能干什么。」
你也可以尊重他:「那你再玩一会儿,不过,玩完了,就一定要学英语哦。」
孩子就乐于接受了。
3.商量的语气
每个孩子都是有自尊心的。
你可以用商量的语气,说:「宝贝,玩具乱丢,这是个坏习惯啊,跟妈妈一起把玩具收拾一下好吗?」
而不是命令的语气:「你怎么搞的,玩具乱丢,快点去收拾好!」
4.赞美的语气
当孩子把画好的画捧给你看时,如果你轻描淡写地应付几句:「画得一般,好好练。」但是他可能会对画画失去热情和信心。
如果用赞赏的语气肯定他的作品:「想不到我的宝宝画得这么好,继续努力,一定会画得更好。」孩子有了快乐的情绪体验,对画画就会更有兴趣。
5.鼓励的语气
要孩子做到没有过失,这是不可能的。
孩子第一次端碗,你不能责备他:「连个碗都端不稳,真笨。」这样会打击孩子尝试新事物的信心和勇气。
应该用鼓励的语气:「不小心打烂了碗,没关系,以后先用手指试试烫不烫再去端。」这样,既教给实践的方法,又给了孩子再次尝试的信心。
鲁迅说:「悲剧就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新移民到澳洲的家庭往往会遇到许多文化差异的问题。在小朋友成长的教育上更需要多了解和分享。希望这期节目的分享能给你更多中西教育的资讯!
下期节目我们会讲如何管教我们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