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
Or
“人和自然是同父异母的兄弟,如果亲兄弟不和谐,自然会产生灾难。”
这种人与自然和平共处的理念来自摩梭人的经典东巴经。摩梭人从每年的新年(汉人农历十二月初一)开始,会在一年中举行400多场仪式活动,传递的核心精神就是崇尚自然,铭记自然神,以此来寻求人和自然的平衡之道。
东巴文字。图 Jing
本期播客,我们有幸邀请到了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社会学与人类学系教授孙庆忠。2024年,孙庆忠和研究团队出版了东巴文化三书(《守望东巴》《摩梭仁者》《纳人乡韵》),这是一套颇能触动人心的民族志包含文化志、口述史和影像志。
孙庆忠从1995年第一次下乡做田野工作开始,他每年至少在村里住上一个月,30年来不曾间断。在孙庆忠看来,“油米村就好像趴在山肚子里一样,周边的神山和圣灵一直活在村民的生活里。”而当地的“种养循环”和“农林结合”展现了古老的农耕技术如何仍然活在村庄之中。
图片来自《纳人乡韵》
在《守望东巴:云南宁蒗油米村摩梭人文化志》一书中,我们能从字里行间感受到研究团队对油米村人生活的理解和共情。更能体会到在人与自然和平共处的理念下,摩梭人的生活有礼有节,精神充盈而有力。让生活在大城市的忙碌打工人羡慕不已!
正如孙庆忠眼中的油米村生活,“村民的幸福很简单,着实令我们羡慕,甚至有些可望而不可及”。
需要提醒一下,本期播客剪辑自一次线上采访,录音品质不够完美,听众朋友们可以选择更合适的收听方式。我们相信充实精彩的播客内容会让你沉浸其中,收获满满。在本期播客中,我们聊到:
油米村的生活有多悠然?
摩梭人的自然观是怎样的?
东巴文化为何能持续至今?
现代东巴既要生存又要学东巴,传承文化面临哪些挑战?
我们对摩梭人的走婚有哪些误解?
农业文化遗产是什么?人类学研究是为了什么?
图片来自《守望东巴》
本期又有福利啦!!!
感谢中信出版社的支持。欢迎大家在小宇宙评论区留言,我们将精选一条留言,送出赠书一本。不要错过这个了东巴文化的机会哦~~
东巴文化三书:《守望东巴》《摩梭仁者》《纳人乡韵》
【本期制作者】
主播:xiaozhou / 媒体人,明日之路社群小伙伴
聊天人:孙庆忠 / 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社会学与人类学系教授
音频制作:艾莎
【时间轴】
00:41 人类学:通过别人的生活,反思自己的文化
02:40 “做老百姓不要狠狠赚钱,够吃就够了”
06:20 悠然的状态:牛如果今天不回来,明天就会回来
08:50 人和自然是同父异母的兄弟,亲兄弟不和谐,就会产生自然灾害
14:20 哈尼梯田延续至今的奥秘:四素同构
18:30 农民工大潮下,当地农作物如何变迁?
25:30 通路后,当地有哪些变化?
29:41 历史上的淘金潮是怎样的?
34:00 学东巴不易,还要打工生存,如何传承东巴文化?
41:10 信仰的力量:第一次到油米村就被老东巴迷住了
48:10 村民出去打工上学,还会回来吗?
54:05 文旅与民间文化之间的冲突:一些舞蹈不能随便跳的
59:50 摩梭人的走婚有哪些误解?
01:07:40 农业文化遗产是什么?
【本期出现的音乐】
Back Home Again_John Denver
My Heart (pop house) - Pixabay
【延伸阅读】
专访|孙庆忠:油米村摩梭人如何让生活有礼有节、精神充盈有力
(澎湃新闻·翻书党栏目)
【更多内容】
可见微信公号“明日之路 明日之食”
“人和自然是同父异母的兄弟,如果亲兄弟不和谐,自然会产生灾难。”
这种人与自然和平共处的理念来自摩梭人的经典东巴经。摩梭人从每年的新年(汉人农历十二月初一)开始,会在一年中举行400多场仪式活动,传递的核心精神就是崇尚自然,铭记自然神,以此来寻求人和自然的平衡之道。
东巴文字。图 Jing
本期播客,我们有幸邀请到了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社会学与人类学系教授孙庆忠。2024年,孙庆忠和研究团队出版了东巴文化三书(《守望东巴》《摩梭仁者》《纳人乡韵》),这是一套颇能触动人心的民族志包含文化志、口述史和影像志。
孙庆忠从1995年第一次下乡做田野工作开始,他每年至少在村里住上一个月,30年来不曾间断。在孙庆忠看来,“油米村就好像趴在山肚子里一样,周边的神山和圣灵一直活在村民的生活里。”而当地的“种养循环”和“农林结合”展现了古老的农耕技术如何仍然活在村庄之中。
图片来自《纳人乡韵》
在《守望东巴:云南宁蒗油米村摩梭人文化志》一书中,我们能从字里行间感受到研究团队对油米村人生活的理解和共情。更能体会到在人与自然和平共处的理念下,摩梭人的生活有礼有节,精神充盈而有力。让生活在大城市的忙碌打工人羡慕不已!
正如孙庆忠眼中的油米村生活,“村民的幸福很简单,着实令我们羡慕,甚至有些可望而不可及”。
需要提醒一下,本期播客剪辑自一次线上采访,录音品质不够完美,听众朋友们可以选择更合适的收听方式。我们相信充实精彩的播客内容会让你沉浸其中,收获满满。在本期播客中,我们聊到:
油米村的生活有多悠然?
摩梭人的自然观是怎样的?
东巴文化为何能持续至今?
现代东巴既要生存又要学东巴,传承文化面临哪些挑战?
我们对摩梭人的走婚有哪些误解?
农业文化遗产是什么?人类学研究是为了什么?
图片来自《守望东巴》
本期又有福利啦!!!
感谢中信出版社的支持。欢迎大家在小宇宙评论区留言,我们将精选一条留言,送出赠书一本。不要错过这个了东巴文化的机会哦~~
东巴文化三书:《守望东巴》《摩梭仁者》《纳人乡韵》
【本期制作者】
主播:xiaozhou / 媒体人,明日之路社群小伙伴
聊天人:孙庆忠 / 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社会学与人类学系教授
音频制作:艾莎
【时间轴】
00:41 人类学:通过别人的生活,反思自己的文化
02:40 “做老百姓不要狠狠赚钱,够吃就够了”
06:20 悠然的状态:牛如果今天不回来,明天就会回来
08:50 人和自然是同父异母的兄弟,亲兄弟不和谐,就会产生自然灾害
14:20 哈尼梯田延续至今的奥秘:四素同构
18:30 农民工大潮下,当地农作物如何变迁?
25:30 通路后,当地有哪些变化?
29:41 历史上的淘金潮是怎样的?
34:00 学东巴不易,还要打工生存,如何传承东巴文化?
41:10 信仰的力量:第一次到油米村就被老东巴迷住了
48:10 村民出去打工上学,还会回来吗?
54:05 文旅与民间文化之间的冲突:一些舞蹈不能随便跳的
59:50 摩梭人的走婚有哪些误解?
01:07:40 农业文化遗产是什么?
【本期出现的音乐】
Back Home Again_John Denver
My Heart (pop house) - Pixabay
【延伸阅读】
专访|孙庆忠:油米村摩梭人如何让生活有礼有节、精神充盈有力
(澎湃新闻·翻书党栏目)
【更多内容】
可见微信公号“明日之路 明日之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