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
Or
王忠嗣(705年-749年),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东南)人,后移居华州郑县(今陕西华县)。 [28]丰安军使王海宾之子, 中国唐朝军事家, 将领。
王忠嗣九岁时便由唐玄宗养于宫中,长大后“雄毅寡言,有谋略”,很得玄宗的器重。开元二十一年(733年)起,历任左领军卫郎将、河西讨击副使、左金吾卫将军等军政要职。开元二十六年(738年)秋,吐蕃进犯边境,王忠嗣率部属前往平叛,吐蕃大败。后又北伐奚族,平定吐谷浑,利用西突厥各部贵族之间的矛盾,削弱其实力。开元二十九年(741年),又任朔方节度使。王忠嗣主张各民族和平相处,尽量避免冲突和战乱的发生。玄宗欲兴兵攻打吐蕃石堡城,王忠嗣上奏,请休兵秣马。玄宗不以为然,董延光请攻石堡城,但出师无功,终罢兵。天宝五年(746年),王忠嗣身兼朔方、河东、河西、陇右四节度使。天宝六年(747年),拒绝安禄山的拉拢引诱,上书揭露其阴谋,反遭李林甫、安禄山“欲奉太子”的诬陷,被贬汉阳太守。天宝八年(749年),又贬至汉乐郡。同年暴卒。
王忠嗣(705年-749年),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东南)人,后移居华州郑县(今陕西华县)。 [28]丰安军使王海宾之子, 中国唐朝军事家, 将领。
王忠嗣九岁时便由唐玄宗养于宫中,长大后“雄毅寡言,有谋略”,很得玄宗的器重。开元二十一年(733年)起,历任左领军卫郎将、河西讨击副使、左金吾卫将军等军政要职。开元二十六年(738年)秋,吐蕃进犯边境,王忠嗣率部属前往平叛,吐蕃大败。后又北伐奚族,平定吐谷浑,利用西突厥各部贵族之间的矛盾,削弱其实力。开元二十九年(741年),又任朔方节度使。王忠嗣主张各民族和平相处,尽量避免冲突和战乱的发生。玄宗欲兴兵攻打吐蕃石堡城,王忠嗣上奏,请休兵秣马。玄宗不以为然,董延光请攻石堡城,但出师无功,终罢兵。天宝五年(746年),王忠嗣身兼朔方、河东、河西、陇右四节度使。天宝六年(747年),拒绝安禄山的拉拢引诱,上书揭露其阴谋,反遭李林甫、安禄山“欲奉太子”的诬陷,被贬汉阳太守。天宝八年(749年),又贬至汉乐郡。同年暴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