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歲月 | 將臨期網上靈修2024 (廣東話)

時光歲月 |第十一日|第二週星期五 | 等錯方向


Listen Later

    福音中另一位有「等待」經驗的人物是一位癱子,他與匝凱不同,在遇見耶穌之前他曾苦等了三十八年,但可惜等錯了方向。我們先聽一聽若望的敘述。

    在耶路撒冷靠近羊門有一個水池,希伯來語叫作貝特匝達,周圍有五個走廊。在這些走廊內,躺着許多患病的,瞎眼的,瘸腿的,痳痺的,都在等候水動,因為有天使按時下到水池中,攪動池水;水動後,第一個下去的,無論他患什麼病,必會痊癒。在那裏有一個人,患病已三十八年。耶穌看見這人躺在那裏,知道他已病了多時, 就向他說:「你願意痊癒嗎?」那人回答說:「主,我沒有人在水動的時候,把我放到水池中;我正到的時候,別人在我以前已經下去了。」耶穌向他說:「起來,拿起你的牀,行走吧!」那人便立刻痊癒了,拿起自己的牀,行走起來;那一天正是安息日。(若5:1-9)

    三十八年!三十八年癱臥牀上,三十八年空空的期待,三十八年積壓着的失望、苦惱、孤獨、無奈,實在令人想起也覺得可怕!這個就是耶穌在貝特匝達池邊遇到的癱子的悲慘命運。日復一日地,三十八年, 一千四百多個日子,他每天一早像一個爛包裹一樣被人抬到池邊,晚上又被收回去。「活着」,為他就等於「還沒有死去」。他天天呆望水池,太陽之下無新事,他已不再希冀什麼,只這樣無奈地消磨時間,耗盡餘生。

    這個水池就在耶路撒冷聖殿附近。周圍有五個走廊,本來這地方很漂亮,建築得宏偉而有氣勢,不過現在就像個大病房,又髒又混亂。因為傳說有天使會按時從天下降,下到水池攪動池水,水動後第一個下池的,無論患什麼病都可以痊癒。這雖然只是個傳說,卻已經轟動全城。凡有奇蹟發生的地方,都會成為病人蜂擁而至的焦點,這裏就有各式各樣的病人,男女老幼,各種奇難雜症的病患者,都雲集在這裏等待水動。雖然大家都有病,但卻不會相憐相助,更沒有什麼友誼共融可言。每人帶着自己的病苦,關閉在自己的孤獨中,他們的交談只是互吐苦水,怨天尤人,更甚的是他們彼此憎恨,彼此敵對。因為第一個下水者只有一個,所以在池邊的每一個病人,都視其他人為競爭對手;每一個常來者都發展出一套霸道,佔據有利地盤;每一個新來者都被排斥,被視為威脅,因為分薄了各人治癒的可能性。這種氣氛使再美的地方都可化為人間地獄,接近聖殿也無濟於事。

    耶穌經過這裏,看到這可悲的情景,尤其注意到那個癱子呆滯淒涼的眼光,知道他已被折磨了多時,就上前問他說:「你願意痊癒嗎?」耶穌這問題驟看似乎問得多餘,若不是想痊癒,有人會甘心在這裏躺三十八年嗎?但細想之下,便覺得這一問有如當頭棒喝。那癱子初來時確實是滿懷希望,很想痊癒,把這池水視為他的救恩,但隨着時間的過去,一日又一日,一年又一年,他的希望已變得比他的肉體更僵更癱,他的心也麻木了,他的等待已變成了無奈,無聊,無意義的習慣。他仍每天來這裏,只是因為沒有其他地方可去,他的世界已縮小到只有這個水池和在池邊勾心鬥角的這一羣病人。雖然這裏熙來攘往,但他卻異常的孤單,沒有朋友,沒有同情者,沒有人能在適當的時刻肯推他一把。對耶穌的發問,他覺得很難回答:「你願意痊癒嗎?」當然。但他知道只靠自己願意,根本不夠,也要別人願意慷慨相助,推他一把。他遂坦白地對耶穌說:「主!我沒有人在水動的時候,把我放入水池中;我正到的時候,別人在我以前已經下去了。」

    他說無人幫助他,卻不知道,天主正在向他伸出援手。這癱子只顧依賴池水,只顧期待他人的援助,卻不知道天主的救恩近在咫尺,就在他面前。他等錯了方向,等錯了對象。

    耶穌對他說:「起來,拿起你的牀,行走吧!」耶穌要一個躺了一輩子的人,作一個一百八十度的大轉變,並要他立即作,要他起來,行走,連牀也搬走,永不回頭地離開這裏!那怕當天是不宜行走,不宜背牀的安息日?只要恩寵到,為洗心革面,為皈依重生,天天是好日,時時是良辰。

請眾同禱
全能的天主,求你使你的子民保持警醒,以期待你唯一聖子的來臨;正如我們的救主曾教導我們的:要點上燈,保持醒寤,準備前去迎接他。因你的聖子、我們的主耶穌基督,他和你及聖神,是唯一天主,永生永王。亞孟。

★ Support this podcast ★
...more
View all episodesView all episodes
Download on the App Store

時光歲月 | 將臨期網上靈修2024 (廣東話)By 生命恩泉 Fountain of Love and 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