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
Or
有關「時間」,耶穌除了一些發人深醒,有警惕性的話外,還有一番很安慰人心的說話。在瑪竇福音的「山中聖訓」中,他勸勉我們「不要為明天憂慮」,不要憂慮吃什麼,或喝什麼,穿什麼。人生所需被歸納、濃縮於「吃」、「喝」、「穿」這幾個基本需要上。耶穌勸人,不要為日常生活所需而過份憂慮,要信賴天父無微不至的眷顧,「因為天父原曉得你們需要這一切」 (瑪6:32-33)天父自有安排 。這與《訓道篇》所說相呼應:要活於當下,全心依賴天父慈愛的安排。
耶穌還舉了兩個實在的,明顯易明的,取自日常生活的例子:上觀天空飛鳥自由地飛翔不需要為吃喝而憂慮,天父養育了他們(勿為吃喝憂慮),下看田間花草不需要為衣服而憂慮,天父把他們裝飾得非常漂亮(勿為衣服憂慮)。那位使飛鳥吃得飽,使花草穿得漂亮的天父怎會不更細心照顧自己鍾愛的子女?
無須憂慮的另外一個理由是人根本不能完全控制自己的生命。人不是生命的絕對主宰,人內心的發展,外來的景況,生命的際遇有太多事情不能掌管,不能操縱,甚至不能明瞭,不能知曉。所以憂慮也無補於事,不能改變事實,人生無常,世事千變萬化,實在憂慮不來。「你們中誰能運用思慮,使自己的壽數增加一肘呢?」(瑪6:27)透過憂慮,我們無法將自己的生命延長一丁點,亦不能將惡境、意外排除。
耶穌的意思是否要自己的門徒活得逍遙快樂,舒適自在,完全不用為衣食住行,為柴米油鹽而操心?非也。要看他說的「憂慮」,不是指對日常生活應有的關顧,應盡的本分,應負的責任;而是那種焦急緊張,那種死拼更鬥的志在必得,那種貪得無厭的擁有慾,那種使人失去內心安寧,使人顛倒價值輕重,擾亂人心神,使人煩躁勞累的掛慮及催迫。
《德訓篇》有十分美妙親切的一段,勸人避免這種有害的憂慮:「不要使你的心靈沉陷在憂愁裏,也不要因無謂的思慮,而自尋苦惱。心中喜樂是人的生命,是聖德的無盡寶藏;人心愉快,可享長壽。對你的靈魂要有愛情,又要悅樂天主,克制自己,以上主的聖德,安慰你的心,使憂愁遠離你。因為憂愁害死了許多人,憂愁對人毫無益處。嫉妒和忿怒,能使壽命縮短;苦心積慮,使人未老先衰。心中喜樂而善良的人,必殷勤做好自己餐桌上的食物」(德30:22-27)。
「憂慮」與天國的真福背道而馳,與耶穌所賜的平安與喜樂,與活「福音」者的樂觀不相容。耶穌說過:「我的軛是柔和的,我的擔子是輕鬆的」(瑪11:30)。跟隨他的人應步履輕快,無壓抑,無束縛;聆聽他,接受他的人,不讓焦慮把生命的種子窒息(參閱瑪13:22)。那些長戚戚,常憂鬱,被物質瑣事糾纏,心志消沉的人,之所以活得苦,活得累,是因為他們不知道,或忘記了天上有一位慈愛的天父。
耶穌也用了一些很平實又動人的圖像來描寫天父對人的細心關懷,照顧周到:「五隻麻雀不是賣兩文銅錢嗎?然而在天主前,他們中沒有一隻被遺忘的。就是你們的頭髮,也一一被數過了;你們不要害怕!你們比許多麻雀尊貴多了」(路12:6-7)。所以,不憂慮並非出於性格的開朗豁達,果敢樂觀,也不是基於某種逍遙灑脫的人生觀或哲學理論,而是因為天上有一位慈愛的父親,因為深信自己在祂眼前的寶貴。如果我們的頭髮,也一一被數過,我們的時光歲月,怎能不被祂細心數清?
請眾同禱
上主,求你大顯神能,降臨人間,使我們依靠你的保佑, 能免於罪惡的誘惑,獲得救贖的鴻恩。因你的聖子、我們的主耶穌基督,他和你及聖神,是唯一天主,永生永王。亞孟。
有關「時間」,耶穌除了一些發人深醒,有警惕性的話外,還有一番很安慰人心的說話。在瑪竇福音的「山中聖訓」中,他勸勉我們「不要為明天憂慮」,不要憂慮吃什麼,或喝什麼,穿什麼。人生所需被歸納、濃縮於「吃」、「喝」、「穿」這幾個基本需要上。耶穌勸人,不要為日常生活所需而過份憂慮,要信賴天父無微不至的眷顧,「因為天父原曉得你們需要這一切」 (瑪6:32-33)天父自有安排 。這與《訓道篇》所說相呼應:要活於當下,全心依賴天父慈愛的安排。
耶穌還舉了兩個實在的,明顯易明的,取自日常生活的例子:上觀天空飛鳥自由地飛翔不需要為吃喝而憂慮,天父養育了他們(勿為吃喝憂慮),下看田間花草不需要為衣服而憂慮,天父把他們裝飾得非常漂亮(勿為衣服憂慮)。那位使飛鳥吃得飽,使花草穿得漂亮的天父怎會不更細心照顧自己鍾愛的子女?
無須憂慮的另外一個理由是人根本不能完全控制自己的生命。人不是生命的絕對主宰,人內心的發展,外來的景況,生命的際遇有太多事情不能掌管,不能操縱,甚至不能明瞭,不能知曉。所以憂慮也無補於事,不能改變事實,人生無常,世事千變萬化,實在憂慮不來。「你們中誰能運用思慮,使自己的壽數增加一肘呢?」(瑪6:27)透過憂慮,我們無法將自己的生命延長一丁點,亦不能將惡境、意外排除。
耶穌的意思是否要自己的門徒活得逍遙快樂,舒適自在,完全不用為衣食住行,為柴米油鹽而操心?非也。要看他說的「憂慮」,不是指對日常生活應有的關顧,應盡的本分,應負的責任;而是那種焦急緊張,那種死拼更鬥的志在必得,那種貪得無厭的擁有慾,那種使人失去內心安寧,使人顛倒價值輕重,擾亂人心神,使人煩躁勞累的掛慮及催迫。
《德訓篇》有十分美妙親切的一段,勸人避免這種有害的憂慮:「不要使你的心靈沉陷在憂愁裏,也不要因無謂的思慮,而自尋苦惱。心中喜樂是人的生命,是聖德的無盡寶藏;人心愉快,可享長壽。對你的靈魂要有愛情,又要悅樂天主,克制自己,以上主的聖德,安慰你的心,使憂愁遠離你。因為憂愁害死了許多人,憂愁對人毫無益處。嫉妒和忿怒,能使壽命縮短;苦心積慮,使人未老先衰。心中喜樂而善良的人,必殷勤做好自己餐桌上的食物」(德30:22-27)。
「憂慮」與天國的真福背道而馳,與耶穌所賜的平安與喜樂,與活「福音」者的樂觀不相容。耶穌說過:「我的軛是柔和的,我的擔子是輕鬆的」(瑪11:30)。跟隨他的人應步履輕快,無壓抑,無束縛;聆聽他,接受他的人,不讓焦慮把生命的種子窒息(參閱瑪13:22)。那些長戚戚,常憂鬱,被物質瑣事糾纏,心志消沉的人,之所以活得苦,活得累,是因為他們不知道,或忘記了天上有一位慈愛的天父。
耶穌也用了一些很平實又動人的圖像來描寫天父對人的細心關懷,照顧周到:「五隻麻雀不是賣兩文銅錢嗎?然而在天主前,他們中沒有一隻被遺忘的。就是你們的頭髮,也一一被數過了;你們不要害怕!你們比許多麻雀尊貴多了」(路12:6-7)。所以,不憂慮並非出於性格的開朗豁達,果敢樂觀,也不是基於某種逍遙灑脫的人生觀或哲學理論,而是因為天上有一位慈愛的父親,因為深信自己在祂眼前的寶貴。如果我們的頭髮,也一一被數過,我們的時光歲月,怎能不被祂細心數清?
請眾同禱
上主,求你大顯神能,降臨人間,使我們依靠你的保佑, 能免於罪惡的誘惑,獲得救贖的鴻恩。因你的聖子、我們的主耶穌基督,他和你及聖神,是唯一天主,永生永王。亞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