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
Or
你是否有过迷茫和焦虑?
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却等不到绿灯亮起,路人来来往往,可你找不到前进的方向。
这本书小小的,很薄;看完微微诧异于其实用性。定位在指引迷茫者的心灵鸡汤很多,但能让读者真的试图有所改变的很少,无论是我自己还是周围朋友,都在读完这本书后多了一条思路。
不同时期的人读完这本书都会有不同的诠释和感悟,那我们作为20的大学生,不如就这大学生这个阶段来聊聊如何在迷茫中自我解围。
我们不求也无法探讨出一个标准答案,但是我们可以分享一段段小经历和一个个小感悟,再由着这些感悟互相碰撞产生新的想法,或许就能帮助听这期播客的大学生朋友们渐渐看清前方道路。
大学生阶段的迷茫可以分为两类:对于当下的迷茫和未来的迷茫。
当下聚焦在今天明天后天--我该如何高效分配我的时间?我要为未来做哪些准备工作?我有很多事情要做可是一件都不想做怎么办?
未来聚焦在大学结束后的阶段--我是考研还是工作?我能考上什么学校?我该怎么找工作?
我们带着这些实实在在的困扰,和本期嘉宾一同走进这本书。
对未来的迷茫与无法找到自身的PFE(purpose for existing)-存在意义有关。
书中主人公走进的这家咖啡馆的菜单背面写着三个问题:你为什么来这里?你害怕死亡吗?你满足吗?每个人的答案各异,但都围绕着个体的PFE展开。
你的PFE是什么?
大多数人可能未曾思考过这个问题,似乎默认ta的人生轨迹都在无形中被固定好了,不存在其他的可能;而对于思考过这个问题的人而言,在这个营销信息爆炸的大环境下,我们常常不自知地将幸福和满足感寄托于某些产品或者服务上,悄然掉入消费主义陷阱,无法找到真正给自己带来价值感的东西,怎样找到发自内心喜欢且适合自己的PFE又是个问题。
本期嘉宾便从不同角度来理解PFE,并且探讨了弄清PFE和行动之间的“鸿沟”。
对当下的迷茫,书中用绿海龟的例子给我们提供了新思路。当海浪方向与绿海龟行进方向相反时,绿海龟不会与阻力相抗,而是保留力气等到“顺势”时有力有效地前行。仔细想想,其实我们大学生就是一只绿海龟,我们所处的环境就是海水,与我们目标并不相关的人和事就是涌向岸边的反向海浪,而帮助我们成就目的人和事则是涌向大海的正向海浪。环境和资源有时是帮助有时也是累赘,在反向浪上浪费的时间精力越多,留给正向浪的时间精力就越少。因此,我们如何不在对抗“逆浪”上花费过多精力、又如何在“顺浪”中有效汲取翻倍能量,本期嘉宾也将根据自己的经历来解读。
既然是十字路口,往左往右,往前往后,谁又能说哪一条路上的风景不如其他的呢。
2:10 什么是PFE?为什么大家普遍不清楚自己的PFE?我们第一次思考自己的“意义”是什么时候?
11:05想明白和能做到之间的“鸿沟”
20:10 PFE是通过不断的尝试实践调整的
22:14 怎么理解绿海龟这个例子?大学中的“绿海龟(大学生)与海水(大学环境/资源)”探讨
27:05 怎样对待大学里的“水课”?
38:45如何分清生活中的主次?
40:58生活学习上要不要“听劝”?
46:50长大后的烦恼很多来源于生活的更精彩和多元
50:13 “移走人生中的高尔夫球”--掌握主动权、执行力
1:07:21怎么看待“过往羞耻”?
1:20:11如果你恋爱了,你会过节吗?怎么看待消费主义陷阱?
感谢倾听。
主播:小白/卡卡/Charles/Eva
Logo by SallyGallagher
文案&剪辑 by 小白
统筹 by 卡卡
BGM:(全部来自剪映素材库)
《再见琳尼尔》--新学校废物合唱团
《搁浅的人》--康士坦的变化球
《愿与》--麻园诗人
《她从来不听我写的歌》--咖喱3000
《我凭什么快乐》--新学校废物合唱团
《没有人能够比我们更接近对方》--声音玩具
《哎呀哎呀》--魏如萱
《Hi there》--康士坦的变化球
《Not my time to die》--Joyside
你是否有过迷茫和焦虑?
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却等不到绿灯亮起,路人来来往往,可你找不到前进的方向。
这本书小小的,很薄;看完微微诧异于其实用性。定位在指引迷茫者的心灵鸡汤很多,但能让读者真的试图有所改变的很少,无论是我自己还是周围朋友,都在读完这本书后多了一条思路。
不同时期的人读完这本书都会有不同的诠释和感悟,那我们作为20的大学生,不如就这大学生这个阶段来聊聊如何在迷茫中自我解围。
我们不求也无法探讨出一个标准答案,但是我们可以分享一段段小经历和一个个小感悟,再由着这些感悟互相碰撞产生新的想法,或许就能帮助听这期播客的大学生朋友们渐渐看清前方道路。
大学生阶段的迷茫可以分为两类:对于当下的迷茫和未来的迷茫。
当下聚焦在今天明天后天--我该如何高效分配我的时间?我要为未来做哪些准备工作?我有很多事情要做可是一件都不想做怎么办?
未来聚焦在大学结束后的阶段--我是考研还是工作?我能考上什么学校?我该怎么找工作?
我们带着这些实实在在的困扰,和本期嘉宾一同走进这本书。
对未来的迷茫与无法找到自身的PFE(purpose for existing)-存在意义有关。
书中主人公走进的这家咖啡馆的菜单背面写着三个问题:你为什么来这里?你害怕死亡吗?你满足吗?每个人的答案各异,但都围绕着个体的PFE展开。
你的PFE是什么?
大多数人可能未曾思考过这个问题,似乎默认ta的人生轨迹都在无形中被固定好了,不存在其他的可能;而对于思考过这个问题的人而言,在这个营销信息爆炸的大环境下,我们常常不自知地将幸福和满足感寄托于某些产品或者服务上,悄然掉入消费主义陷阱,无法找到真正给自己带来价值感的东西,怎样找到发自内心喜欢且适合自己的PFE又是个问题。
本期嘉宾便从不同角度来理解PFE,并且探讨了弄清PFE和行动之间的“鸿沟”。
对当下的迷茫,书中用绿海龟的例子给我们提供了新思路。当海浪方向与绿海龟行进方向相反时,绿海龟不会与阻力相抗,而是保留力气等到“顺势”时有力有效地前行。仔细想想,其实我们大学生就是一只绿海龟,我们所处的环境就是海水,与我们目标并不相关的人和事就是涌向岸边的反向海浪,而帮助我们成就目的人和事则是涌向大海的正向海浪。环境和资源有时是帮助有时也是累赘,在反向浪上浪费的时间精力越多,留给正向浪的时间精力就越少。因此,我们如何不在对抗“逆浪”上花费过多精力、又如何在“顺浪”中有效汲取翻倍能量,本期嘉宾也将根据自己的经历来解读。
既然是十字路口,往左往右,往前往后,谁又能说哪一条路上的风景不如其他的呢。
2:10 什么是PFE?为什么大家普遍不清楚自己的PFE?我们第一次思考自己的“意义”是什么时候?
11:05想明白和能做到之间的“鸿沟”
20:10 PFE是通过不断的尝试实践调整的
22:14 怎么理解绿海龟这个例子?大学中的“绿海龟(大学生)与海水(大学环境/资源)”探讨
27:05 怎样对待大学里的“水课”?
38:45如何分清生活中的主次?
40:58生活学习上要不要“听劝”?
46:50长大后的烦恼很多来源于生活的更精彩和多元
50:13 “移走人生中的高尔夫球”--掌握主动权、执行力
1:07:21怎么看待“过往羞耻”?
1:20:11如果你恋爱了,你会过节吗?怎么看待消费主义陷阱?
感谢倾听。
主播:小白/卡卡/Charles/Eva
Logo by SallyGallagher
文案&剪辑 by 小白
统筹 by 卡卡
BGM:(全部来自剪映素材库)
《再见琳尼尔》--新学校废物合唱团
《搁浅的人》--康士坦的变化球
《愿与》--麻园诗人
《她从来不听我写的歌》--咖喱3000
《我凭什么快乐》--新学校废物合唱团
《没有人能够比我们更接近对方》--声音玩具
《哎呀哎呀》--魏如萱
《Hi there》--康士坦的变化球
《Not my time to die》--Joysi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