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晚·花地·文化

【视频】云烟缭绕入画来:许钦松解读新作《帽峰胜境》创作心路 | 名家说新作


Listen Later

日前,全国政协书画室副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顾问许钦松向记者分享了其为绿美广东生态建设项目创作的中国画《帽峰胜境》的创作心得。

作为白云区文化大使和白云十景评选专家,许钦松期望通过这幅画作,展现入选“新时代白云十景”的帽峰山秀美风光。

帽峰山因其独特的云雾景观而得名,清晨或雨后常见烟云缭绕,峰峦若隐若现,整个山峦仿佛被一层薄纱所笼罩,状如纱帽。这种云雾景观不仅是帽峰山的灵魂,也成为了许钦松山水立意的触发点。

在创作《帽峰胜境》时,许钦松特意选择了帽峰山烟雨朦胧的标志性时刻。他运用大面积留白和水墨晕染表现烟云的形态和质感,让云雾在山间飘动,或轻盈如丝,或厚重如棉。

半山云与水面雾破墨相连,与山峰、树木、溪流相互交融,营造出水气淋漓、清新宕逸的整体画面。

山川之气,以云为总

许钦松指出,正如宋代韩拙所说“夫通山川之气,以云为总”。

烟云在画中既是为了“通气”,着墨部分以山为主,经络连贯,空白部分则以云为总,气脉相通;又是为了“助势”,以云势助山势,让静态的山石树木在烟云的映衬下富有动感,达到“看云疑是青山动”的效果,营造出空灵悠远、潇洒清丽的意境。

大隐于市,天真淡然

许钦松表示,历代皆有名士为了艺术理想隐居山林。倪瓒山水画萧疏空灵的意境,与其在太湖边隐居的经历息息相关;荆浩隐居太行山洪谷,《匡庐图》中展现的雄伟山势和丰富细节,得益于他对山石纹理、树木生长的长期观察;范宽画作气势雄阔、笔力老健,也和他隐居的终南山浑厚苍茫的风骨有很大关系。

“虽然现代人难以像古代画家那样隐居山林,但帽峰山的存在让我们在都市中也能得‘隐士’之趣。”许钦松说,帽峰山立于广州市中心地带,闹中取静,是难得的“大隐于市”之境。

这让他能够从身边的山水出发,在天真淡然中寻觅大自然一草一木、一石一云的魅力,于都市繁华中觅得心灵净土,再把所思所想诉诸笔端。

“山水画创作要亲近自然,在山水间游历居住、涵养心性,善于体察每一座山的不同特征,从中提炼出对应的笔墨语言与法则,融入自己的精神追求,画作才能展现出独特的面貌格局,体现创作者的心境与格调。”

许钦松以“心将流水同清静,身与浮云无是非”来总结这次创作的心得,期望通过《帽峰胜境》展现出岭南山水的独特魅力。

文|记者 朱绍杰

图、视频|受访者提供

...more
View all episodesView all episodes
Download on the App Store

羊晚·花地·文化By 羊城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