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
Or
7月22日,“百廿风华 播芳六合——西泠印社社藏金石书画精品展”在广州艺术博物院正式开幕。展览由中共广州市委宣传部、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指导,西泠印社与广州艺术博物院共同主办,中国印学博物馆承办。
这是西泠印社首次来广州,面向粤港澳大湾区公众,是岭南大地的蓬勃生机与西泠印社百廿年深厚底蕴的完美融合,也是对西泠印社饶宗颐社长倡导“播芳六合”的生动践行。展览精心遴选社藏精品200余件,其展品序列、数量、质量都开创了西泠印社社藏外展的先河。
展览现场,记者发现一枚“酸寒尉印”,以价比黄金的田黄石制成,运刀生辣而峭拔,为西泠印社首任社长、清代著名篆刻家吴昌硕的自刻印。西泠印社理事、中国艺术研究院篆刻院研究员张炜羽介绍,“酸寒尉印”不仅是一枚印章,更承载着一段文人交游故事——
1888年,吴昌硕被举为苏州“佐贰”,但官职卑微,而且事事还要谨小慎微,这与他所向往的自由生活是相违背的,他经常以“酸寒尉”自嘲。
有一次,正值炎夏酷暑,吴昌硕中午归来,被任伯年看见后,触发画思。《酸寒尉像》中的吴昌硕穿着官服拱手端立,头戴红缨凉帽,诚惶诚恐,面带寒酸之色。任伯年画罢,吴昌硕款署“酸寒尉”自嘲,抒发其酸寒尉时期的苦楚和压抑。
张炜羽表示,要看懂一枚印章,不能只看其表面,更要通过印文了解创作者的创作动机和背后故事。“酸寒尉印”如同吴昌硕在湖州安吉留下的艺术烙印,见证了他对艺术的执着追求和对故乡的深深眷恋。
文、视频|记者 梁善茵 朱绍杰 实习生 詹雯莉
图|主办方提供
7月22日,“百廿风华 播芳六合——西泠印社社藏金石书画精品展”在广州艺术博物院正式开幕。展览由中共广州市委宣传部、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指导,西泠印社与广州艺术博物院共同主办,中国印学博物馆承办。
这是西泠印社首次来广州,面向粤港澳大湾区公众,是岭南大地的蓬勃生机与西泠印社百廿年深厚底蕴的完美融合,也是对西泠印社饶宗颐社长倡导“播芳六合”的生动践行。展览精心遴选社藏精品200余件,其展品序列、数量、质量都开创了西泠印社社藏外展的先河。
展览现场,记者发现一枚“酸寒尉印”,以价比黄金的田黄石制成,运刀生辣而峭拔,为西泠印社首任社长、清代著名篆刻家吴昌硕的自刻印。西泠印社理事、中国艺术研究院篆刻院研究员张炜羽介绍,“酸寒尉印”不仅是一枚印章,更承载着一段文人交游故事——
1888年,吴昌硕被举为苏州“佐贰”,但官职卑微,而且事事还要谨小慎微,这与他所向往的自由生活是相违背的,他经常以“酸寒尉”自嘲。
有一次,正值炎夏酷暑,吴昌硕中午归来,被任伯年看见后,触发画思。《酸寒尉像》中的吴昌硕穿着官服拱手端立,头戴红缨凉帽,诚惶诚恐,面带寒酸之色。任伯年画罢,吴昌硕款署“酸寒尉”自嘲,抒发其酸寒尉时期的苦楚和压抑。
张炜羽表示,要看懂一枚印章,不能只看其表面,更要通过印文了解创作者的创作动机和背后故事。“酸寒尉印”如同吴昌硕在湖州安吉留下的艺术烙印,见证了他对艺术的执着追求和对故乡的深深眷恋。
文、视频|记者 梁善茵 朱绍杰 实习生 詹雯莉
图|主办方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