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
Or
學法修行必須提醒自己,應當如何在平常生活中,能夠自我省察而持續不斷的進步。唯有透過善覺與警策的修行,聽聞的佛法、形成的知見、信受的事理,才能真正的內化為身心的表現。若能放下既定的成見,「即現前,看現前」的認真了解與學習,必定能看到當前滿園的芳草,可以在不完美的現在發現寶貴的內容。所以「當學生準備好,老師才會出現」,老師不必是高人、高僧,當心態準備好,處處有良師。
5
55 ratings
學法修行必須提醒自己,應當如何在平常生活中,能夠自我省察而持續不斷的進步。唯有透過善覺與警策的修行,聽聞的佛法、形成的知見、信受的事理,才能真正的內化為身心的表現。若能放下既定的成見,「即現前,看現前」的認真了解與學習,必定能看到當前滿園的芳草,可以在不完美的現在發現寶貴的內容。所以「當學生準備好,老師才會出現」,老師不必是高人、高僧,當心態準備好,處處有良師。